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八:兒女事(下)(2 / 2)

重生之溫婉 六月浩雪 7420 字 9個月前

回去的時候與平兒說起了這個話題:“我沒想著溫婉存了這樣的想法。這樣也好,我這心也算踏實了。”就算不能時時跟在左右,但是能跟在身邊十年八年,多生幾個孩子也是好的。

平兒也是連連讚歎:“郡主想法迥異於人,我們家姑娘有福氣了。”一般像這樣的大戶人家,正妻是不能跟隨的。所以會選一兩個合心意的跟著。到時候正妻膝下幸運的有那麼一兩個不幸的會一個沒有,那些個庶出的倒是一個一個蹦躂出來。外人看著覺得子孫多多。可是隻有當事人才知道其中的苦楚。郡主這麼做,等於是斷了這個可能。

梅兒對此倒是慶幸:“溫婉自來就厭惡庶出的。對庶出的孫子孫女也不會喜歡得起來。現在讓怡萱將身體養好是頭等的大事。”不僅得養好,而且還得養得棒棒的。否則,如是怡萱身體不好。梅兒不會懷疑溫婉會退親。但是若是不能跟著,肯定也會有小妾在邊上。男子都是偷腥的貓。至於守身如玉,那就是笑話了。這麼多年也就見到過白將軍一個了。他可不敢保證明睿在這點上能隨了他父。

梅兒回去以後就跟羅守勳商量。羅守勳覺得這樣女兒會比較辛苦,不管去哪裡都沒有再京城這樣舒坦。

梅兒真想唾棄羅守勳:“就是天天錦衣玉食,夫妻不在一起算什麼舒心日子。溫婉能開口,那是看在你我的情份上(你真心想多了)。我告訴你。你得給我想個法子。不要再說這些話了。”

羅守勳想了一下後說道:“溫婉的意思,無非就是希望女兒身體好。以後能跟著明睿。這樣,就讓女兒學可以強身健體的五禽戲吧!”

梅兒想了下後說道:“成,你去請一個對這比較精通的人來教導怡萱。到時候就在自己院子裡練著,不傳出去就是了。”據說五禽戲的姿態不雅觀,這樣可就不能在外麵練,最好也是不能傳揚出去。

羅守勳想了下後說道:“要不要讓馨兒也跟著學。”

梅兒搖頭:“怡萱這是沒法子的事,馨兒還是不要了。”她還想教導出一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姑娘出來了。大女兒那是婆家要求這麼做的,不得已。總不能連小女兒也禍害了。再說萬一小女兒嫁入的是書香門第之家,學這些豈不是讓人笑話了。

夫妻兩說話就說到了曹頌身上。羅守勳忍不住歎氣道:“誰知道曹頌運氣會這麼不堪,竟然尚了公主。尚了公主也就罷了,偏偏還是這樣一個不堪的人。曹頌不回京城是好的。若是回了京城,那還不知道怎麼見人呢!”大公主竟公然在公主府裡養麵首,想想就惡心的慌。

梅兒搖頭:“能怪誰呢,還不怪他自己。”若是曹頌當初沒什麼紅袖添香,溫婉說不定就下嫁呢!

羅守勳卻不讚同了:“這是曹頌運氣不好。怎麼能怪他自己呢!”溫婉如何他不評價。但是屋子裡有個漂亮的姑娘伺候筆墨。這大戶人家都是有的事。

梅兒譏諷道:“不怪他自己怪誰?你說大戶人家都有的事。那也得看情況。你見過誰家娶郡主的會放一個如丹娘這樣的女子在身邊伺候筆墨。還心生了情愫。曹大人跟曹夫人難道不知道這規矩,可是人還是曹夫人安排的。他們為什麼敢這麼做?無非就欺負溫婉當初不會說話。沒有人撐腰。若是那個親王的女兒,你看她敢不敢。這一切都是自己家的人造的孽,能怪得了誰。”

羅守勳被頂得啞巴五口,吵不過,氣呼呼地出去了。以前還溫柔可人。現在是越來越霸道,越來越沒法講理了。動不動就吵架,都不知道吵了多少回了。

平兒勸了梅兒道:“夫人,你就多多讓著老爺一下。”這總是吵架也不是個事。

梅兒冷哼:“讓什麼讓。我又沒說錯。我做什麼要讓他。愛怎麼樣怎麼樣。我才不稀罕。”愛上哪裡去上哪裡去。反正她現在腳跟立得穩當當的,還有什麼好怕的。再不受那窩囊氣,年輕的時候受夠了。難道還要他來受氣不成。

平兒搖頭,不再說話了。

羅守勳見著兩天梅兒都沒放下身段,對於妻子越來越強勢的態度,羅守勳有些鬱悶:“都是溫婉給害的。”都說朱者赤近墨者黑。這話果然不錯的。

在邊城的白世年,得到消息知道了明睿跟著關二郎去了海口。白世年有些意外,忍不住自言自語道:“溫婉這是做什麼?明睿才七歲啊,怎麼就敢放了這孩子出去?難道不有什麼事不成?”溫婉這麼疼愛孩子,怎麼可能讓孩子七歲就出門。

不說白世年有些奇怪,就是葉詢也是百思不得其解:“郡主應該不是拔苗助長的人呢!”當然,更加不可能是順著兒子,溫婉也不是那種兒子想乾嘛就乾嘛的人。應該是有其他的原因的。

白世年拿葉詢當心腹看待的:“也許,溫婉是讓明睿去海口查看查看島嶼的建設情況如何了。”溫婉建設島嶼,這麼浩大的工程想瞞是瞞不住的。當然。溫婉也沒想過要瞞。但是島嶼上什麼情況,一般人還真不清楚。因為當第一批建設完屋舍等就返回內地。再裡麵什麼情況,沒人知道了。

葉詢啊了一聲:“元帥啊,明睿才七歲呢!”

白世年也知道是七歲啊,覺得溫婉為時太早了。不過還是笑著說道:“那你想想溫婉七歲的時候做什麼。”溫婉六歲就能鬥過趙王,七歲就自己做生意賺大錢。

葉詢翻了一個白眼,他很想說郡主那就是一個妖孽。你莫非還以為你家還能再出一個妖孽。那可真是佛祖高照你們白家了。不過這話也就心裡腹誹一番。真不敢說出來。

沒多久,白世年收到溫婉的家信。不過這次好很多了。信比往日裡要厚上很多。但是講的無非就是一些家裡長家裡短的事。重點是講了這次明睿去海口的事。溫婉在信裡的理由無非就是明睿絕食抗議。看得白世年眼睛瞪得圓溜,心裡怒罵著。臭小子才這麼點大就敢威脅爹娘。反了天了。

看完信件以後,就出去了。等晚上的時候。再按照之前的法子,知道了明睿去海口真正的原因。白世年一巴掌拍在了半空之中。可恨,可恨之極。沒想到明瑾的事,竟然會是那群逆賊下的手。實在是可恨。

白世年平複下心情以後,想著溫婉說的皇帝準備禦駕親征。白世年微微歎氣。說實話,他是真不希望皇帝禦駕親征。倒不是怕皇帝搶功什麼的,而是覺得很危險。這些人虎視眈眈的,皇帝再離京。溫婉跟明瑾可就陷在危險之中了。

白世年憂心忡忡。但是皇帝的決定,白世年也知道是不可更改的。隻要開仗,勝算是九成九。皇帝這是想要自己青史留名。所以,再多麻煩也阻擋不住皇帝來邊城的腳步。他能做的,就是保證皇帝的安全了。皇帝好了,京城再亂也亂不到哪裡去了。

白世年此時心中的無奈,與溫婉是一樣的。(。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