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人取了一個,吃下後笑道“味道甘甜,到底是進貢的東西好,比市麵上采買的味道可要好上幾層。”
在回去的路上,大夫人身邊的心腹婆子小聲道“郡主可比以前懂事多了。”如果是以前,郡主哪裡有現在這樣。雖然說沒出麵,但對大夫人與四夫人的幫扶,很是感激。不僅在吃食上,在其他方麵也都是麵麵俱到。大夫人不在乎那些東西,隻是對溫婉的這份心思很受用。
大夫人笑道“長大了,自然也就懂事了。”經了這麼多事,要還是從前那樣,可就成了隻長個,不長腦了。不過,懂事是懂事了,行事也比以前融和了不少。可惜,對人的生疏也越發明顯了。估計這次在王府的事,讓溫婉受的刺激太大了。
五二十六號下聘禮,在五月二十五傍晚,宮裡來人了。
“郡主,有聖旨來了。”溫婉覺得奇怪,好好地聖旨是怎麼回事,她才剛從皇宮回來了。有東西不會帶回來。皇帝外公這是做什麼。溫婉埋怨,皇帝外公就喜歡給人驚喜,可往往給的不是喜,而是驚了。
一到客廳,就看見傳旨太監是滿臉喜色。眾人跪著接聖旨。
傳旨太監朗朗聲地念著“……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賞戶部主事平尚堂,玉如意一柄,龍鳳燭一對,一等八角宮燈一對,進貢宮緞十匹,欽此!”。
溫婉帶著一群在前院當差的下人都跟著磕了頭。
尚堂磕頭朗聲應道“臣,平尚堂領旨謝恩,萬歲萬歲萬萬歲!”平尚堂這是真的激動了。禦賜之物當聘禮,還有比這更體麵的。
溫婉覺得自己這頭磕得可真冤。早知道就晚點回來,也不用白磕頭。說起來她算幸運。她身份高貴,除了皇帝,還真沒需要她磕頭的人。麵對宗親王爺,也隻是行一般的禮就成。
太監傳完聖旨,給溫婉行了禮後。就回了皇宮。
尚堂送走了太監,摸著那些賞賜,傻嗬嗬地笑了。那十匹貢緞——正紅的顏色。充滿寓意的花色……
溫婉看著覺得皇帝外公真是會籠絡人,瞧著這賞賜的東西:龍鳳呈祥、玉堂富貴、和合如意、並蒂同心、天地長春、竹梅雙喜、麒麟送子、長春白頭、天女散花、鴛鴦貴子。
當皇帝真是一項技術活計。賞賜個物件都得想得這麼周全。瞧把平尚堂那家夥喜得,嘴角都咧到腳後跟去了。估計以後更得死心塌地賣命了。
尚堂高興了,大夫人發愁了。這六十四台聘禮是說好的。這會多了這些禦賜之物,又得重新歸攏。
同樣過來幫忙的尚麟。卻是看紅了眼“哥,這可是禦賜之物,該是多大的體麵。等我們成親時,要是也能得皇上的賞賜。那該是何等的體麵。”
尚麒心裡發苦“做事去吧,想這些做什麼,離我們成親,還早著呢!”他們全都在皇上麵前掛了名的,不降罪已經是天恩。還想得到賞賜。
尚麟嘀咕著“不小了。哥今年虛歲也有十六了,我也有十五了。再過兩年就是了。”
尚麒見著有人來,將尚麟拉開了。說這些永遠沒可能的事。隻會增加彆人的談資。
第二日,就是大定的日子。等下大定那日,小件的聘禮用大紅什盒盛裝。
說起要送聘禮。溫婉覺得她的頭都要大一圈。扒拉一算,送聘禮。六十四抬,得要一百二十八人。還有其他拿家夥什的人等。她自己府上的那二十多個家丁侍衛塞牙縫都不夠。之後,國公夫人從大房調了四十個人,淳王府給送二十個家丁,周王府也送二十個,鄭王府送來四十個,才勉強湊合。
溫婉看著一抬抬的聘禮出門,眾人歡聲笑語。溫婉終於舒展了一口氣。這一段時間,可把她累得夠嗆。彆以為沒插手就閒著,大局上,全都要過問她。溫婉很感歎。咳,自己真成平尚堂他娘了,裡裡外外全都給他整齊了。
聘禮之中最前頭的,是皇帝賞賜的玉如意。這玉如意,上等的玉色,整柄如意透明無瑕。給放在了最前頭的大紅什盒上,象征萬事如意的好兆頭。更重要的是,這是皇上賞賜的。這份榮耀,羨煞旁人。
送禮儀式繁瑣又麻煩,折騰得郡主府是人仰馬翻。好在蘇家的人很滿意,也沒讓溫婉白勞累一番。
“前院的管事回說,這前前後後六十四台的東西,都是一等一的好東西。加上我們給真真準備的,真真這一輩子都不用愁吃喝了。”蘇少夫人海氏,在看過送過來的聘禮,驚到了。忙把這話跟操勞過度,正在休息的蘇夫人講了。
蘇夫人沒吭聲。
海氏知道婆婆心裡還有疙瘩,笑著勸解道“婆婆,其實你也不要再去想那些事了。之前我們也不知道什麼行情。我相信郡主定然知道婆婆你是為小姑著想。不會怪罪你的。以後小姑嫁過去,可就是享福的。你說是不是?”
對此,蘇夫人沒反駁。她對溫婉置辦聘禮的事不對她明說不滿,但對於溫婉會善待真真,她是沒的挑剔。
蘇夫人對於之前兩人的不愉快,還是很不自在。總覺得,溫婉當時定然心底都在嗤笑她。
海氏對於蘇夫人的態度,有些無奈。怎麼就不想想,溫婉早就今日昔比。連她身為世子妃(如羽)的妹妹,都想著法子跟溫婉套好關係。她卻仗著自己是長輩的份在那拿喬。婆婆怎麼就不想想,當日裡溫婉日子過得那麼艱難,蘇府都是旁觀,沒為之出點力。後來雖然與相府關係親近了。但也隻是麵上的親近。
海氏對於溫婉與誰都生疏,連鄭王妃都不親近,到現在連如羽都疏遠,百思不得其解。聽說現在對人和藹起來了,對這個消息海氏聽了更為憂慮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記恨了。
溫婉送的聘禮之豐厚,一時在相府裡傳開了。
真真知道消息後,心裡也是無限的歡喜的。她不在乎東西多少,她在乎這份體麵。之前母親總是淒苦地說著這婚禮會怎麼寒酸怎麼下她麵子。她一直苦勸母親,讓她不用擔心。現在聘禮豐富了,母親也不會擔心了。她也可以風光大嫁了。
真真身邊的貼身丫鬟,身邊伺候的人,誰的心裡都是滿滿的喜悅。六十四抬的聘禮了,可是最高的規格的。雖然嫁的姑爺官階低,但這份體麵,卻是一點不遜色於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