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特們開竅了,攝影師自然也激情高漲。
張姐在公園拍照這麼些年,今天第一次有了自己真的是個攝影師的感覺。
她不斷給模特們提議,“頭抬高一點,迎著光,再微笑!眯一點眼睛也沒關係!棉花糖拿近些,好甜呀!再來一張!孖生仔手拉手拍一張!”
拍了十張照片,模特們換了衣服,鞋帽配飾包包也隨之調整,整理妝容頭發,再翻翻筆記本上畫的草圖跟張姐討論一下,拍第二組。
最後一共拍了五十張,宋改鳳選了三十張,按商量好的價錢給了張姐三百五。
張姐一張張把照片封塑好,在頂部打個小洞,“靚女們,下次再來找我拍照啊!”
她準備把剩下的照片貼在自己店門口旁邊,這可是她的事業高峰,以後給顧客們參考拍照姿勢也好啊!
這三姐妹拍的照片像那種香港明星貼畫,人靚,還更怪趣,主意也多,一個墨鏡能玩出好多花樣,難怪人家能做服裝生意。
回去的路上,宋秋鳳癱坐在公交車座位上,“我怎麼覺著比站半天流水線還累呢?”
宋改鳳握著照片一張張看,揉了揉腮幫,“累好啊,有收獲。”
宋招娣微笑,這是她們姐妹第一次一起拍照。上輩子,她們三個連一張合影都沒有。
三姐妹依偎在一起看照片,宋招娣遺憾,“應該把那幾張也買下的。”
宋改鳳笑,“傻女,以後我們再拍啊!以後我們用自己的相機拍!想拍多少拍多少!”
1月25號是春節前最後一個星期日,也是花市攤子開張的日子。
麗嬋和月華昨天中午走了,芳芳和娟子23號晚上就走了。
平時喧喧嚷嚷的宿舍樓安靜了許多。
宋招娣乾脆搬到大姐宿舍住了,林嬌這陣子一見她臉上就露出那個讓人不舒服的笑,好像在憋著什麼得意的事,又像條不懷好意的豺狗。
1月25號天剛蒙蒙亮,四個人一起去了花市。
這次他們不僅背著大包,還一人推了一個小板車,車上堆著大紙箱。
公交車到了,司機卻大聲嚷嚷著不讓他們上車,宋招娣賠笑說,“幫幫忙啦大哥,揾食不易啊。”
司機讓他們一人買兩張票,還不情不願,“今早是人少我才給你們上車的!”
一路顛簸,又轉了一趟車,給司機和其他乘客賠笑臉,到了花市已經快九點了。
G市的花市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朝萬曆年間,當時的花市在碼頭旁,現在G市每個區都有自己的花市了,各有特色。
宋招娣她們去的花市建在芬村區的市坊間,這裡緊鄰著芬村花卉基地,雖然隻有幾十年曆史但是G市最有名也最熱鬨,每年除夕前一周,在一座有百多年曆史的門樓旁搭起攤棚,張燈結彩,從一頭到另一頭足有三四百米長,一兩百個攤販們售賣各種年貨花卉,也少不了各色小吃、服飾,甚至還有幾間遊藝攤子,射飛鏢紮氣球,套圈的。
宋改鳳讓大姐和徐山平看著東西,她和小妹去找林通求。
前一天她跟喪彪打了電話,約好在花市牌樓邊的管理處見麵。
林通求拿了個磚頭塊似的大哥大正跟人講電話,滿臉笑容。
宋招娣聽著,像是在跟大批發商討價還價。
他講完了,對姐妹倆笑笑,“走吧!”
林通求這次還真挺厚道,給她們的攤位花市正中,緊挨著他賣發飾的攤子。G市人逛花市叫“行花市”,講究有頭有尾,要從一頭逛到一頭,預示新一年事事順利,花市中間的攤位價格按說都要更高的。
宋改鳳也不跟他囉嗦,錢已經交了,攤位就是我的,趕快布置起來。
有了上次擺攤的經驗,這次裝備升級,幾個人配合,先在攤位三麵掛上米白色帆布,再固定黑色鐵格網,衣服掛在木質不鏽鋼掛鉤的衣架上,搭配成套展示,還配上絲巾,帽子,包包等配飾。
林通求叼支煙,也不點燃,就站在一邊看這姐妹幾個搭鋪麵。
她們先在地上疊幾塊磚頭,才把裝著貨物的紙箱沿著三麵棚牆放一圈,也蒙上米色帆布。
接著,用大訂書機把帆布噠噠噠固定在紙箱上,再用美工刀在箱子側麵割出凹型裂口,這片帆布就像個門簾,掀起來,在箱子上打個方洞,裡麵的衣服早就整整齊齊疊好包好,從洞裡一抓就能拿出來。他猜,箱子裡的衣服肯定提前按尺碼裝的。
林通求默默在心裡點頭,這樣拿貨速度就快了很多,這麼放貨又多出一圈櫃台,還可以再放上彆的貨物展示。收款的櫃台也用同樣的帆布搭好,下麵的紙箱裡放的是紙袋。
果然,她們在上麵放上了幾頂帽子,還有墨鏡,包包。
她們這鋪麵布置得和其他賣衣服的店很不一樣啊!其他店鋪會在網格上再掛幾串塑料環,這樣能把衣服一件摞一件掛滿三麵牆,可以的話,鋪裡麵還要再放上一兩個活動衣架,上麵也掛滿衣服。
可她們這裡,一麵牆就隻掛三套,三麵牆一共就掛了九套衣服,其中還有重複的單品。
林通求皺皺眉,這不是浪費展示空間麼?
他又看了一會兒,醍醐灌頂,哈,好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