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得來的資料,以往的經驗就算這些相關的權利朝廷回收最新章節。也隻是便宜了那些當官的與有背景的勳貴。朝廷占不到一分銀子的便宜。按照溫婉的法子,朝廷其實是在收回這些看不見的錢。
陳先生看著計劃書,再望向鄭王。苦笑一翻。有溫婉郡主這個助力,王爺還愁大事不得。皇上單單看在郡主的麵上,也會給鄭王多留一分指望。難怪鄭王這幾年能這麼沉得住氣。
鄭王前交得了聖旨,後腳就帶著官兵去抄了薑家。而薑家,一夜之間,大廈傾倒。從天下首富,一下淪落為階下囚。
鄭王帶著兵去抄家的時候,有兩點讓人摸不著頭腦。一是讓所有的官兵,出來脫得隻能剩裡衣,再脫了皂靴,蹦達兩下。保證那些官兵沒私藏東西。第二樣,是之前抄家,誰都沒當回事的帳本,這次卻是得了明確的指示,要好好地分類,不準弄亂了一本。全都整齊地放在屋子裡,再找出來管著薑家產業的那些掌櫃,核算這些產業的出息。
規定他們,一定要將這些產業核算出來的數據準確無誤,真核算對了,就可以從寬處理。否則,從重處理。那些掌櫃的,為了爭取得到寬大處理。自然是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溫婉當天就收到一些薑家產業的具體信息,計算出這些產業的價值以及出息,數據務必達到準確。根據這些數據,分類彙總,製作詳細的目錄。在一邊的夏瑤與夏影,將溫婉的操作過程。一一記錄下來。
第二天,將此方法送下去。讓下麵的帳房先生按照這個方法,製作後麵的目錄。溫婉隨時檢查。
在查抄薑家三天後,戶部張貼出的官榜,說準備將薑家所有的產業賣。上麵簡單講述了一些產業。
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隻要有閒錢的人,沒誰不想置辦產業的。所以得了消息的人,都會去打聽。
一般發生這樣的事。都是有背影有人脈的人得利。因為他們,都會利用權利以低的價錢買下這些產業。可是鄭王是一個眼裡不揉沙子的人,而且他也很清楚這筆錢對於朝廷來說意味著什麼。更是不可能鬆開一個手指頭。白世年的密折,鄭王雖然沒看到。但是皇帝也給透露了不少的信息。這次抄了薑家,為的就是前方的戰事。這是掃蕩倭寇的軍費。鄭王怎麼可能會鬆。
鄭王有這個心。也有這個魄力。加上溫婉存心的要為皇帝出力,在後麵使了力,自然而然,這次的事情不可能與之前的一樣了。這次,全都按照程序來。
於是,有背景人脈的人,全都弄到一本小冊子。上麵詳細說明了上麵的產業的價值,這些產業大概每年的出息。另外再聲明,附贈上打理商鋪的掌櫃與夥計。還有相關的經營權。
而這個小冊子,最重要的是麵向所有的人。不管是勳貴官員,還是商人,這次的拍賣,隻認錢,不認人。價高者得。
當然,還有一個條件。入場的人。每個人五十兩入場費。總不能白乾活,不給員工負工錢。溫婉想著又怕拍到的人候又不要,也就是現代所說的,流拍。附加必須交保證金。(溫婉事後就知道了,她又犯了回傻。在這個朝廷,敢拍了東西,事後反悔說不要不給錢。那絕對是找死的行為。所以,絕對不會發生那些事情)。
開始鄭王雖然為著溫婉的策劃書讚歎,但是心裡卻還是懸著,怕人都不來。卻是不想著,消息一散出去。來報名的非常踴躍。而其中,商人居多。
溫婉也有看中這些產業裡的一樣,是薑家在廣州開設的一家洋行,這家洋行有三條海船。這些海船,是對外貿易的。雖然朝廷禁止遠洋貿易,但是一些有背景有人脈的,如薑家,也還是在走這條線。因為這是暴利。
溫婉琢磨著,朝廷這麼缺錢。等以後白世年把倭寇全都蕩除乾淨了。一定要說服舅舅,開通遠洋貿易。到時候,國家一大筆進帳,他的小金庫也會財源滾滾進。
溫婉將所有的積蓄整理出來,悲哀地發現。她手上,隻有三萬兩銀子。溫婉命令夏添拿了三萬兩銀子交保證金。
命令他,無論如何得把這個商行拍下來。先拍下來,沒錢到時候再籌。反正她家的親戚,都是有錢的主。到時候隨便找兩人借,就能湊齊。
當然,她沒想過,她其實才是一黑戶(流拍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