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長大人,我們家郡主其實還有一事相求。希望族長能答應。”身邊的夏語忙說著。
“你說,隻要我能做得到的,我一定不會推辭。”族長大人現在可是和顏潤色。
“我們家郡主希望,族長大人不要跟外人說,郡主給了多少錢捐獻給宗族。郡主也有郡主的難處,還請族長大人擔待一二。”夏語說話非常客氣。
“可以,這事我能做主。”族長大人想了一下,就點頭應了。
等溫婉走後,族長跟族長夫人立即算了下銀票的金額,一共3萬兩。兩人都唬了一大跳。要知道,族中一年的進項也就1萬多兩,溫婉這一下,就給拿來了他們公中產業三年的收息。
族長這邊收了錢,那邊立即叫族中的長老過來,商討這件事。
溫婉給了的這筆錢,可是筆巨款呢!3萬兩,相當於現在的1500萬啊!族長跟族中的老輩這十來年一直想要翻新祖祠,一直因為銀錢不夠而耽誤,愁得要命。現在有了這麼這個消息,不亞於乾旱碰上了雨露。還說多餘的就用來置辦公中的產業,以後每年又可以多添加很多收息,不至於天天為銀錢發愁。那些生活困難的族人,也不會再天天上門來哭窮了。溫婉此舉,給族裡解決了一個大難題。族長跟那些長老都非常地激動,紛紛感歎著溫婉的孝心與愛心。
“小姐,你怎麼舍得?那麼大筆錢,要是公主殿下知道,不知道會有多難過呢!”古嬤嬤非常傷心地說著。
溫婉笑著搖頭,說自己也花不了多少錢,還不如給族裡,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之後,就不讓再說這個話題了。
溫婉自己留了6萬兩,捐了那麼多錢出去,唯一的條件,就是要求族長不許告訴除長老外的其他人。否則,這6萬兩銀子自己也捂不熱,遲早也得他們惦記著去。
族長人老成精,之前也聽到了風聲,自然知道是怎麼回事。不過,溫婉畢竟是幫了他的大忙,給族裡解決了那麼大的難題,而且她以後還得靠她自己。平家的人這個孩子是指靠不上了。藏點私也可以理解。這個事情很容易做到。答應得乾脆,做得也很乾脆,對外隻說收了溫婉的捐款,但卻沒說是是多少。
溫婉將錢捐獻給族裡翻蓋宗祠,還給了巨款置辦公產。平母得了消息,一下氣暈了過去。本來還在那琢磨著,到時候找些名目,讓她孝順回來呢,這下,都沒了。
平府的其他人。得了這個消息。炸了個轟天響,平府的主子哭天搶地,那可都是自己的銀子,就這麼扔給那些破落戶了。本來還打算過段時間去打饑荒,能要回些來。現在,什麼都沒有了。
大夫人得了消息,開始有些不相信。之後苦笑,說這個侄女,算盤打得比誰都精。估計著,她自己知道這麼大筆錢反正在她手裡也捂不熱。乾脆捐了博了個好名聲。想從她手裡討到便宜,估計是不可能的。還好自己從來沒想過從她手裡占便宜。
佟氏舍不得砸東西。手裡的帕子給她用手絞了個洞;安氏則又想砸瓷器,可一想到,手裡連銀子都沒了,到時候拿什麼去換,就在那裡咒罵著。又心疼自己的銀子還有那好些物件,病倒了,這次是真病。
劉氏知道後,忍不住砸了一地的瓷器。估計著溫婉看見了,肯定要說一句作孽喲,這在將來的某一天。可就全是古董了。
安氏知道了消息,聽說族裡可能會破格讓溫婉進宗譜,咬牙切齒。沒想到這個臭丫頭,花了幾萬兩銀子。族裡的老頑固就同意她入族,9萬兩,可是有自己的兩萬五千兩銀子。自己費了多少心思,才存的兩萬五千兩,還有那麼多的首飾物件,現在都沒了。真是,肉不是出在自己身上,一點都不心疼。
她這一捐獻,得了族裡一致的讚揚。因為這消息一傳出去,族人對溫婉郡主的好感那是飆升。紛紛在那裡讚揚著,說溫婉郡主心慈仁德。可自己當初,用了多少心思,花費了上萬銀錢,才巴結上族裡的老人。又得罪了多少人,受了多少流言蜚語,最後還是因為丈夫的堅持,才終於讓國公爺點頭,許了族裡多好處,族裡才勉強同意入了族譜。雖然是平妻,但她已經很滿足了。
而且,溫婉一旦上了族譜,那她的孩子全都矮了她一頭。這個啞巴,當初生下來的時候,怎麼就沒弄死她呢!
老天爺是不是沒長眼睛,為什麼,自己千辛萬苦才得到的,他們卻可以輕而易舉就得到。
“姑娘,其實,你不需要這麼生氣。十姑娘入了族譜,也許,反而是好事。”婆子在安氏嘴邊嘀咕了兩句。安氏聽了,開始非常惱怒,之後聽著,想了大半天,露出了笑容。
幾天之後,果然如安氏得到的小子一般。族裡鑒於溫婉對祖宗的一片孝心,對族裡人的關心熱愛;準備破例讓溫婉入族譜。開始也有些反對的聲音,沒兩天,都沒了聲息。族長的話很明確,你反對,可以。你孩子不用送來族學,到了年底分銀子的時候,你也要按照以前來分。這話一出,所有的人,都禁聲了。族裡以壓倒勢的優勢同意讓溫婉進族譜。等祖祠翻新後,再進祖祠跪拜祖先,入族譜。
族裡那邊,在風風火火找工匠木匠,開始著手翻新祖祠,務必要趕在年前完成,讓祖宗也過一個愉悅的新年。
溫婉之前是皇上冊的郡主,親封的貴郡主。族裡的老人對於溫婉入族譜是一點反應都沒有的。更沒人說一句讓溫婉入族譜的話。
彆小看了這區區的幾筆,寫入族譜就代表你是平家的人。要是有人欺負,平家會為你出頭的。要是沒入族譜,沒有享受的權利,隻有付出的義務。死了都沒人為你說一句話,當然,個彆有同情心的除外。
這個消息,不知道怎麼傳出去了。好在傳言隻是說,溫婉拿了母親的嫁妝,折了銀錢,給族裡修祖祠。孝心感動了族長跟族中的長老,等給選好了黃道吉日,讓她入族譜。
很多人都說溫婉傻,這麼大筆錢,說拿出去就拿出去;也有人說溫婉很精明,拿這筆錢,就打動了族長跟幾位長老,讓她入了族譜;反正各說各的。還好,讚揚的居多,很多人感概,族裡還是要出人啊!而且還要出有這麼大手筆的人啦!那就是全族人都能沾光。
你想,要不是郡主自己有三個封地,怎麼可能拿那麼大筆錢給族裡。所以,族裡出了人物,還得要大方,族裡的人,才能受益。京城裡紛紛傳言。當然,好的多,還的也不少。眾說紛紜,端看個人看重的究竟是什麼。
而很快,眾人的注意力被皇帝的一道聖旨轉移過去了。皇帝壽宴一完,並沒有如所有人那麼預料那樣,留一位番王在京,而是讓幾位皇子都回封地。留下來的仍然是周王跟寧王。沒人知道,皇帝葫蘆裡賣的究竟是什麼藥。不過這個消息,對鄭王來說,絕對是好消息。因為趙王,也一樣在回程的名單之中。
對皇帝這一聖旨,很多人都弄不懂。最後都不得不感歎一聲,帝心難測,真是帝心深似海。溫婉對於這個消息,有些難過。這樣,就意味著她就要跟舅舅分離了。
國公爺詫異地問著“你說你想去給你母親上墳?”
夏語在旁邊說著“回國公爺,郡主一直都想去給公主祭拜。隻是一直都耽誤著。這會反正也沒事了,該可以去給公主祭拜了。”
溫婉聽了點點頭。
“可是,你娘的墳是在老家。離這裡有好幾天的路程。等我安排後,你再去,你看這樣可否。”國公爺有些遲疑。
“國公爺,郡主還有一個請求。能不能請你答應,讓黃嬤嬤,葬在公主殿下旁邊。平家有規矩,如果是忠仆,為主人儘忠而死的,可以破例葬在祖墳裡。黃嬤嬤為照顧郡主鞠躬儘瘁,應該可以算是為主而死的忠仆。”夏語請聲地問著。
“你讓我想想。”國公爺低低說了一聲,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