但“冠軍侯”,是漢武帝取“功冠全軍”之意,給霍去病特設的。封地也是特意劃分出來的,就在今天的河南省鄧州市張村鎮冠軍村。
不知道各位觀眾老爺裡有沒有老鄉啊!
此後,戰功卓著的武將,也都采用了冠軍為官銜。勒石燕然的竇憲,就同樣被封為冠軍侯。魏晉南北朝時,各代都設有“冠軍將軍”;延續到唐朝,也設有“冠軍大將軍”的官銜。就算到了帶清,護衛帝王的鑾儀衛及旗手衛的首領,也稱為“冠軍使”。
甚至我們今天“冠軍”一詞,也是由此演化而來。】
劉邦想起往事,感慨道:“我記得那時,楚懷王以宋義為上將軍,號卿子冠軍。是他作為全軍的總領。沒想到意思竟然變了。這個霍去病,看樣子果然很優秀啊!”
霍去病在沉浸在天幕把他捧到如此高的位置,弄得他如置雲端,感覺心臟都跳動的格外有力。
劉徹嘛,倒是子衿起來。畢竟霍去病不論取得多少成績,都不能埋沒他這個伯樂,他們兩個……加上衛青,他們三個是相得益彰,君臣相得嘛。
而且,冠軍這個稱號是他親自取的。
還是他厲害!
【這就是霍去病給曆史帶來的震撼,甚至提到他的名字,就能讓人心潮澎湃起來。】
【好了,up發癲結束,我們回歸主線繼續講漢匈對戰。
這場戰役之後,匈奴有點慌了神正好那個趙信歸附過漢廷,對其比較了解。所以在伊稚斜單於征求他的意見時,他給出的方案是:為了爭取時間彌補這幾年損失的人口和牲畜,咱們潤吧!
伊稚斜神色複雜,然後同意了。
於是,匈奴從這時候起,就開始戰略收縮。匈奴不再是那個東到遼東,西連西域的巨大的帝國。他們放棄了大部分的離漢廷很近的漠南地區,王庭開始逐漸轉移到漠北。】
劉邦想想前幾個月剛經曆的白登之圍,差點就淚目了。
匈奴主動跑到了漠北,這得是什麼好日子啊。
【之後的兩年,雙方迎來了難得的和平期。
匈奴在抓緊時間養傷,連寇邊搶掠都不大敢了。而漢廷,則是處理了一些家務事,為新一輪的戰爭積蓄力量。】
【終於,在兩年後的公元前121年,漢廷再一次集結兵馬,準備出擊!】
劉啟聽著聽著,突然想到一件事。
他寶貝兒子打仗這麼頻繁,國庫夠花麼?
不行,他還是多給兒子攢點錢吧。
【不過這次的目標不是單於本部,而是河西。
這也很好理解。匈奴把王庭搬到了漠北,本部實在太難找了。不僅不僅補給困難,連向導都不一定能走明白,根本不是短時間能準備妥當的。
而河西雖然在漢廷占據河套後,就等於是在漢廷的股掌之間,可畢竟河西還生活了大大小小名義上依附匈奴的部落,跟西域也有千絲萬縷的聯係。所以還是需要派大軍去真真切切的去打下來才行。
更重要的是,張騫回來了!】
劉邦:這又是什麼人物,怎麼這個曾孫手底下能人這麼多啊。
【當初,冒頓單於在給漢文帝的假意求和實則威脅的信裡說過,匈奴已經打敗了諸國,徹底征服西域。從此,漢廷對西域基本就是兩眼一抹黑,什麼都不知道。過了好幾十年,等到漢武帝繼位後,才從匈奴逃人那裡得知,當初在西域立足的大月氏國不是被滅國,而是戰敗之後西遷,去了更西邊的地方重建國家——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中亞地區。
劉徹的小腦袋瓜瞬間就活絡了起來,他繼續打聽,總算問到這個大月氏國當初在西域也是個挺不錯的國家,因此穩定下來之後耿耿於懷,總想著打回老家,報當初之仇。
這不是巧了麼?
咱們兩家都苦匈奴久矣,那為什麼不能聯合起來,左右夾擊,以斷匈奴之右臂呢?
於是十八年前,也就是公元前139年,張騫遠離故土,帶著漢武帝的期望,領著浩浩蕩蕩的使團出使西域,尋訪這個大月氏國。】
劉邦和劉啟:!!!
劉徹這孩子,真是敢想敢做啊。
【但是,或許是劉徹的誠意太足了,這麼一大幫使團,還帶著那麼多金銀貨物,怎麼可能不引起匈奴人的注意?
彆說知道你們是去搞複仇者聯盟的,就是不知道,看見這麼個商隊也跟看見肥羊一樣,是一定要宰了的呀!
所以使團剛進河西走廊沒多久,使團就被匈奴右賢王的馬隊給截殺了。除了張騫和他的翻譯官堂邑父,其他倒黴蛋都魂歸黃泉。
右賢王把他倆綁了送去給當時的大汗軍臣單於,在張騫表達了自己要去月氏國做使者後,軍臣單於是這樣說的:月氏國在北邊,你們往西走乾什麼?要是我現在派使者去跟南越溝通,那漢廷會順利讓我去麼?】
【第一句明顯是忽悠,因為月氏在西不在北,第二句是解釋了抓他們的合法性。張騫現在保命要緊,因為他身上還有劉徹給他的艱巨任務,所以他
沒有回答,而是任由軍臣單於給他軟禁起來。
軍臣單於不殺張騫不是懼怕漢廷,而是覺得張騫是個人才,想要招降。奈何這事兒就像曹老板對關雲長,任你威逼利誘張騫肯定不會答應的,甚至軍臣單於還給張騫找了個匈奴女子做妻子,想讓他在匈奴落地安家,歸心草原。
張騫就這樣在匈奴待了十年。】
【十年,孩子說不定都能上小學了,但張騫一直記得漢武帝的殷殷盼望。
公元前129年,漢廷第一次主動出塞攻打匈奴,也就是衛青名揚天下的龍城之戰。
因漢廷轉守為攻的態度讓匈奴這邊有點小小的慌亂,所以對張騫的監管也沒有以前嚴厲。
張騫心想:機會來了!於是連夜策劃逃跑事宜。
而且他不光是帶著自己當初的翻譯官堂邑父,他還很負責任的帶上了自己的匈奴妻子和他們生的兩個兒子,一路向西,跑出了河西走廊,來到了西域。】
好好好,還是我大漢有忠義!
【本來張騫他們出發前得到的消息是,月氏被匈奴打的跑到了伊犁河穀流域,建立新的國家。結果他們進了西域才打聽到,月氏在伊犁河那邊也沒站住腳,而是一路打一路逃,最終落腳在大宛地區。
可能有的寶寶地理不是很好,我們上地圖。】
地圖徐徐展開,遠比張騫帶回來的更精密詳細,讓他們更直觀清晰的認識到天下之大,西域之遠。
【張騫得到消息的時候,大概在哈密那一帶,也就是剛進新疆。伊犁河穀呢,則是在咱們新疆的西北角。
但是,那個大宛地區,要穿過整個新疆,翻過蔥嶺——也就是帕米爾高原,才能到達這一片區域,也就是今天的費爾乾納盆地。
太遠了,真的,咱們今天交通這麼便利,看看地圖都要感慨一句自駕遊也不容易,更何況是在漢朝呢?
我要是張騫我得當場崩潰。
所以up成不了一個偉大的人。】
劉徹:仙子彆這麼說,成仙還得帶帶我。
【張騫帶著小團隊,經過天山北麓沿線一眾依附匈奴的小國家,低調前進,一路跋山涉水越過無數艱難險阻,甚至是翻越蔥嶺,來到了大宛。
然後他發現,月氏已經不是那個月氏了。】
【當初在西域河西一帶,月氏被匈奴和依附匈奴當狗腿子的小國家揍得那叫一個慘,隻能一路狼狽逃跑,隻想找個活命的地方。
結果出了西域來到這裡之後,月氏發現不僅大宛盆地這裡水草豐美,而且最重要的是,這周圍都是菜雞啊!
月氏:這把虐菜局,爺爽了。
於是月氏就在這裡當起了區域霸主,已經滋潤的樂不思蜀了。
張騫無語,但他也不知道這個局麵不是他靠耍幾句嘴皮子就能解決的,所以他沒有再把心思花在月氏上,而是實地考察了當地、以及周邊國家的風土人情、地理產出,了解的比較詳實之後,才準備啟程回去。】
真好啊,劉邦又灌了一口酒。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他沒辦法像曾孫那樣去痛擊匈奴,打穿河西,見識到西域的繁華。
但是聽到天幕如此說,也足以老懷欣慰了。
【他們來的時候是從天山北麓來的,這條路沿途綠洲多、國家多,比較繁盛,是日後絲綢之路的主要貿易線。但是相對的,匈奴盯得也緊。
於是他們決定走天山南麓,經過青海的羌人部落回到中原,一個是躲避匈奴追殺,一個是去南麓趟趟路。
沒想到連青海高原上的羌人部落都歸順匈奴了,又把張騫他們給扣了起來。
幸好沒過多久軍臣單於去世,伊稚斜和太子狗鬥爭奪單於之位,張騫又又趁著這個匈奴內亂的時機,帶著小團隊上馬就跑,日夜狂奔之下才回到了大漢的地盤。
從建元二年到元朔三年,一共曆時十三年。】
【張騫的這次遠征,雖然沒有達到最初和月氏聯盟進攻的使命,但他帶回來的物產和見聞卻是無價之寶!
當年秦始皇修築長城,北卻夷狄,保護北方邊郡,他建立的大秦天下,已經是時人能想到的極致。
但大秦的西部邊境卻在臨洮,離關中極近。
所謂春風不度玉門關,玉門關之外的世界,對於大家來說都是很陌生的。
而張騫,則是第一次把中原的影響力,帶到了蔥嶺以西!
自此,不僅西域同中原的聯係日益加強,而由此之上發展出來絲綢之路,讓中原與中亞、西亞甚至是南歐也開始直接交往,建立起密切聯係,此誠之謂“鑿空”。】
秦始皇:拒絕拉踩。
【甚至,在回長安後,張騫將其見聞,向漢武帝作了詳細報告,對蔥嶺東西、中亞、西亞,以至安息、印度諸國的位置、特產、人口、城市、兵力等,都作了說明。
這個報告的基本內容被太史公在《史記·大宛列傳》中保存下來。這是中國和世界上對於這些地區第一次最詳實可靠的記載,是世界上研究上述地區和國家的古地理和曆史的最珍貴的資料。
所以說這中亞和印度需要靠咱們的古籍來研究他們自己的曆史,不是憑空吹牛。】
天幕上出現了大宛列傳裡給出的詳細數據,已經整理好成了表格,非常直觀,一目了然。
劉啟很興奮,趕緊讓人記錄下來。
然後轉念一想,他記下來也沒用啊,那是月氏去了之後的情況。
這樣一想,就有些悻悻然。得了,他還是好好給寶貝兒子攢軍費吧。
【漢武帝自然也知道張騫這趟出使的寶貴之處,因此特封張騫為太中大夫。之所以如此功績沒有封侯,是因為本質上張騫這次出使根本目的——和月氏聯盟沒有成功。
但劉徹可能也覺得張騫勞苦功高,不封侯說不過去。因此這次的定襄之戰,就把張騫也塞到了衛青的軍中,很明顯就是讓他來鍍金的。
衛青辦事很妥帖,順利讓張騫蹭到了一點軍功,漢武帝順勢就給張騫封了列侯。
同霍去病一樣,張騫的爵位封號也不是單純的地名,而是取“博廣瞻望”之意,為博望侯。封地在如今河南省方城縣的博望鎮。】
【整個定襄之戰,隻有兩個人因功封侯,一個是霍去病的冠軍侯,一個是張騫的博望侯。
一個功冠全軍,一個博廣瞻望。】
【現在,冠軍侯就要根據博望侯帶回來的信息,去探一探河西走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