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唐思琪最初並沒有規劃這幅長圖的, 幾幅小插畫之後緊接著就是最終的那幅重歸賓陽中洞的畫。
可是在安排的時候,唐思琪卻覺得,應該給帝後以及這些宮女太監們在龍門石窟外景一個畫麵。
於是她便下筆繪製了這幅長圖。
這幅長圖描繪了皇帝皇後在宮女太監的簇擁下,來到龍門石窟禮佛的盛況, 帝後正在虔誠禱告, 為江山社稷, 為來年風調雨順。
皇帝目視前方, 望著頭頂上的盧舍那大佛,口中念念有詞,表情嚴肅,皇後則是側目看向皇帝, 目光柔和。
跟在他們身後的太監則是個個安靜肅穆, 垂首站著, 為首的兩名太監撐著華蓋, 為皇帝遮陽。
太監後麵的宮女們相對來說神情就要輕鬆很多,她們臉上表情各異, 有的偷偷張望附近的景色, 有些看向隊伍前方, 有的甚至回頭看向隊伍末端。
宮女們手中端著供奉給佛主的貢品,有瓜果, 也有蓮花。
隊末最後三名宮女在擦拭眼淚,似乎剛剛被教習姑姑訓斥過,在偷偷哭呢。
畫麵的最邊緣,一個小宮女從洞窟中偷跑出來, 趁著彆人不注意, 跟在隊伍最後。
看樣子是剛剛偷跑到洞窟中看佛像去了。
整幅圖畫不僅描繪了帝後出行的壯觀浩蕩,也描繪了整個龍門石窟的全貌, 相當壯觀。
這幅畫也花了唐思琪不少時間和心血。
這幅長圖一更新到帖子上,所有人都為之震撼。
如果說前麵兩幅隻是細節的話,這幅圖描繪了皇帝皇後來到龍門石窟禮佛的場景。
“天啊,好美!風景美,人美!而且樓主好厲害,一口氣畫了這麼多個人物,每個人長得都不一樣呢!”
“啊啊啊啊!大大真的畫得超級好!這些人物都好生動,而且是以龍門石窟為背景的!”
“哇,你們發現沒有,畫麵上的人物穿的都是漢服,難道這是漢朝的皇帝皇後嗎?”
“肯定不是漢朝!你們看,盧舍那大佛是唐朝開鑿的,那這皇帝皇後應該是唐朝以後的,而且漢朝的時候龍門石窟還沒有開始建呢。”
“可是這個帖子的名字叫做帝後回龍門,到底是哪兩位帝後回了龍門呢?”
唐思琪又畫了幾幅小畫,畫中太監宮女們分彆到一些洞窟中參觀,一個小太監站在剪刀手佛像前也比了一個同款的手勢,笑得沒心沒肺。
似乎禮佛完畢,他們都能有片刻的休息時間,能自由活動。
最後一幅畫氣勢恢宏,畫的是帝後帶著眾宮女太監回到了賓陽中洞,他們按照浮雕中所畫的隊列,站在了原本的位置,這幅畫和浮雕原本的群像進行了拚接,一部分是畫作,另一部分是現實。就仿佛浮雕真正回到了龍門石窟那樣。
網友們看到這裡,才終於明白過來這帖子的用意。
“我知道了!《帝後禮佛圖》!作者畫的是賓陽中洞被盜的《帝後禮佛圖》!”
“哇,網友們好厲害,這麼快就扒出來了,我也剛剛去百度了一下,淚目了!大大有心了!”
“《帝後禮佛圖》創作於北魏,所以圖中畫的帝後是北魏時期的孝文帝和文昭皇後,這是他們的兒子為他們創作的作品。被無良古董商鑿下來偷賣給了美國人,天啊!”
“啊啊啊,我說這幅畫怎麼這麼抓人,原來原著是國寶,原來國寶已經被偷盜運到了美國,我去!”
“國寶不僅被運到了美國,還被分割成了兩塊,永不相見的那種,而且……我看資料上說,其實保存在博物館裡的是複製品,真跡已經被損毀了。”
“我看得氣得渾身發抖,居然有這事!當時咱國弱,被盜走了多少國寶文物啊!”
“原來樓主的立意是讓《帝後禮佛圖》回歸龍門石窟,回歸賓陽中洞!”
“啊……我之前看到北魏孝文帝看向開鑿於唐朝的盧舍那大佛,以為是bug呢,原來不是bug,他們是近百年前被盜走的,如今回來可不是能看見盧舍那大佛嗎?”
“淚目了,真好,看見《帝後禮佛圖》以這樣的方式回歸,也是一種安慰!”
“給樓主點讚,太棒了!”
“莫名的給我看哭了,原來龍門石窟離還有被盜走的浮雕,突然很想去龍門石窟看一看。”
網友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回複著這個帖子,唐思琪也終於完成了關於複原《帝後禮佛圖》的組圖繪畫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