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溫婉也確實同情這位傳奇人物。這次被算計的事,一來確實是他倒黴,可白世年自己也要負一部分責任。如果計劃周密,萬無一失,不胡亂給人。不會出現這樣的事。這證明他的謀略夠,可是防備不夠。
溫婉轉而想起剛才忽略的問題“倭寇頭子的弟弟被白世年殺了,那是有不共戴天之仇?那副手乾什麼要出賣軍情。這可是滅九族的罪過?那總指揮使擔的什麼責?”
夏瑤道“那副手也與白世年有仇。至於什麼仇,現在沒查到。副手沒什麼親族,人也沒抓住,現在已經逃到倭寇那邊去了。福建總指揮使,被皇上撤職。”
溫婉瞪大著眼睛“就撤職?沒其他的懲罰了?”這責任其實一大半在這指揮使身上。要不是他用人不當,也不會軍情外泄。不會造成那麼多將士白死了。按照溫婉的說法,千刀萬剮了都不為過。要不然,真的很對不起冤死的幾千將士。皇帝外公處事一向公正,不可能這事,輕輕放過。
夏瑤有些猶豫,最後還是說道“福建總指揮使,是趙王的人。隻是被撤職罷官,永不起用,沒做其他的懲罰。”
溫婉瞪大了眼睛,皇帝外公,老糊塗了。不過很快覺醒,皇帝外公可沒老糊塗。這事,應該是另有深意吧(溫婉其實是怕被夏瑤看出端倪,打小報告,到時候回去就得挨批了。在溫婉心裡,不管是什麼原因,不管為了,這個人,都該以貽誤戰機之罪處置。那可就不是這麼搔癢一般的責罰了。)
溫婉聽得難受。這麼多人,就因為政治原因,就沒個後續。五千條人命,罪魁禍首,竟然沒被處死,連下獄都沒有。不管是什麼原因,溫婉都覺得不可理解。都說政治是最黑暗的東西,如今看來,確實如此。她以後,還是離政治遠些的好。
夏瑤開始對溫婉是極為不滿,可是聽到他說的,福建總指揮使沒被處罰,就沒了聲息。麵上還帶有岔怒之色。她才明白,自己誤會郡主。隻是單純不喜歡白將軍這個人,而不是不愛國。不敬重邊關的將士。
溫婉不打算再講下這個話題了,但是夏瑤卻是沒打算就這麼放下這個話題“皇上已經答應了白將軍再招三千人,重組一個軍隊。而且這三千人,我相信白將軍定然能帶出一隻鐵血之軍,將來一定可以掃蕩倭寇,將他們鏟除乾淨。還我沿海一片清明。”
溫婉笑著道“要想以最短的時間,讓軍隊勇猛無敵。就要找那些與倭寇有著不共戴天仇恨的人,將他們編製成一隻軍隊,相信這些人殺敵,會勇猛無比。倭寇的毀滅,也會早一日。”溫婉這是想起漢武帝組建的的羽林軍,才有的這一說。
夏瑤卻是搖頭“挑選士兵,定然是要挑選有很強的作戰能力的人了。與倭寇有不共戴天之仇的,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殘的。能找出幾百的成年壯漢,都很難。更不要說三千人了。”
溫婉奇怪地問著她,今天怎麼這麼多話。這可是軍事,她怎麼知道的如此之多。溫婉對於夏瑤的身份,有了疑慮。夏影也是情報來源,但是在她麵前這麼多年,可從來不談政治,更不談軍事,一句都沒有。而夏瑤,卻是信手拈來。皇帝外公將夏瑤這麼一個人放到自己身邊,到底是何用意。
夏瑤淒慘地說著“郡主,不瞞郡主,我其實就是福建福洲人。當年,就是倭寇害得我父母雙亡,家園被毀,淪落為乞丐。我這一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看到倭寇全都死絕。而且要死無葬身之地,全都葬身大海之中,才能解了我的心頭之恨。”
溫婉望著夏瑤。不可能。溫婉聽說挑選暗衛,挑選的都是一些不記事的孩子。記事的孩子,也會用法子將腦子裡的記性抹除了。夏瑤怎麼會記得這麼清楚。這裡麵,有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