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婉聽到鐘淩薇這個的名字,想了老半天都想到自己在哪裡聽到這麼一個名字最新章節。反正在京城裡比較有名的人家,她是沒聽到過有這麼一個閨秀(你認識的閨秀也兩個巴掌都不夠。)。
夏瑤看著溫婉的表情,笑著說道“郡主,你不記得了趙王妃,趙王妃的娘家就是姓鐘。鐘家是名門世家,王妃的祖父是封疆大吏,她親生父親就是現在任的江南總督。鐘淩薇乃是趙王妃的嫡長女。聽說品貌才學都是一等一的。隻是對外名聲不顯而已。我聽說,這門親事,是趙王妃促成的。”
不是說灝親王跟舅舅是死忠。怎麼現在連灝親王看重的人都倒向了趙王了。局勢已經惡劣到如此地步? 怎麼才幾天,風向一下變了。難道,支持舅舅的人,因為舅舅現在賦閒在家,全都改投奔趙王去了。
溫婉嚴重懷疑夏瑤跟夏影在唱雙簧。雖然這麼想著兩個人可能是在誘惑自己回去。但是溫婉還是有著擔心。她跟鄭王,可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如果舅舅萬一真失敗了,她也絕對沒有好的下場。
溫婉很著急地問道“舅舅現在如何?”溫婉是不相信什麼就頹廢在家。舅舅從大風大浪沒過來。這麼點打擊就被打倒,估計現在還呆在宜洲那個鬼地方當一個閒散王爺。
這問話,最有資格回答的自然是夏影“郡主放心,王爺一切安好。”
溫婉對於現在夏影的乖覺,還是很滿意的。溫婉認為皇帝很不夠意思。剛剛朝廷占了自己這麼大便宜。轉眼怎麼又把她跟舅舅往火坑裡推,這也太坑人了。如果真沒這個意思。那就早點把舅舅跟她也趕回封地,再下一個永遠不得回京裡的聖旨。
天高皇帝遠的,也管不著呢,還可以安心塌實過日子。看來皇帝外公是嫌棄七月的大熱天舅舅不夠熟,還得將舅舅放火上烤,一定得成烤全羊才甘願啊!
溫婉很鬱悶,難道要回宮?她就是為著自己的小命著想,也得幫著舅舅呢。真的要回宮嗎?
她雖然在淳王府裡學習了一年,也清楚明白爭奪的慘烈。史記跟二十四史不是白學的。卷入到裡麵,那就會是你死我亡不死不休的處境之中去了。她隻要一回到京城。等待她的局麵會非常複雜。這會,倒沒了逃避的心思,隻是抱著能過一日清淨日子就過一日的想法。
夏瑤看著溫婉的意動“郡主,準備回京城嗎?”
溫婉還沒主意,沒應,表示需要靜一靜。考慮良久,最終還是放棄回京城。不是她不擔心,而是認為這個時候回京城。對舅舅很不利。
本來之前就有傳聞。說舅舅能有今天都是靠的她。她在其中居功至偉。這傳聞無可厚非。誰讓兩人長相相似呢!
可是現在,溫婉卻不想再讓這種傳聞下去。按照溫婉的預測,皇帝外公不可能不這麼不講道義。前手拿了她那麼大好處,後腳就給她這麼一記悶棍。這事應該還有後續。
既然有後續,等著就是。如果現在回去,真有後續,本是舅舅該得。可那些無聊的人,定然又得把這個功勞歸於她身上。認為是她出的力了。溫婉才不要平白得這麼一個功勞。
京城裡的氣氛,比溫婉想象的還要詭異。很多人都嗅到了底下的不同尋常。中間派的人,都倒向一邊。站在鄭王這邊的,就是倒戈也沒人願意理,還會被落上牆頭草的名聲。死抗著。
在灝親王府,南安世子正叫著灝親王爺“叔祖,我不明白。到如今,皇上已經擺明了態度,厭棄了鄭王,你為什麼還要一直支持著鄭王。就算當初的結義之情是可貴的,可是以叔祖的輩分,完全可以置身事外。”
灝親王看著南安士子,麵露失望“你哪隻眼睛看到鄭王被皇上所厭棄了。”
燕祁歌道“如果皇上不是厭棄了鄭王,又怎麼會天天訓斥。如果皇上不是厭棄了鄭王,為什麼推廣作物那麼大的事情,本是鄭王處理,趙王一道奏折,就交給了趙王。而且,鄭王還一直不坑聲賦閒在家。這些,證明皇上,心裡已經有了抉擇的。”
灝親王看著燕祁歌,麵露失望。他都已經跟他說得很清楚,現在朝局未定,讓他靜下心來。可他卻還是這麼心急火燎地做了決定。在這種情況下,說再多也無益處“算了,既然這是你的選擇。我也就不攔著了。該說的我也都跟你說了。路是你自己選的,以後也不需要後悔。至於你說的,那是我的事。當年鄭王救過我的命,我不可能背信棄義的。祁歌,我教導了你這麼多年,你隻學到了皮毛,卻沒探究到本質。我也不再多說了。隻希望你不要後悔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