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五:理政(2 / 2)

重生之溫婉 六月浩雪 4892 字 9個月前

溫婉也覺得自己急了點,考慮的也沒皇帝全麵。笑著從袖子裡拿出一張地圖。幾個省份都被溫婉畫了紅圈圈。其中江南畫得比較多。皇帝都點頭同意了。

談完了溫婉的事,皇帝隨問了句 “溫婉,你說,徐仲然適合在騎兵營嗎?”

溫婉瞪大著眼睛,啼笑皆非,徐仲然適合不適合,跟她有什麼關係。溫婉很乾脆搖頭,表示自己不參與。因為不了解,所以不發表意見了。

“騎兵,也是因為你強勁的財力支援,才能組建起來。你有權力發表意見的。”皇帝笑著說道。其實皇帝覺得徐仲然不錯,有意將他配給溫婉。所以才有此一問。

溫婉立即把皮球扔回給了皇帝“皇帝舅舅,女子不得乾政”。

皇帝聽了嗬嗬笑“不得乾政。你這些年乾的政還少。彆忘記了你的封號。連政事都不知道,怎麼興國呢?”

溫婉嘟囔著道:“興國興國,就是讓我為你當牛做馬。徐仲然是個人才,不過適合不適合騎兵營,我就不知道了。皇帝舅舅,騎兵營可千萬不能亂插人進去。一定要按照規矩來。彆今天貴妃明天王爺說請,就塞進去了。那還是彆組建了。”

皇帝聽了直笑:“是不是該如你的廣源銀行一樣。不經過三道關卡,誰都不讓進。三個月一次考驗,不合格的,就辭退。”

溫婉得瑟道:“難道舅舅不認為這樣挺好的。既增加了員工的責任感。還讓他們有危機意識,所以他們就會更努力。騎兵營既然是挑選出最好的士兵,給這個壓力不是正正的好。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

皇帝笑了笑,溫婉的想法總比彆人進一步。跟皇帝聊了好一會,外麵稟報道:“皇上,戶部尚書容大人求見。”尹恩已經下了戶部尚書的位置了。想想溫婉覺得尹恩也挺可憐的。就因為兒子腦子糊塗,就使得自己那麼多年的努力,化為灰燼。提前養老。

皇帝又跟溫婉談了一下朝政上的事。溫婉聽到兩淮巡鹽史貪汙受賄,已經被押解回京城。皇帝頭疼該派什麼人去。又怎麼杜絕此類現象。去江南任這個職位的,已經不知道倒下去多少個官員了。經皇帝的手,就有四個了。

溫婉對這個比較熟悉,當初在了解大齊賦稅構造過程中,是花了大工夫去了解的。得鹽的法子,有四種,分彆是:海鹽﹑礦鹽﹑湖鹽﹑井鹽。如今鹽的產量比較少,可人吃飯又離不開鹽,所以有鹽貴如金的說法。

江南卻是產鹽重地。江南的鹽商都是富甲一方,每年朝廷一有災難,籌集善款的地方絕對少不了江南。那事重點籌款之地。

因為溫婉了解透徹,所以也知道,‘淮巡鹽察院署’和‘兩淮都轉鹽運使司’兩個專管鹽務的機構。是真正的肥水衙門。朝中很多官員,自降品級也要削尖了腦袋往鹽運機構調職。而這兩個衙門,自然而然,也是貪官最多的地方。

溫婉知道,想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不是天天去抓貪官。而是要將鹽的產量擴大,讓江南不再得天獨厚。才是真正杜絕:“皇帝舅舅,想要杜絕。隻有一種方法。”

皇帝眼睛一亮:“什麼方法?”

溫婉說道:“第一,大力發展鹽田,海鹽是取之不儘用之不竭的天然資源;第二內蒙,青海,山西、四川等地也有很多鹽堿地,在這幾個地方大肆發展鹽場,命匠人改進製鹽工藝。這樣雙管齊下,我相信隻要鹽的產量大幅攀升。揚州也就不在得天獨厚。淮巡鹽府衙門,也就不再是最肥的衙門。貪官自然也就少了。”

皇帝看著溫婉:“可是技術,也不是說上來就上來的。”

溫婉自然知道:“什麼都是從不會到會的。隻要給他們時間,會做得很好的。”

皇帝點頭,也因為溫婉的話,皇帝也確實下了決心來改革鹽稅這一塊。也因為如此,十幾年後,揚州鹽商,也不再是以富甲聞命天下。禦史也不再天天兩眼睛死盯著江南鹽稅。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溫婉想了想,才又接著說:“皇帝舅舅,其實我覺得,有些稅製不大合理。要是可以,最好調整一下。”溫婉給皇帝舉了幾個例子。

皇帝聽著溫婉的話一直點頭,不過,稅改不是那麼容易的。皇帝此時放在心上。溫婉考慮的比較片麵,而皇帝需要考慮全麵。所以,真要動,還得慢慢完善,一步一步來。

兩人談完政事,皇帝還要處理政務,於是對溫婉道:“溫婉,先回永寧宮,陪舅舅用午膳。”溫婉乖順地應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