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第 99 章(2 / 2)

莫誌安一笑:“經略說請我喝酒,這不,準備去外麵的飯店看看。”

“經略,你這就不厚道了,單獨請首長喝酒,不請我們……咋得,我還喝不起你一頓酒了。”魯營長開玩笑地道。

任經略:“那有啊,我聽首長說,今兒另幾個連都在帶兵,不能喝酒,我這不是想著,等他們歇下來了,再請大夥一起聚聚嗎,這頓酒,跑不掉的,等明兒晚上看看,到時候大夥要都沒班,就讓食堂那邊煮一頓。”

魯營長:“那成,明兒晚上,我等著……”

幾人說了兩句,任經略就開著車,帶上莫誌安和衛子英走了。

在水槽處洗韭菜的魯營長,把菜洗完,端進了屋,沒一會兒也就又出來了,出來後,他點著煙,往訓練場那邊走了去。

訓練場呐喊聲還在持續,熱鬨的很,魯營長擠過人群,見大夥圍起哄著,都在看任經略帶回來的兩個男娃娃和兩個兵玩格鬥,他轉眼,看了眼守在一旁的莫誌安的警衛,又看了看和人說話的楊誌標。旋即,笑著回了自家院子,然後把自行車牽出來,騎上就出了軍區。

另一邊,衛子英已經跟著莫誌安進了盤州的兵工廠。

兵工廠屬於國防單位,擺在明麵上的,都是國防部願意拿給世人看的,真正的兵工廠,不是那個人還進不去。而莫誌安帶衛子英去的,就是那擺在明麵上的兵工廠。

衛子英也沒想去窺探盤州真正的兵工,她想來兵工廠,也是早先進軍區時,見到了防空炮,一時興起就想來看看。

在兵工廠看了一圈,沒看到自己想看的武器,衛子英就沒多大興趣了。小丫頭邊走邊打哈欠,一副想睡覺的樣子。

莫誌安見她這樣子,心裡有些好笑,會見了一下兵工廠的負責人,然後就帶著衛子英離開了。

莫誌安想帶衛子英逛一下盤州,可又不知道該把孩子帶去哪裡玩,倒是任經略看出了他的意思,問:“英子,盤州這邊有種特產,叫花生酥,很好吃,要不要給你爺奶帶一點回去。”

“好吃的,要……”

衛子英歪在車椅上,正有點昏昏欲睡來著,一聽到有好吃,半闔著的小眼睛咻地一亮了起來,那懶洋洋的小身體,瞬間就鮮活了。

莫誌安正想著該怎麼帶娃,一看衛子英來了精神,眼一笑,道:“經略,住塘口街去,那邊有花生酥,還有一家烤鴨店。那賣烤鴨的老板,據說是從首都來的人,烤的鴨子很香,給英子弄兩隻。”

任經略噯了一聲,車子一個轉彎,就帶著衛子英去了塘口街。

盤州市就是盤州省的省城,發展比較快,改革開放的旗幟才拉開三四年,塘口街這一片就建了起來,甚至都有了七屋樓的居民樓房。

這地方很熱鬨,人來人往的,街道兩邊還有不少小商販。衛子英一到這邊,就被街上的熱鬨給吸引住了眼球,從車上下來,小腦袋東張西望到處看了起來。

看了一會兒,衛子英就眼尖地看到了莫誌安所說的烤鴨攤。

這個點,烤鴨攤前沒啥人。衛子英瞅到那邊有個高高壯壯的人,買好了烤鴨,背著大街正在和攤子裡麵,那賣烤鴨的大姐姐說話。

衛子英歪頭,小眼睛眨了眨,然後揣著小手,就往烤鴨攤走了去。

“魯叔叔,這家烤鴨店的鴨子好吃嗎?”衛子英還沒走到烤鴨攤前,就喊了一聲正在跟人說話的魯營長。

魯營長聽到身後的喊聲,脊背突兀繃了起來。

裡麵,那賣烤鴨的女子,也看到了眼走過來的小丫頭。

她眼神隱晦地看了一眼魯營長,然後眉頭一揚,就朝衛子英道:“小妹妹,我家烤鴨可好吃了,你要不要來一隻?”

衛子英喊完人後,就沒繼續往前走了,無他,隻因為,那背著對她站的魯營長,在她喊聲響起刹那,身子好像僵了一下。

衛子英的眼睛尖,那可不隻是說說。彆人也許看不出魯營長一刹那的僵硬,但衛子英卻看出來了。

她這會兒心裡正在泛狐疑。

她不過就喊了一聲人,咋這魯營長就戒備了起來?

難不成當兵的都是這樣?

想到魯營長出生軍營,衛子英心裡那點疑惑,咻地一下就散了去。她小臉一揚,一蹦一跳跑到烤鴨攤,然後墊著腳,夠著小腦袋,道:“要,我要兩隻。”

“小朋友,你不是和經略他們去吃飯了,咋在這兒?”攤子前,繃著身體的魯營長,一身警惕也散了去,他笑嗬嗬地看著衛子英,問。

衛子英腦袋一歪,往後麵看了看道:“在那裡,任叔叔給我買花生酥去了。”

魯營長隨著衛子英的視線看去,便見那邊,任經略拿著一個紙油袋子,和莫誌安有說有笑地走了過來。

“老魯,你也來買烤鴨啊?”莫誌安看魯營長也在這兒,似乎一點也不奇怪,笑嗬嗬地問。

魯營長:“對啊,家裡小子吵著要吃,就來給砍半隻。”

莫誌安:“是吧,我就說這兒的烤鴨好吃,還讓經略給帶幾隻回去呢。”

莫誌安說著,然後轉頭朝賣烤鴨的女子道:“小姑娘,我買三隻,一隻砍掉,另兩隻裝著。”

“噯,好嘞……”賣烤鴨的女子一笑,麻利地砍起了鴨子。

沒一會兒,鴨子就裝了起來,莫誌安把那兩隻沒砍過的提在手裡,砍過的那一隻,塞給衛子英,然後轉頭朝魯營長道:“老魯,我們要回去了,你要不要回去,車在那邊,要回去就一起走。”

魯營長:“我還得去買點彆的,我騎了車出來,一會兒還得把車騎回去。”

“那成,我們就先走了。”莫誌安也就順嘴問一下,見魯營長還有事,便沒再問了。

在塘口街買好東西,三人便坐車回了軍區。等三人一走,魯營長盯著任經略的背影瞅了瞅,然後轉頭,朝賣烤鴨的女子點了點頭,就騎車離開了。

*

衛子英這趟隻是來軍區玩一下,二十八下午,就帶著意猶未儘的大哥和哭兮兮的二哥坐上任經略的車,去度平縣找她奶了。

兩個哥哥來軍區一趟,反應天差地彆,衛誌勇就覺得軍區哪哪都好,還有人陪練手,要是有機會,下次他還來。衛誌輝就覺得,這軍區區哪哪都不好,他現在手痛、腳痛、屁股也痛,他想回家,以後再也不來了。

楊誌標是近身保護衛子英的,前腳任經略一走,後腳,他就裝模作樣去給莫誌安彙報了一下工作,然後也開車走了。兩人是錯開走的,倒是沒人往其它方麵聯想。

去了度平縣,衛子英在她二叔二嬸家過了一個年,到正月初八那天,就穿著她二嬸給她買的新衣服,回了西口市。

潘玉華放假就去了海城,初八了也沒回來,衛子英沒有小姐姐陪,乾脆一頭紮進了書海裡,看起了她的書。任經略辦事特彆牢靠,才過去幾天時間,她就把列出來的書,淘來了一大半,這些書,足夠她看上一年的了。

還有幾天才上學,衛子英也沒去實驗室,周桂見還有時間,忙不迭收拾東西,背上半包喜糖,和衛良峰一起回了一趟左河灣,去給村裡的人發糖。

自家兒子結婚,總不可能悄悄咪咪的,不然以後聶桃回來了,大夥怕是還得嘴碎幾句。回去散個喜糖,通知一下親朋好友,讓彆人知道,老二娶媳婦了。

衛子英宅在家裡七八天,潘玉華就從海城回來了。她一回來,小丫頭就放下手上的書,像條小尾巴似的,一直跟著潘玉華,連睡覺都要跟潘玉華一個被窩。

潘玉華也喜歡衛子英黏她,看小丫頭黏的緊,還特意放下手上的事,投喂了她兩天。

兩天後學校報名,實驗室那邊,許正業和付世傑幾個也陸續來報道了。衛子英去學校報了名,交了學費,就轉頭去了實驗室,給自己的幾個助手安排好接下來的任務,就坐到桌上寫起了東西。

紙上的東西不是啥稀奇東西,就是微型計算機的配件,她打算給她玉華姐還有誌學哥也配台電腦。

一年多過去,華國已有了自己的計算機產鏈,自主生產的電腦,已經投入市場。不過這東西很貴,原材料被國外卡住,成本太高,暫時還沒辦法把價格降下來。目前計算機主要還是外銷,銷售給一些發達國家。

畢竟改造過的硬件和衛子英親自操刀寫下的軟件,都優於漂亮國,這計算機還是挺吃香的,一出世,國外就有訂單湧進了華國,第一批訂單就有將近兩百萬美元。

華國目前還是背著外債在過日子,上層難,下層也難。

國內好多東西都造不出來,得花錢購買彆國的工業設備來彌補國內工業短板,這也導致,國家在外彙儲存這一塊都成負數了,還在其它國家貸了不少款。

國內自主生產的這微型電腦,就像一場小雨,滋潤著乾枯的土地,讓人看到了希望。

把電腦配製零件寫給任經略後,衛子英就拍拍手,丟下實驗室的幾個人,一蹦一跳去學校了。

*

初夏來臨,在實驗室最後一個輔助係統寫出來大概四分之一的時候,一條科技新聞在國際上沸騰而起,漂亮國某科技公司發明了一種電子顯微鏡,這種顯微鏡一現世,頓時在科學界炸開了花,據說,這種電子顯微鏡能夠看到原子。

原子概念和原子說,一直被科學家們爭論,因為大夥都沒見過原子,然而現在大家卻能通過電子顯微鏡,看到了原子。

西汽辦公室裡,衛子英坐在沙發上,看完報紙上報道的東西,小腦袋一歪,看向沙發上正在給她削蘋果的任經略。

“任叔叔,這種電子顯微鏡咱能弄到嗎?”衛子英把報紙擱到任經略的眼皮子底下,指著報紙上的顯微鏡問。

任經略看了眼報紙,“不知道,咋了?”

衛子英把報紙擱下,眼睛亮成了小星星:“能的話,就幫我弄一個吧。哼哼,能看原子就不起了,我還能移動原子呢。”

任經略迷糊:“啥?”

衛子英:“沒啥,你打報告上去,就說我要這電子顯微鏡,移動原子。”

“成,我這就去打報告。”任經略把削好的蘋果塞給衛子英,準備去打報告。

一大一小對話輕飄飄的,一個敢說,一個啥也不懂的敢做……

這份報告就如兩人談話那樣,不輕不重的打了上去。報告才剛遞交到中央,華國各實驗室的巨頭就被聚在了一起。

然後……

沒有然後,各方科研大佬,像看天上的星星一樣,全都神奇地盯著這份報告。

原子是元素能夠存在的最小單位,是比細胞還小的存在,大夥就想知道,這打報告上來的人,咋就認為原子可以移動?若是真能移動,那國內微觀世界這一塊,怕不得□□,跑得國外所有國家都追不上。

微觀世界這一領域,說起來,還是華國最嚴重的短板。

華國工藝能造大的東西,但卻不容易造小的東西,就拿航天火箭要用的電子元件來說,一個電阻,就難倒了不少人,因為那東西太小,屬於微電子範圍……

造是能造,但造出來的性能卻是差強人意。

微觀世界的東西,一直都是大家努力攻克的難題,一群科學家看著桌上那份報告,都覺得有些不切實際。

中央專管研究發明這一塊的領導,笑嗬嗬問:“大夥覺得,這份報告如何?”

“難……”眾科學家異口同聲。

領導:“咱們難的還少了,再難也試試。”

“領導,這份報告,是哪位同誌打上來的?”有個科研人員,特彆想會一會想移動原子的人,於是便問。

領導:“一個後起之秀想出來的。”

“年輕人,有想法,領導讓他試試吧,不定就試成功了。”說話的科學家一聽領導的話,就知道,有這個想法的,應該是位受保護的同行,且還年輕,也不易暴露。

他沒去追根問底,隻道:“要是真試成功了,領導能把他的實驗報告印一份給我們實驗室嗎?”

領導頷首:“那是當然,若真成功了,那份報告,我會發給各實驗室的……”

這位□□能被調來專管國內科研發明,對科技也是有一定了解的,他很清楚這個報告上的設想,若是真成功了,那國內科技必然往前推上十幾年,到時候,不定還真能趕上國外科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