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百合上輩子是金牌銷售,一天二十四個小時有二十個小時和形形色色的人群打交道,將‘察言觀色’四個字刻進骨子裡,對人的情緒很敏感,能在第一時間感知到身邊人的情緒變化。
她感知到許大嫂對自己的敵意,不過她沒有回頭去看許大嫂,大跨步跟上許爸爸和許媽媽。
等許家人進入大廳,葉百合自然挪到許爸爸旁邊,拉過旁邊的椅子送到許爸爸身後。
“爸坐。”
在許爸爸錯愕的眼神下又拉了張椅子送到許媽媽身後:“媽坐。”
許媽媽臉上的笑意加深幾分,看向葉百合的眼神一下子柔和下來。
但對於葉百合來說這還不算完。
她快步往外走,走出門口轉身走向廚房。
她上輩子的姥姥愛喝米湯,會在飯煮好之前先盛出米湯。所謂的米湯其實就是煮開後的米水,顏色米白,有淡淡的米香味。
葉百合照貓畫虎,參考姥姥熬米湯的法子熬玉米湯,在煮玉米粥時多放兩勺水,在玉米粥煮開時盛出半盆玉米湯。
她把玉米湯放在另一個放滿燒開開水的鍋裡保溫,這會兒玉米湯還是溫熱的。
葉百合打開鍋蓋,從鍋裡端出玉米湯,又拿過旁邊的圓弧形勺子放進盆裡。
她端著玉米湯往外走,幾個大跨步走進大廳。
“我熬了些玉米湯,爸媽喝些潤潤嗓子。”
說著話,她把玉米湯放下,轉身又去拿碗筷。
許大嫂咬咬牙站起身跟上葉百合,搶著去端碗筷。
“弟妹你去坐著吧,我來端。”
葉百合不說反對也不說可以,順著許大嫂的動作把碗筷送到她手上。
許大嫂搶了碗筷轉身就走。
葉百合轉身跟上,先聲奪人:“我姥姥說米湯很養人。我想著大米是糧食,玉米也是糧食,大米湯養人,玉米湯肯定也養人,所以我今兒熬玉米粥時多放了兩勺水,趕在玉米粥熬糊前盛出半盆玉米湯。”
葉百合和許家人的相處時間還不足一個小時,許家人均以為她說的姥姥是遠在邊疆的沈姥姥。
她走到許媽媽身後,在許大嫂放下碗筷時拿過勺子給許爸爸和許媽媽一人盛一碗玉
米湯:“爸媽嘗嘗。”
許爸爸不好駁新媳婦的麵子,在葉百合期待的眼神下端起碗喝下一口玉米湯。
米湯一直放在鍋裡保溫,這會兒入口還是溫的。
喝下一口玉米湯,許爸爸感覺有一股暖流順著嗓子眼流到肚子裡麵,整個人暖洋洋的很舒服,一身的疲憊瞬間消失。
許爸爸板著臉、威嚴誇葉百合:“老二媳婦心思巧,這個玉米湯不錯。”
誇玉米湯不錯就是誇葉百合不錯。
聽到許爸爸的誇獎,許媽媽趕緊嘗一口。
要說玉米湯好喝那是假的,但葉百合在玉米湯裡麵放了紅糖,許媽媽在玉米湯裡麵嘗到淡淡的甜味以及玉米特有的濃香味。
她下意識點了點頭,跟著誇:“確實不錯,以後咱家熬玉米粥時也多放兩勺水。”
許家兄弟姐妹紛紛拿碗盛玉米湯,喝過後都說好喝。
唯獨許大嫂低下頭不說話,眼神忽明忽暗。
喝過玉米湯,葉百合放下碗,扭過頭和許鬥說話:“許鬥哥,咱們去端飯吧。”
許鬥不想去,他向來是吃現成的。
葉百合斜眼看他。
許鬥不自覺抖腿,心想:“媳婦還是那個嬌滴滴的媳婦,但眼神怎麼就這麼滲人呢?”
葉百合站起身。許鬥想了想還是跟著站起身。
許大嫂黑著臉也跟著站起身,心裡想著:自己才是許家的長媳,弟妹不能越過她這個嫂子出風頭。
三個人去廚房端飯,葉百合負責端玉米粥,許大嫂負責端番薯餅,許鬥空著手晃晃悠悠跟在她們身後。
這個時代的農村家庭普遍有主母分食的習慣,許家也有這樣的習慣。
飯菜端上桌,許媽媽拿過勺子開始分飯。
她對葉百合的表現很滿意,給她分滿滿兩勺濃稠的玉米粥。
這可是許爸爸才有的待遇,連許家兄妹分到的玉米粥都沒有這般濃稠。
分完玉米粥,許媽媽看向旁邊的番薯餅,疑惑問:“這是?”
許鬥搶答:“我媳婦做的番薯餅,上邊摻了不少紅糖,可甜了。”
他剛才偷吃過。
許媽媽看向葉百合,心想:紅糖可是金貴玩意,怎麼能往番薯餅裡麵放紅糖!番薯餅怎麼吃不能吃?不行,老二媳婦還是得教一教才行,不能慣著她
大手大腳的臭毛病。
她給許家人一人分兩個番薯餅,分到葉百合時給她挑了個最大的。
葉百合還不餓,端起碗,把碗裡的番薯餅夾到許媽媽碗裡:“爸媽工作辛苦,得多吃些才行。”
許爸爸和許媽媽再次驚訝得控製不住臉上的表情。
許媽媽感覺舒心極了,看了看幾個兒子後板起臉說葉百合:“你吃你的彆給我們夾,我們家不興吃媳婦的口糧。”
葉百合低下頭:“我知道了。”
在許家人看來葉百合低頭是在偷偷傷心,紛紛開口安慰她。
許爸爸率先開口:“老二媳婦有心了。”
許大哥快速點頭。許三弟邊吞咽食物邊說話:“二嫂真孝順,比咱們哥幾個還孝順。”
許四弟連連點頭:“二嫂彆怕,我媽是刀子嘴豆腐心,她剛才不是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