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 58 章(1 / 2)

衛子英很氣憤,氣得小臉都鼓起來了。

氣憤的同時,她心裡又矛盾地產生了丟丟慶幸。

還好,還好……

還好那丟葫蘆的壞阿姨不是玉華姐的親媽媽,不然她回去後,都不知道要不要給玉華姐說這邊的事。

等過段時間回家了,她就告訴玉華姐,她親生媽媽另有其人,才不是那個丟葫蘆的壞阿姨。

不過那個壞阿姨心好壞啊。

她不想施家知曉玉華姐的存在,竟就丟掉了那葫蘆。

哼……壞人,回頭等馬爺爺打聽清楚情況,她一定要讓外公揭穿她的壞心思。

到了這會兒,衛子英和蘇步青幾乎都已經認定,潘玉華可是施家後頭那個媳婦的孩子。

聽馬大友的意思,施卓和後麵那媳婦,結婚一年就鬨了矛盾,不定,這矛盾就是來自於潘玉華的。

按時間線來推算,彆說還真的可能。

但這還得等消息,畢竟施卓後頭這個媳婦情況如何,馬大友不清楚,甚至連她生沒生過孩子都不知道。

“英子,你玉華姐這事,咱們隻能幫忙打聽消息,彆的,咱們插不上手。就算這邊真有消息了,也得看看潘家那邊的意思。畢竟潘家養了玉華五六年……”蘇步青瞅著小丫頭氣呼呼的臉,垂眉,趕緊提醒道。

自家這外孫女小歸小,主意卻多得很。這萬一鬨開了,潘玉華想要回施家,潘家大人不願意,英子這發現真相的人,就裡外不是人了。

這種事,他們隻負責打聽消息就成,最後潘家讓不讓潘玉華回來,那得讓潘家自己決定,英子可不能摻合進去。

“嗯嗯,我知道的外公。”衛子英小腦袋一點,道。

“你知道就好,走吧,咱們先回家。”蘇步青說著,牽上衛子英的手,慢吞吞離開了長江街。

*

衛子英和蘇步青回家等消息,這一等就又等了好多天。而被蘇步青掛在心上,那去參軍的大外孫沈東,也在這期間換防回來了。

沈東已經二十歲了,他十八歲高中畢業,就被沈軍丟去了部隊。當兵兩年,他從來沒有回來過,蘇步青之所以會選在端午節後回江省,也是因為知道端午過後沈東要回來。

沈東長相隨沈軍,濃眉大眼,五官剛毅,看著跟著他爸一樣,很是嚴肅。

但這也隻是看著嚴肅罷了,這是個很疼人的大哥哥,一回來,發現家裡多了個小豆丁,並知道,這個小豆丁是自家小姨的小閨女後,頓時愛不釋手了。

他回來探親兩天,衛子英就在他脖子上呆了兩天。

彆人帶衛子英,那都是往懷裡摟,唯有他帶小妹妹,是直接把人一甩,甩到脖子上頂著走。

第一次坐人肩肩,衛子英被嚇得,差點把這個大表哥的頭發都揪掉一把,後來坐習慣了,衛子英就喜歡上坐肩肩的感覺了。

無他,全因為高。

因為高,所以看得可遠。

以前她因為人小,看供銷社櫃台都要踮腳一跳一跳才看得清楚,現在有人頂著她,那真真是看啥都爽了。一被她大表哥給頂進供銷社,她都不用昂腦袋,就把裡麵的東西看了個整整齊齊。

“英子你喜歡啥,你挑,哥哥送你。”沈東是真喜歡衛子英,無他,愛屋及烏嘛。

蘇若楠是蘇淩雲和沈軍帶大的,他們的大兒子沈東,又何嘗不是蘇若楠帶大的,一直帶到她下鄉做知青,這兩姨侄才算分開了。

沈東是家裡老大,他出生那會兒,蘇若楠也才十來歲,蘇淩雲和沈軍忙著上班,外婆許曼如也沒空,他幾乎就是跟在蘇若楠的屁股後麵長大的。兩姨侄的感情特彆好,當年蘇若楠下鄉時,他抱著他姨的腿,哭著喊著不許她姨去。

小時候不懂事,他聽彆人說,下鄉的知青要是能嫁回來,也能間接回城,他為此還寫信給他姨,說等他長大,他就把她姨娶回來,這樣姨姨就不用在鄉下當知青了。

誰知信寫出去,收到的,卻是他姨已經嫁人的回信。

他還抱著那信哭了好久,長大了,這糗事沒被他媽他爸拿來打趣他。

前些年蘇若楠偶爾能回來,他還能見見他姨,可自從他脖子上的豆丁出生後,他姨就不回來了,後來他又去當了兵,算算時間,加上他姨懷孕的那一年,他都快五年沒見過他姨了。

這不,一瞅到姨家的小閨女,他頓時喜歡得不行,走哪都要把人掛在脖子上。

“不買,我啥都有,不缺東西。”衛子英好奇地打量著供銷社櫃子最上層放的商品,這些東西,以前因為人小,昂著腦袋都看不到,今兒,她可算是看清楚最上層都放些啥了。

那上麵,幾乎都是些貴重一點的東西,她甚至還在最上層,看到了一台小電視。

電視這東西,衛子英還是認得的。

馬大友家就有,四四方方的,看著很奇怪。她問外公,外公說那叫電視機。她當時知道後,還疑惑了一下下,因為,在她數據庫裡,電視機不是這樣子的,是很大很大,還薄薄的。

這應該是以前造她的人,不清楚這個時間的訊息,沒把更古董的電視機,收錄到數據庫裡。

“大哥,大哥,你把那小車車給英子買了吧。”一旁,聽到沈東話的沈蘭,指著賣自行車的那邊,道。

供銷社裡隻有四輛自行車,都是鳳凰牌的,在這四輛自行車旁邊,有一輛小朋友騎的三個輪子的小自行車,這種小自行車不常見,一般也就城裡的供銷社能看得見。

沈蘭指著小自行車,讓沈東給衛子英買。

因為,她聽他們外公說過,小表妹很想要這款小車車,又怕花錢,正好這次大哥回來了,讓大哥給買。

“英子,喜歡那小車車。”沈東頂著衛子英,問。

衛子英輕輕抱住沈東的額頭,道:“太貴了,咱們不買。”

“哥哥,我要那種小狗餅乾,你給我買小狗餅乾吧,我還沒吃過呢。”衛子英空出一隻小手,往櫃台上透明的玻璃瓶子指了指。

那瓶子裡裝了好多小餅乾,形狀都像小狗狗,衛子英瞅著就想吃。

沈東聽到衛子英的話,看看了小車車,又看了看餅,最後,給衛子英稱了一大包餅乾。

逛完了供銷社,他又頂著衛子英,喊上沈蘭,在江省各處都逛了兩下,還帶兩小的,下了一次館子,至於沈柯……沒跟著一起來。

三兄妹一天逛完了大半個江省,到傍晚的時候,沈東就頂著小妹妹,回了醫院家屬樓,回來的時候天還沒黑,他放下衛子英,長腿一邁,自個又出去了一趟,等到再回來時,他把供銷社那輛小車車給買回來了。

當衛子英看到這輛小車車的時候,整個又驚又喜,烏黑眼睛仿佛兩顆星子,詫異地瞅著沈東。

她完全沒想到,這個大表哥,竟把小車車給她買回來了。

衛子英很高興,但又有點不好意思,因為出門前,奶奶有交待過,不要讓大姨、姨爹給買太貴的東西,可是現在……

“喜歡嗎?”沈東揉了揉衛子英的頭,笑問。

衛子英誠實地點頭:“喜歡,但好貴。”

說到這,衛子英頓了頓,道:“沈東哥哥,這車車多少錢啊?”

沈東:“不多,一百多點。”

衛子英聽後,哦了一下,然後甩著小胳膊,去了房間裡。沒過一會兒,她從房間裡出來,手上捏著幾張大團結,“哥哥,這車車我自己買吧,我奶說,男娃娃的錢,那都是未來媳婦的,不能亂花。”

屋裡,聽到衛子英說未來媳婦,幾個人全笑了。

沈東不可置信地看了眼還沒自己腿高的小丫頭,哈哈一笑:“沒事,你未來嫂子影都還沒有,暫時這些錢還是我的,我想怎麼花,就怎麼花。”

說著,他不理衛子英了,轉頭對蘇步青道:“外公,我有點事和你說,咱去書房坐一會兒吧。”

蘇步青點點頭,蹣跚著去了書房。

他的背影,在沈東說出有事和他談時,驀地多了一份沉重。

沈東看著這老外公的背景,微微暗了暗眼色,跟著走去了書房。

兩祖孫在書房裡談了好久,到吃飯點都沒有出來,直到沈軍和蘇淩雲下班回來後,兩人才從書房出了來。

出來後,蘇步青輕輕拍了拍沈東的肩:“男子漢,大丈夫,就該如此,你去吧,家裡有你爸和你弟,不必牽掛。”

沈東鄭重點頭,用一種類似於承諾的話保證道:“外公當初能做到的事,我亦能,外公,我絕不墮你威名。”

屋裡,連衛子英第一次上門,都不曾請假半天或是提前下班的許曼如,看著在門口邊給他外公做保證的大外孫,眼睛驀地一下紅了。

沈軍和蘇淩雲也一樣。

屋裡,氣氛有些古怪,衛子英和沈柯沈蘭都不明白大人們這是怎麼了。

但就算不知,兩大一小,都不敢開口了,呆呆地看著屋裡的大人。

但大人們卻沒為他們解惑,許曼如閉了閉眼,臉上掛起慈祥的笑,向沈東和幾個孩子招了招手,道:“小東,來,今兒外婆做了一桌你喜歡吃的菜,來來來,你們都上桌吃飯。”

沈柯和沈蘭還有衛子英三人對望了一眼,卻沒敢動。沈東則朝外婆笑了笑,走過去,一把抱起衛子英:“走,吃飯。吃完飯,我就要去坐車了,英子,你可記得表哥啊,彆下次表哥回來,你就不認得人了。”

“不會,我忘了誰都不會忘了表哥。”衛子英盯著沈東的臉,認真道。

說完,她眨眨眼道:“不對啊,表哥不是有三天假嗎,昨天你才到的,怎麼晚上就要走了?”

沈東笑著解釋:“因為路上有耽擱啊。”

解釋完,沈東朝家裡的大人喊道:“爸,媽,外公,外婆,吃飯了。”

幾個大人噯了一聲,一家子人圍著桌子,說說笑笑吃起了飯,仿佛剛才屋子裡的沉重,隻是衛子英的錯覺。

吃完夜飯,沈東又陪家裡人坐了一會兒,便提著一個綠色的軍用包,揮手告彆了大家,去了他應去的地方。

他走後,家裡的氣氛刹那間又變了。

沈軍和蘇淩雲已經帶著沈蘭和沈柯回去了,他們那邊什麼情況,衛子英不知道,但她外公外婆這兒,卻是壓抑著某種衛子英不懂的離彆之愁。

以往,她外婆就算回來的再晚,迷迷糊糊間,她也能聽到外婆和外公的夜話,可是今天,衛子英強頂著瞌睡,支梭著耳朵,想聽兩老的談話,但這兩老人卻是一句話都沒說。

她外公半夜的時候,甚至還拄著拐杖,在窗口處站了好久好久。

衛子英不知道外公外婆怎麼了,心裡擔憂得很,直到馬大友帶著施家的消息,來了醫院家屬樓這邊,她才後知後覺知道,為什麼那天沈東哥哥回部隊,家裡氣氛會那麼嚴肅了。

原來,沈東哥哥這次換防,接下來,就要跟著部隊去西南邊境了。據說,華國和鄰國最近局勢特彆緊張,隨時有可能爆發戰爭。沈東哥哥這次過去,不定就會陷入戰爭中。

所以……家裡麵的人,才會如此擔心。

戰爭對蘇家一大家子來說,都不陌生。兩個老人就是從以前那場戰爭中退下來的,沈軍更是在那場戰爭中,成了父母雙亡的孤兒。他們比誰都清楚戰爭的殘酷,如今家裡的孩子長大了,又踏上了老一輩曾經去過的地方,這怎麼能讓大家不擔心。

衛子英知道原因後,不知道該怎麼哄外公外婆了,因為,她也跟著擔心起來。

馬大友這次過來,先是問了問沈東的情況,說他家二兒子,這次也去了邊境,他和沈東在一個地方,會互相照應。說完沈東,話就轉入了正題,談起了施家的事。

“老排長,你讓我打聽的事,有眉目了。”馬大友蹙著眉,道。

蘇步青:“哦,怎麼樣,施卓的第二個老婆姓啥名啥,現在在哪?”

馬大友:“他第二個媳婦姓趙,叫趙葉蘭,是首都人,她在海城,是名地方法院的書記員。”

“書記員?”蘇步青有些意外。

前些年,各地都恢複了人民法院的建製,司法審判重新運轉,這個新部門,可非是一般人能進去的,能進法院工作的同誌,都是通過層層篩選,剛正不阿,能吃苦耐勞的。

“對啊,可不就是,我打聽到情況時,我都詫異一下。”馬大友點頭,他剛時知道趙葉蘭的工作,都有點吃驚。

法院才建立沒幾年,工作都是上山下鄉,為民眾調解矛盾,甚至偶爾還會遇上不講道理的上訪者。

他有個朋友也是江省法院的,他親眼看到他為了一個案子,跑進大山裡四天四夜,隻為了調解當地老鄉間的矛盾。等從大山來,整個人都虛脫了。有一次甚至還被當地老鄉,給咬了一口,脖子上現在還有個牙齒印。

所以,他才會這麼佩服這個叫趙葉蘭的同誌。

蘇步青:“然後呢,這趙葉蘭和施家到底是怎麼回事。”

馬大友:“說起來,這還真是一筆扯不清的爛賬。當年施家老兩口被下放,作為學生的趙葉蘭,見他師兄施卓一個人帶兩孩子,有一個還在嗷嗷待哺,便起了同情心,幫他照顧孩子,兩人一來二往,就處出了感情,兩三年後就結婚了。”

“結婚後沒多久,施卓受他父母朋友安排,去了老兩口下放的地方工作,老排長,你說巧不巧,施家老兩口當初也是下放在口西市的。”

蘇步青點頭:“是很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