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太好了。
就該搬出來。
呂秀微微一笑:“搬出來了。”
錢二媳婦:“就呂家那一副要打死人的模樣,哪能不搬出來啊。秀丫頭,你們姐妹都是勤快人,不怕,熬過這幾年,等你兩妹妹大點了,後麵就好了。”
說到呂家三姐妹搬出來,錢二媳婦心裡就唏噓得不行。
呂家發現大丫和二丫不見了,一口咬定是三丫教唆的,四個大人,拿著扁擔一副要打三丫的樣子。
還是三丫眼尖,見事不對,忙不迭帶著兩個妹妹躲進了衛良忠家,這才避開了第一波教訓。
但呂家少了兩個勞力,哪甘心啊,一直守在衛良忠家外麵,一副盯緊了三丫的樣子,似乎三丫要敢出來,他們就把人打死一樣。
這情況一直僵持了三天。
衛良忠見自己這隊長也有些庇護不了三個閨女,愁了大半天,讓衛永治跑了一趟大隊,去把良山大隊的大隊長和村支書給找來了。
這兩個人可不是衛良忠。
他們一來,三丫就踏出了衛良忠家,然後帶著兩個妹妹,一副快要被逼死的模樣,向大隊長和村支書哭訴這些年,在呂家的不易。
三個瘦瘦小小的閨女,跪在地上,抱成一團無助的哭,那模樣,把整個左河灣的人都給弄哭了。
大夥你一句,我一句,指責著呂家的不是。把呂家這些年虐待女兒的事,一件一件說了出來。
大隊長和村支書得知呂家幾個閨女以前過的是什麼日子後,心生憐憫,本來他們隻是想嗬斥一頓呂家便罷,但卻覺得,嗬斥可能不管用。
三個閨女,就三丫最大,村支書問三丫,有什麼打算。
三丫很明確的告訴村支書,她要帶著妹妹們搬出呂家,再呆在呂家,她和妹妹肯定會被她們爸媽打死。
村支書考慮了一下,果斷給呂家剩下的三個閨女另立了戶口,並讓衛良忠另外找住的地方,給三個閨女做宅基地,然後又強硬得逼著呂家拿了一百塊錢出來,給三個閨女蓋房子。以後,三個閨女分出去單獨過,是死是活,都跟呂家再沒關係。
這村支書敢這樣分,也是有原因的,在農村,像三丫和她妹妹這樣的,那已經是半個勞力,隻要是不懶,養活自己不成問題。
呂家幾個大人,想都沒想到,大隊長和村支書竟會這樣安排。
他們不乾,還把娘家人叫過來撐腰,說左河灣和的合起來欺負他們呂家。然而這事,不是呂家幾個大人耍橫撒潑,就能混過去的。
衛良忠為防呂家變卦,可是一不做,二不休,把事捅到公社的。
捅到了公社,公社一插手,呂家幾個窩裡橫的,頓時就蔫了,不敢再繼續和衛良忠鬨。
最後,三個閨女到底還是分出去單過了,隻是一開始村支書們說的一百塊,呂家隻給了三十,說一人十塊錢,夠她們吃喝了。
這錢算是意外之財。
後來,衛良忠便在石灘子靠近錢家旁邊,給三個閨女劃了一塊宅基地。
衛良忠這次之所以出這麼大的力幫幾個閨女,其實還是受蘇若楠影響。
侄兒媳婦都出手幫一把了,他們當隊長的,難道還繼續不做為?
不過就是跑跑腿,動動嘴皮子的事。
呂秀三姐妹有了宅基地後,錢家帶頭,幫著三個閨女建房子,這是無償的,以前幫彆人建房子,大夥好歹還能混頓飯,但幫這三姐妹,卻是連口飯都吃不上。
不過大夥也沒啥意見,得閒就過來幫她們錘下牆。
房子不多,也就隻有兩間茅草房,一間三姐妹睡覺用,一間是堂屋,堂屋旁邊,錢老二去後山砍了些竹子,用竹子給搭了個能遮風避雨的廚房,讓三姐妹將就著先住下,等以後長大了,再說要不要另建房子。
這房子現在還在上頂,應該要不了兩天,三個閨女就能搬進屋裡了,而這段時間,他們三個是住在錢二媳婦家的。
呂秀誤打誤撞救過錢二媳婦和錢二牛,錢家感恩,這個關頭,當然不可能不伸手,再加上三個閨女都是勤快人,住在一起,沒產生啥矛盾,反而越來越和諧。
錢二媳婦看著懂事的幾個閨女,都越發的想要生個閨女了。
錢二媳婦小聲著,跟個四歲的小丫頭嘮嗑,一說,就說到市中心的供銷社。潘玉華今兒就在供銷社這兒賣帽子,幾人一下車,就看到在供銷社對麵,收拾背簍的潘玉華。
好久沒有見到自己的玉華姐姐了,衛子英一看到人,就跟那炮仗似的,甩著小腿,往潘玉華奔了去。
“玉華姐,我回來了。”衛子英小眼睛亮晶晶,一副特彆依賴潘玉華的樣子。
小丫頭的確很依賴潘玉華,無他,全因潘玉華是她穿越過來,遇上的第一個人,而且,還是救她,向她釋出善意的人。若不是惦記在心上,在江省那會兒,她又哪會那麼積極,讓她外公幫她打聽施家的事。
衛子英的出現,似乎讓潘玉華很意外,本來是收拾東西,一聽到那熟悉的聲音,想也沒想,轉頭就往聲音看了過去。
當看到奔來的小丫頭,她眉目一展,笑吟吟地伸手就抱了過來。
一個五歲大的丫頭,抱一個四歲的孩子,哪怕潘玉華對抱孩子一點都不陌生,但把人抱起來後,還是讓附近路過的人看樂了。
“英子,你啥時候回來的?”潘玉華歪歪斜斜地抱著衛子英,驚喜問。
要說,衛子英去江省,除了周桂和衛良峰,誰最惦記,整個左河灣,就非潘玉華莫屬。
一年多快兩年了,從她重生回來後,身邊就一直都跟著個搖搖晃晃的小姑娘,這小姑娘突然有一天,不見了,還一不見,就不見了一個多月,潘玉華是真真很不習慣。
甚至前不久,聽到英子寄信回來了,她還跑去石灘那邊問過她奶,她什麼時候回來,但卻沒得到確切消息。
這下子人回來了,也不知道咋回的,她突然間心就落到實處了。
這是一種很怪的感覺。
潘玉華不排斥這種感覺,甚至還很喜歡,可能英子是她回來後,第一個改變的人吧。
“昨天回來的,玉華姐,我好想你啊,我還給你帶了禮物,等回家了,我拿給你。”這趟回來,衛子英還是給家裡的人帶了東西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太奶和誌學哥,甚至玉華姐,凡是她惦記的人,她都給禮物了。
這是她回來前一天,自己去供銷社挑的。
“嗯嗯,好啊,謝謝英子。”
一旁,看著親親熱熱的兩個小姑娘,錢二媳婦好笑道:“瞅瞅,這不知道的,怕還以為你兩是親姐妹呢。”
說完,錢二媳婦一轉頭,衝旁邊的潘宏軍道:“宏軍,我去供銷社買點東西,你看著英子和三……哦,不對,呂秀,我一會兒出來。”
賣帽子的潘宏軍笑了笑:“好,你去吧,我看著她們。”
兩個大人打招呼,一旁,呂秀拉了拉潘玉華,讓她把衛子英帶到旁邊樹蔭下再說話,這會兒太陽已經大了起來,一直在太陽底下曬,萬一把衛子英這小姑娘給曬黑了咋辦。
潘玉華點點頭,和潘宏軍說了一聲,牽著衛子英走到了旁的樹蔭下。
“玉華姐,我告訴你個事,你以後都彆難過了,那個丟葫蘆的壞阿姨,不是你親媽媽,我在江省全都給打聽清楚了。”一到地方,衛子英就迫不及待地要告訴潘玉華,她的發現。
潘玉華這會兒正想問衛子英,在江省過得怎麼樣呢,話還含在嘴裡,冷不丁就聽到衛子英這突如其來的一句話。
衛子英算是全程參與了潘玉華事的人。甚至一開始,還是因為她眼尖,發現了第一個與她有關的人。這會兒,她話一出口,潘玉華立即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潘玉華神情一頓,詫異地看著衛子英:“你,你在江省,又遇上她們了?”
衛子英小腦袋猛點:“嗯嗯,遇上了,不但遇上了她們,我還打聽到了你親生媽媽的消息。玉華姐,你是被那個丟葫蘆的壞阿姨,從你親生媽媽那裡,偷抱出來丟到火車站的……”
衛子英語速不急不慢,將自己在江省打聽到的消息,一股腦的,全倒給了潘玉華。
完全不管潘玉華能不能一下子消化掉這些訊息。
成吧,再怎麼聰明,她也隻是一個四歲孩子。
也好在潘玉華不是真正的小孩,不然,這會兒不定要崩潰了。因為,隻要是被丟的小孩,不管是什麼原因,都沒辦法接受。
潘玉華靜靜地聽著衛子英說話,一旁,聽了全程的呂秀,眼睛赫然一抬,不可置信地看向潘玉華。
她從來沒想過,重生回來,一副歲月靜好的潘玉華身後,竟還有這種事情。
她是如何做到這般心平氣和的……
“姐姐,這個施家好像很亂,你要去認嗎?”說完話,衛子英抬起小臉,問。
潘玉華靜默了小片刻,道:“英子,能讓你外公,再幫我打聽點事嗎,我想知道,我……我親媽在海城的地址。”
“啊……”衛子英懵了一下。
旋即反應過來,道:“姐姐是想先找媽媽?”
潘玉華點頭:“我本來就懷疑,丟葫蘆的不是我親媽,如今證實了我不是親媽不要的,心底也就沒什麼遺憾了。不過,聽你意思,我親媽是在找我,我覺得,我應該讓她知道,我還活著,而且過得很好。”
對於一個找孩子的媽媽是什麼心理,潘玉華比誰都清楚。
她上輩子尋尋覓覓了半生,一直都在找她的女兒。
她找女兒,不是想把女兒從養家搶回來,也不是非要和她相認,她隻是想知道,她的女兒是不是還活著,過得好還是不好,有沒有被人欺負嫌棄……
如果過得不好,隻要女兒願意跟她走,她就算豁了命也會帶她走,如果女兒不願意,那她不打擾她,她會遠遠的守護著她……
她太了解那種心情,她覺得,她的親媽現在應該也和她當初一樣。
所以,她有必要告訴自己的媽媽,她過得很好。她雖然不幸離開了她,但她又是幸運的,她遇上了好心的良忠大爺,遇上了疼她寵她的養父養母。
養父養母上輩子養育她一場,她卻沒讓他們享過一天福,這輩子,她肯定是不能離開他們的。但這一世,她會比上一世更好,她有能力多為一個人養老。
隻要親媽不覺得她的存在,會給她帶來什麼麻煩,她一定會好好孝順她的。
至於施家……
連英子都能看出,那是一個麻煩的家庭,她又哪會看不出來。
罷了,就當她和施家無緣吧,她隻認親媽媽就好。
她這輩子,有好多事好多事要做,可沒那些功夫,去和一些不相乾的人折騰。
上一世,她沒讀過幾年書,這一世,她要圓她的大學夢,然後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再去與那個曾經耀了她眼的男人相遇,她要讓那個與她沒多少母女緣份的女兒,再來一次人間。
這輩子,她一定會給女兒一個最幸福的人生,她一定不會讓她,被人拐走……
“恩恩,我知道了,我回頭就給外公說,讓外公給馬爺爺去信,你媽媽的消息,就是馬爺爺要聽出來的,聽說你媽媽很厲害,是個法院的書記員,很獨立,還是大學生……”衛子英腦補著趙葉蘭的形象,奶聲奶氣把自己腦補的東西告訴潘玉華。
雖然她也不知道趙葉蘭是個什麼樣的人,但馬爺爺和她外公在聽到這位趙阿姨的職業後,眼裡都溢出了佩服,能讓外公和馬爺爺都佩服的人,肯定很厲害。
潘玉華點點頭:“是很厲害,這次謝謝英子,走,我請你去吃米粉,還記得在北山時,春玲姐帶我們去吃的米粉嗎,咱們再去吃一次。”
“啊,可是,我和秀姐姐,才從北山過來啊。”衛子英有點懵,不知道為啥吃米粉要跑那麼遠,市區院這邊也有賣米粉的店啊。
潘玉華看了眼旁邊的呂秀,道:“你呂秀姐姐過去有點事,咱們順道去吃米粉。”
衛子英眨眨眼,更迷糊了。
轉頭,疑惑地看了眼呂秀,見呂秀點點頭,她也跟著點頭:“好,咱們去吃米粉,不過,要給潘叔叔說一下,不然等潘叔叔會擔心。”
潘玉華看著乖乖巧巧要給大人報備行蹤的小姑娘,抿嘴微笑:“肯定不會讓他們擔心。”
說著,潘玉華走到潘宏軍身邊,也不知道怎麼和她爸說的,她爸看了看呂秀,點了點頭,讓她們去。
呂秀十二歲了,她這年紀,在大人眼裡就是大孩子,如今這年頭,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大孩子帶小孩子那是再正常不過的,所以,潘宏軍很放心潘玉華和衛子英跟呂秀一起去玩。
得了大人允許,三個小姑娘坐上公交車,又回了一趟北山。
到了北山,潘玉華先帶著呂秀去了一趟她曾經賣葫蘆的那條巷子。到了巷子裡,衛子英才知道,原來呂秀來這邊,也和以前玉華姐一樣,是想賣東西換錢了。
衛子英有點好奇呂秀要賣什麼。
不過小丫頭有分寸,知道有些東西不能問,所以,再怎麼好奇,也隻是好奇,從頭到尾都沒有吱聲。
呂秀在那間古董商店裡呆了一小會,便從裡麵出來了。
出來後,她牽著潘玉華和衛子英,一起去了潘玉華說的那家米粉店,點了一碗,上輩子到死都沒吃過的肉絲米粉。
她吃的很慢,吃得很享受,連碗裡的湯,都一點不剩的喝得乾乾淨淨。
潘玉華也和她一樣,兩人好像約好似的,又慢又享受,最後臉上,都出現了衛子英看不懂的神情。
衛子英有點懵。
不過就是吃碗米粉,為啥兩個姐姐,就突然間,都輕鬆了呢……
衛子英垂頭,看了眼自己碗裡剩下的湯,然後,也學著潘玉華和呂秀,把最後一點湯都給喝光光,喝光後,她還深深呼吸,深深吐氣了一下,做出一副同樣放鬆的表情。
兩個卸下心事的重生者,瞅著旁邊呼氣吐氣的小姑娘,莫名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