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對於這些,都是聽聽算了。跟溫婉沒關係。
在安樂侯府書房,安樂侯看著密折說道“再過一個多月就是皇上的六十大壽了,各地番王都會來京朝拜。這次,可有得鬨一陣子了。”
“是啊,自從前太子被廢,這都多少年了,皇上還沒立太子。這麼多年來遲遲不願意立太子,年前又擄了兩位王爺,這會,鬨得人心惶惶的。皇上年紀大了,這次眾位王爺進京祝壽,未嘗不是那些來拜壽的皇子機會。原本以為定是在寧王跟周王之間,現在看來,皇上是要在來京的幾位王爺裡挑選了。”一個幕僚感歎著。
“周王與寧王,這兩個人,都不是那塊料子。周王雖然出身高貴,可是卻是剛愎自用,不得皇帝的喜歡。寧王則優柔寡斷,皇上雖然老了,可腦子不糊塗。這兩個王爺一定會廢棄了。來京都裡麵的,數鄭王跟趙王最有可能被留在京都。論才學能力,兩位王爺相當。如果皇上真要留,也隻可能留一個,能留的這個人,八成就是儲君了。我估計著趙王的機會更大,畢竟,出生擺在那裡。不過,世事難料,誰又能測得準將來什麼樣呢!但求無過,不求有功。現在,我們誰都不能選,還是靜關其變的好。”安樂侯說道。其他人也都點了點頭。
話是這麼說,可是,安樂侯很清楚,他妹妹嫁給趙王妃的胞弟,就算自己想中立,也會被找上門來的。
趙王府
“幾個人裡麵,唯有老八,才與我有的一比。其他人,倒是不足為慮。”趙王麵色沉思著。
“王爺不必過於憂慮,鄭王雖然文武都不錯。自己名下的領地,也都是治理的井井有條。但他卻有一個致命之傷,他母家是罪族。光這一點,就得不到群臣的擁護。更何況,皇上也不喜他。要不然,不會到如今,皇上也不赦免他母家的罪。”一個幕僚在旁邊輕鬆地說著。
“雖然如此,但還是不可以掉以輕心。”趙王搖了搖頭。事情未定之前,說什麼都是虛的。
“王爺的擔憂是有道理的。幾位爺,都是皇上的兒子,機會都是對等的。所以,絕對不能放鬆了警惕之心。否則,被鄭王鑽了空子,會得不償失。了”旁邊一個拿了一把羽扇,輕輕搖著。
另外兩個幕僚都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