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烏鴉的啼鳴(二)(1 / 2)

烏丸蓮耶的身體出了問題。

這是仁王推測出來的。

他加入組織至今,隻見過組織的BOSS一次,就是四年前琴酒成為行動組負責人,而他轉入情報組,負責情報組歐洲分部的時候。並不是與BOSS麵對麵,而是通過視頻通訊,見到了“烏鴉”。

BOSS的長相,真正的聲音,都未曾透露。如果不是仁王看過了相關的漫畫情報,是怎麼也想象不到,組織的BOSS,是那個烏丸蓮耶的。

一個組織做到跨國集團的規模,組成組織便的不隻是BOSS。作為二把手的朗姆接管了組織的大部分實驗室和大部分的後勤,一些關鍵實驗室和剩餘部分的後勤則在君度手上。朗姆原本負責的情報組分出了一半由貝爾摩德和仁王掌管。行動組負責人是琴酒,財務負責人是白蘭地和琴費士,人事負責人是威士忌和瑪格麗特,信息組負責人是波爾多。組織中最關鍵的部分,和組織成員的檔案,掌握在BOSS手上。

BOSS隻會給重要的代號成員發布命令,而組織的基本運轉由每個代號成員負責其中的一個部分。

半個世紀的經營,組織已經變成了龐然大物,即使是代號成員也隻是其中的齒輪,失去一個,一組,也隻會讓其中一小部分出現故障,很難影響到組織的整體運轉。

或者可以說,組織已經變成了自動運行的集團。

烏丸集團是其中最重要的脊梁,而一些與烏丸集團合作的財團,一些烏丸集團的子公司,甚至不知道他們背後有一個布滿陰影的組織。

而BOSS控製整個集團的決策,與前進方向。

這兩年,組織變得急躁了很多。

原本一個大型組織,在運轉一段時間後,本身會因為結構臃腫,或者管理方式陳舊而引起一係列的問題。組織的總部在日本,後來在美國的支持下發展出了整個美國分部,但大部分中心研究所和產業都還留在日本。幾年前的泡沫經濟讓組織的資產縮水了一部分,而組織為了做新的研究,在裡世界露出了更多痕跡。

再加上,BOSS老了。

烏丸蓮耶很早以前就老了,半個世紀以前,組織從以前的私軍變成黑衣組織時,烏丸蓮耶就已經是個老年人了。

仁王無法獲得關於BOSS身體情況的情報。組織裡能見到BOSS本人的並不多,隻有組織的絕對心腹能見到BOSS。仁王懷疑,朗姆也很少再見到BOSS了。

至少從組織當前的運行狀況來看,烏丸蓮耶變得急躁了起來。

關注著組織的國家,似乎也覺得到時候攫取組織的研究成果了。近十年來不斷有官方情報機構派遣臥底進入組織,都是在為了最後的分蛋糕做準備。

或者可以說,戰後那些不能為人所知的肮臟資產,那些不能擺在台麵上的,被國際社會禁止的實驗,研究成果,被放在組織“養大”之後,官方再一網打儘,這些產業就由黑轉白了。和產業轉移是一個道理。

官方的疏漏之處隻有一點,那就是組織到了這樣的規模,說是恐怖組織也沒有什麼問題,在不動用軍隊的情況下想要把隱於日光之下的組織全然拔起是很難的。但仔細算投入和成果,隻要不動用軍隊,隻是情報機構,那麼多少犧牲都是劃算的。

仁王想要做的,就是搜集儘可能多的情報,掌握儘可能多的力量,在需要的時候,推倒那一塊多尼諾骨牌。

要找到最核心的部分。

他將牛皮筆記本放回書架的機關上,又拿了幾張紙,去寫另外幾個名字。

這幾個名字,和組織有關,又沒那麼有關。

是他在這個世界的背景中,促使他加入組織的“導火索”。

當年他和真田來到這個世界,需要在係統上選擇各自的陣營。實際上,為了讓雙方選擇都儘量合理,他和真田的身份,與組織和官方都能扯上關係。

真田的父母都是警察,母親很早以前就去世了,父親則是因為一起案件而被組織滅口,留下的死亡訊息並不是直接的“伏特加”,而是很隱晦的暗號,是通過破解,又被公安轉移了案件,才等到“伏特加”這個信息的。

小田切敏也知道這個暗號,是因為當時真田為了知道線索去請求了小田切敏郎,而作為刑事部部長(當時還是刑事課長)的小田切敏郎一直到真田進入搜查一課,又發現真田私下裡已經找到了一些線索後,才告訴他的。

在發現小田切敏也巧合聽到後,小田切敏郎也嚴禁小田切敏也接觸這件事。

這次在搜查一課提到這個線索,是真田答應了仁王。真田擁有很多原則,但在這個世界裡,仁王的要求在許多原則之上。隻有仁王是他真正的同伴,真田很清楚這一點。他確實擁有正義的信念,但是在武士道熏陶下長大的,擁有濃厚的武士精神。

所以哪怕他知道很危險,但在小田切敏也提到這個線索時,真田也順水推舟地,將一些信息說給當時就在審訊室門外的柯南聽。

警視廳有組織的臥底,或許一個或許更多。但單獨審訊室的監控隻有小田切敏郎看得到,錄音也隻會交給小田切敏郎,真田也確定當時在審訊室裡的隻有自己和小田切敏也,門外隻有柯南,總體而言還是安全的。

他也將這件事告訴給了小田切敏郎,還為此道歉。之後小田切敏也會進監獄,小田切敏郎會看好他。

而仁王的身世,則牽扯到真田父親的殉職。

仁王的父親是律師,代理公安案件的那種。在一次案件中被一個上層的利益集團當做了替罪羊,“畏罪自殺”了。仁王的母親不相信自己的丈夫會做那樣的事,自行調查後,查到了利益集團中與組織交易的部分,被組織滅了口。

除去在外參加集訓的仁王,仁王的媽媽,姐姐和弟弟全部在一場“意外大火”中喪生了。

真田的父親在調查這起案件時,最初也是往利益集團滅口的方向查,沒想到摸到了組織的尾巴,同樣被組織執行了滅口計劃。

仁王加入組織後還費了一番功夫才讓組織相信,他的複仇對象是那個利益集團,並沒有察覺到其中組織的痕跡。

當時那個利益集團是與組織有相關合作的。

但隨著時間流逝,利益集團中的一部分人,或是因為利益,或是因為地位提升,而不想再留下“汙點”,有了擺脫組織的傾向。

在這些人沒有展露出這些傾向時,仁王的態度一直是“雖然這些人是我的仇人,但看在組織的份上我不會動他們”,還因此而表現了自己的忠心。現在這些人中有不少上了組織的清除名單,還有一部分變成了雞肋,仁王就擺出一副“我可以動手”的樣子,回了國。

朗姆便以為他回國是為了複仇。

琴酒大概也是這麼想的。

仁王端詳著這幅名單上的名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