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氣得要吐血了。將身邊的椅子都差點拍碎了。天龍做事一向靠譜的,所以他才派了天龍回去處理這件事。哪裡知道天龍竟然這麼膽大妄為。敢拿了明睿跟明瑾當誘餌。溫婉寶貝兩兒子的那勁,皇帝比誰都清楚。兩孩子是溫婉的命根子,彆說拿他們當魚餌,就是磕著碰著,溫婉都能找人拚命。
皇帝也鬱悶了,天龍什麼不好做。偏偏做下著等犯忌諱的事。這件事必須慎重處理。一個不小心就得落下後遺症。皇帝都有些後悔,早知道還不如不換人。至少李義是捅不了這麼大的簍子的。
再後悔也都是其次,現在關鍵是怎麼安撫住溫婉。這事一個不好,讓溫婉誤會是他的主意,那就會結下一個大疙瘩的。
皇帝立即寫了信,寫了一封厚厚的信,讓他快馬加鞭,必須以最短的時間送到京城。咳。皇帝沒法子,隻能吩咐加快動作,早點回到京城。溫婉那丫頭。若是氣不過,還不知道會惹發多大的亂子。
白世年有些奇怪,好好的為什麼又要加緊行軍路程。但是他的消息沒有皇帝那麼靈通。皇帝也不可能告訴他。否則白世年也得暴走了。
李義得到秋芸的話,說郡主等皇帝回來要退隱。當下一頭冷汗。若是以前,李義可能還不大在意。但是溫婉連朝政都可以當成兒戲,這樣的人說退隱,可不是說著玩的。
李義現在回想之前他在京城的所作所為,當時他完全是將郡主忽視的,當下李義起了一身冷汗。幸好郡主的性子是不大愛管事,也不大與人計較。當然,更重要的是他沒觸犯了郡主的逆鱗。否則有的他受了。相信這次天龍的懲罰不輕了。
梅兒著急了,溫婉病倒,不能理政。這得是多大的病呢!立即下了帖子過來探望。
溫婉看了帖子,沒接。她裝病的事還是少一個人知道的好。可是梅兒擔心得都登門來了。而且還帶著怡萱過來了。
都到家門口,再不見可就說不過去了。梅兒見到安然無恙的溫婉。不可置信地問道:“這怎麼了?怎麼……”怎麼人好好的卻傳揚出生病的事,還不能理政。這唱的是哪出啊!
梅兒本以為是溫婉勞累過度,所以倒下了。現在瞧來,怕是這裡麵是有內幕的。
溫婉自然是不可能給梅兒解惑的,隻是笑著說道:“這一段時間忙得很,那天處理完朝政突然暈倒了。我擔心身體,想讓自己緩口氣。於是對外宣布生病了。”暈倒自然是假的,但是內幕是更不可能說的。
梅兒見著溫婉好好的,太醫也說沒妨礙,她也知道避諱沒多問了:“明睿跟明瑾如何?什麼時候能到家?”
溫婉笑著說道:“半個月以後就能到家。離家這麼久,終於要回來了。盼得我都成望子石了。”兒子離開身邊這麼長時間,溫婉是飽受了思念的痛苦了。所以說,離彆最是討厭。
梅兒與溫婉說了一會的話,就告辭了。這次梅兒很有眼色,連讓怡萱留下的話都沒說。
怡萱回去的時候,小聲說道:“娘,姨母麵色紅潤,看著也不像是生病的樣子。是不是有什麼事啊?”直覺就是有事。
梅兒點頭:“肯定是有事。隻是這些不是我們能管得上的。”溫婉這個樣子哪裡是生病,明擺著是不想理政。雖然她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但是瞧著定然不是小事。再聯想到前兩日溫婉連身邊的幾個貼身丫鬟都打了,可見一定是什麼事情觸犯到了溫婉。
梅兒開始是有懷疑是否明睿跟明瑾有什麼事。但是瞧著溫婉說起兩個孩子的時候,麵色坦然,隻有思念沒有擔心,也就放開了。孩子沒事,白世年在回京的路上。其他的事,應該是朝堂的事。他也不好插手了。
回到國公府,梅兒跟羅守勳說了溫婉的異常:“奇怪,不是明睿明瑾有事,也不可能是白將軍有事。為什麼溫婉會發這麼大的火。竟然連朝政都不管了。”
羅守勳也摸不著頭腦。羅守勳是國公爺,隻是國公府這些年一直都被朝廷榮養著。私底下的那些實力都得用在刀刃上的。對於這等機密時間,是摸不著邊的:“你也彆擔心,溫婉做事有分寸。”話說他也不知道溫婉這唱的是哪出了。
皇帝得到李義的飛鴿傳信,李義轉述了溫婉說的話。說郡主有意退隱,不想管事了。
李義認為溫婉說的勞累差點暈倒,認為是溫婉故意跟秋芸說的,也是為她罷朝的推托之詞。但是皇帝卻不這麼認為。當年他就是突然之間暈倒,差點沒醒過來。當年木神醫都說了,他活不過四十。可是現在他都要奔五十了。這些,都是溫婉的功勞。現在溫婉突然出現這樣的狀況,能不讓皇帝憂心。皇帝甚至在想,這個病症是不是轉嫁到溫婉身上了。
溫婉是知道皇帝軟肋在哪裡的人。這樣輕描淡繪的話,不僅能讓皇帝消除了對他的不滿,而且還會讓皇帝多退兩步。
事情如溫婉所預料的,皇帝對溫婉裝病不理政的事,本來有七分的不滿,如今一下全落了。
皇帝想到溫婉這些年為他做下的的事,為了幫他,溫婉這些年是真的勞累了。彆家的女人,都是處理內務。溫婉不僅處理內務還得處理外務。丈夫又不在身邊,如今又發生這樣的事,疲憊了也正常。
皇帝這回也在琢磨著,該挑選兩個得用的人給溫婉調教。早日接了溫婉的班也好。等人上手,溫婉想做什麼就讓她做什麼去吧!想去各處走走觀觀光,也讓她去。(。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