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紛紛揚揚,總是下下停停,持續的寒冷天氣讓全城的人,能窩在家裡的人絕對不出去。這場雪下得持久,斷斷續續竟然接連下了三天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停。
雪落了以後, 夏添過來見溫婉道“郡主,京城很多富貴人家,都在各處路上搭棚施粥。我們府是不是也該搭棚施粥。”
往年這個時候,溫婉人已經不在京城。今年卻是不一樣,溫婉在京城呢!既然在,也就不能落了。
溫婉正在屋子裡抱著孩子們玩,聽著這話,就把孩子放下,走出去問道“都有哪些人家在施粥?”彆人都在做善事,就她的那個將軍府不做。惹了人眼。那就不好看了。
夏添也是做好了功夫才過來稟報的。要是沒弄個一清二楚,他是絕對不會來隨意回話的。彆看溫婉麵上不管事,但絕對不是好糊弄的主。夏添這麼多年辦差,郡主很滿意,就在於他能舉一反三方方麵麵都能考慮到“有灝親王府、淳王府、安南王府、皇後的娘家郭家、太子妃的娘家海家、平國公家、鎮國公家、威武侯家、蘇府,京城裡有根基的人家基本都有了。隻是分了大小。其中灝親王府的粥場是最大的。” 夏添的意思,是看溫婉怎麼選擇。溫婉位比親王,若是按照溫婉的地位,就比照灝親王府的來。若是比照大將軍府,那就按照正二品的官位去施粥。
溫婉以往在過年時節是從來不施粥,不在京城是一個原因。另外溫婉有著慈善堂,也沒人敢說溫婉沒有愛心。若是誰敢說這句話,絕對要被唾沫吐死。今年主要考慮的是將軍府哪裡。
溫婉沉思了一下問道“府裡有多少糧食?”。
夏添作為大管家,對這些自然是能做到隨問隨答“去年十二月,領了郡主與將軍一年的米糧。現在倉庫裡有祿米1萬斛。精米一百五十石,糙米三百五十石。”府裡上下有八十口人,除了祿米外,存的糧食倒也正常。而且溫婉又有一個習慣,做什麼都喜歡備份。說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備份可以防備個萬一。夏添自然也有這個習慣了。
溫婉有些詫異“土豆跟番薯呢?”這兩樣應該是大頭才對。如今大齊朝因為有這幾樣物種,再沒出現過大批餓死人人的事。除了邊城的戰爭。大齊如今也算國泰民安了。
夏添忙回著“有是有,但不多。米倉庫已經放了糧食,就堆不下這些。都存在莊子上。莊子上存了有二十來萬斤。”
溫婉想了下後道“既然大家都做。我們不做就顯得不入伍了。不過,那些設粥場施粥的法子就算了。京城裡哪裡那麼多的乞丐流浪漢,設置那麼多粥場,也無非是給那些愛占便宜的人得利了。我記得以前聽說隻要施粥。一些吝嗇人家的就把家仆趕出去要飯吃。沒得便宜那些人去。你去買一些棉被回來,買個一兩百條。若是買不到那麼多。就把府裡存的棉花拿出來,再去多買一些棉花自己做,再做一些棉襖棉褲。棉被棉襖就讓府裡的丫鬟婆子忙碌幾天,反正過完年了,他們正得閒呢。到時候農好了,另再加一些肉菜,送給南街上那些貧民,人數也不要多,就一兩百家成了。你在去送之前摸清楚哪些是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我可不幫好吃懶做的人。”如今這個太平社會,生活在底層可能會貧困,但隻要不好吃懶做,在這個基本算太平的時代(邊城還在打仗),維持溫飽不餓肚子是肯定可以做大的。但哪些貧窮的人,可能不會過得多好。生活會很困難。這些人是需要幫助的。
夏添讚歎道:“郡主慈悲。”夏添不能不心底讚歎,法子新穎真正幫助到了人。那些得了東西的人也會真心實意地感謝。南街是京城裡的貧民窟。送一床新棉被,一件新棉襖,可比施多少的米糧更得人感激。俗套一些說的,暖人心。
溫婉隻是覺得施粥太老套了,而且那麼多戶人家,施粥施粥,按照說施粥應該是朝廷做的才對。每年都施粥,又沒天災**。常年下去,也容易滋生那些人惰性。溫婉想了下後道:“雪化了以後,去莊子上把糧食跟土豆番薯都運回來。府裡這麼大隨便空出一個地就好了。我們府邸裡又不愁沒地放。沒地方也可以放在將軍府裡,那裡還空著一大塊呢!”
夏添忙稱是。也因為溫婉的這一通吩咐,男丁去外麵買棉花,買布。女人門在家做棉被棉襖。
當時有一個特色。那就是過年前的布匹要貴。過年完了以後,布匹棉花相對就要便宜一些。
好在夏添在溫婉身邊,目熏耳染,尋了熟悉行情的人,分成很多批去購買棉花布匹。於是,等第二天棉花要漲起來,郡主府又不要了。
溫婉與眾不同做善事的法子,可是把將軍府跟郡主府的人都忙得夠嗆。郡主府裡的人做得倒都和樂,讓他們做什麼就做什麼。沒有半個字的怨言。
將軍府裡的人卻是哀怨之聲遍地叫的。這麼冷的天,讓大家做事可不累人。因為是溫婉吩咐下來的任務,不做也得做。不過將軍府裡是怨氣滔天。想想也是,往日裡什麼事都沒有,現在要趕工做衣裳,也不知道突然做這麼多衣裳乾什麼。省錢也不是這麼省的。那麼有錢的人,還這麼摳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