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543 奧義之貳*太始太上(2 / 2)

這件東西已經沒用了,即便有用,沃西斯也不是最高權限的擁有者。

“父帝您就準備著頤養天年好了,接下來,由我沃西斯來接管一切!”

沃西斯將圓環握在胸口,同時佩戴上了真正的假麵。

他當然清楚水戶承認他的原因,是想要倚仗他來解決後患,天照若是無法成功壓製到對手,那就要他來出麵了,畢竟對方也並非普通的奧比泰卡亞。

*

“噢噢噢噢噢——!”

“啊啊啊啊啊——!”

禦雷與黛冬寒成功將魔怪化的亞拉哈爾送到了天空之中,這裡的空氣稀薄到生物難以呼吸的地步,是生命的禁區,沒有什麼生物能夠在這裡生存。

“所以說,如何解決呢?”

禦雷上升的速度持續被減緩著,他們的目的是消滅亞拉哈爾,可不是將他運送到了天空中來。

“奧修特爾,禦雷,讓你們見證真正的奧義吧,武道的終焉形態!”

黛冬寒解除了假麵之人的變身,將奧修特爾交給他的那把劍拿了出來。

【嗯……讓我期待吧,你一定抵達了迪可托瑪師傅都未能抵達的力量深淵。】

奧修特爾在黛冬寒的麵前露出了期待的表情,他知道自己總有一天會見證這份力量,不曾想卻是在死後才得以目睹。

【奧義之貳——

太始太上!】

黛冬寒沒有擺出任何的姿勢,就那樣平靜地懸立於天空之中,沒有任何矯揉造作的氣勢,呼吸也輕鬆無比,全身上下沒有一點像是武者的地方。

就這樣,他隨意地向前斬擊,劍刃明明沒有劃過亞拉哈爾那魔怪化的巨大身軀,卻是一瞬間將其分解得整整齊齊,血是血,肉是肉,根是根,刺是刺,齒是齒,眼是眼……

在一個渾如圓球的境界中,仿佛時光倒流一般,亞拉哈爾分裂的魔怪屍體逐漸變回了他本來的麵貌,但並未就此而停止,他接著回到了少年、童年、嬰兒的時代,隨著境界不斷地收斂,最終湮於塵埃,或許連塵埃都沒有。

而這一切僅僅發生在一瞬間。

最後,收斂回溯倒流至極致時,一麵巨大的陰陽魚從境界中綻放開來,隨後像煙霧一樣逐漸消失於天地之間。

“我沒有眼花吧?那麼大一個怪物呢?”

禦雷用力揉了揉眼睛,開什麼玩笑,跟他說這是武道的終焉?到底是哪裡的終焉啊!

“也許被太陽蒸發了吧?”

黛冬寒打趣道。

“蒸發?”

禦雷望著黛冬寒隻覺得毛骨悚然,那真的是武藝嗎?真的是劍道、武道嗎?

“回去吧,要開始了!”

黛冬寒向上仰望,果然,水戶還是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喂喂喂,彆留下我一個人在這裡啊!”

禦雷變化的假麵之人連忙追上了墜落向大地的黛冬寒,他可不敢停留下去了,說不定那種股玄乎的力量還在,繼續停留下去,可能連他也要消失得乾乾淨淨了。

他當然知道黛冬寒就是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可是,他本能地覺得,黛冬寒和那東西完全是兩種存在,那份力量仿佛根本不是黛冬寒所擁有的,他隻是代替著某個存在施放了玄虛。

【啊……真不錯,這就是你的奧義嗎?到那個世界之後,我會和迪可托瑪師傅及父親大人提起的啊。

唯有“坐忘”與“逍遙”才能夠抵達的終焉之境,或者說是一切的起始之境。

一般的武者參習的是武藝,而真正的武者參悟的卻是宇宙的本質。

所謂的返璞歸真,世間又有幾人能夠做得到呢,隻要還受限於這方天地,就永遠無法企及力量的根源,假麵之力所能夠抵達的也隻是根源的邊緣。】

奧修特爾在天上俯視著逐漸遠離的黛冬寒與禦雷,他已經沒有什麼好顧慮的了,是時候啟程前往克圖雅哈穆爾(天國)了,

~

被驅逐出奧姆查科平原的帝都民眾,剛剛回到城內不久,便看到了猶如天罰的一幕滅世之景,那無法描繪輪廓的光柱在一瞬間從高天照入大地,耀眼的光芒甚至吞沒奪取了人們的視野。

超過生物聽覺上限的轟鳴聲讓他們根本無法察覺到發生了什麼,隻有從腳下傳來的強烈地震讓他們失去了從容。

蒼白的世界中,沒有人能夠聽到任何聲響,也沒有人能夠看到任何事物的存在,難以描述的恐懼襲上了心頭,或許他們已經死了吧?

人們漸漸放棄了掙紮,失去了視覺與聽覺的他們,又在地動山搖之中上下顛簸,哪怕被裂開的大地吞噬,哪怕被洶湧河濤吞沒,哪怕被崩塌的廢墟掩埋,也沒有任何的辦法,他們隻能等待死亡的到來,或許提前認定自己的死比較痛快。

~

受到天照洗禮的奧姆查科平地,此刻卻顯得無比安靜,耗費良久時日才建造出來的試練之地,仿佛從來未存在於這片大地之上一樣。

原本平坦的奧姆查科平原,像是被貪吃的孩童用勺子將果肉整個挖掉的西瓜一樣,由平原改變成了巨大的盆地,而這一切隻發生在一瞬間。

不過,還是有那麼一處顯得與眾不同,在試練之地的中心,保留著一根高高的柱子,在柱子上有著一間廟宇,完好如初的存在著。

“……這是?”

當光芒漸漸散去之後,參與試練的幸存者們紛紛露出了迷惑的表情。

“這是八柱將雷光的手段,將受力與損害平攤到整個平原之上。”

黛冬寒解釋道。

大禹治水為的是安定黎民百姓,他依靠的可不是什麼鬼神怪力,而是智慧,通過分流來減弱河水的衝擊力。

疏通河道、導引百川,令天下汪洋儘歸於海。

丈量神州大地,分定華夏九州,其之內涵也在於此,將天下之厄難均分於天下,讓天下成為天下人的天下,九州之民榮辱與共,不但能夠治理洪水,亦能夠治理天下。

雷光從這件典故中借鑒了大禹的智慧。

天上的衛星天照能夠分析出所有的物理數據,但卻分析不出人心,人定勝天,這便是雷光要傳達的意誌。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雷光將此十六字作為試練之門,則在說明,他會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矢誌不渝的貫徹先賢(人類)的智慧,開辟後人(亞人)的世界。

堯、舜、禹之間是禪讓製,賢能者而居之,雷光不認可杏樹,也不認可哈克,他所認可的是真正能夠引領盛世的賢明君主,也許是他自己,也許是其它人,但絕對不是血脈世襲之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