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蜜和小醬包嗦著奶油棒冰,路過一顆老槐樹時,看到一群小朋友玩泥巴,男娃子玩摔瓦屋,小女娃玩過家家。
小醬包站在旁邊走不動路了,想玩。
孩子們也看小醬包吃棒冰,饞的口水直流,大熱天的能吃個甜滋滋冰涼涼的奶油冰棒,那可太讓人羨慕了。
薑蜜從兜裡抓了一把瓜子給幾個小孩子分著吃,等到吃完了奶油棒冰,小醬包也加入了男孩子的隊伍,玩摔瓦屋。
先把泥巴揉好,捏成一個小碗狀的形狀。接著石頭剪刀布,誰贏了誰先摔,誰摔得最響誰摔得窟窿最大為贏。
一個小男孩贏了剪刀石頭布後,拿著自己的瓦屋使勁往馬路牙子上一摔,瓦屋啪的一聲炸開一個洞花,泥巴四射,湊在旁邊看的薑蜜抬起手背擦額頭的泥點子,往後退了幾步。
等大家都摔完,輸家要幫贏家把窟窿補上。贏得越多,瓦屋就會越大,孩子們的興致也越來越高。
薑蜜第一次看到小孩子玩這種遊戲,還挺好玩的啊。
她在路邊的濕土地上抓了一把黃泥,搓好後捏了一個泥人,她手指靈活,很快就做好了,又用樹葉子做了衣服給泥人穿上,一群小女娃深深的震驚了,“真好看,跟真的一樣。”
“姐姐,你真厲害!”
“姐姐,你手真巧。”
薑蜜被一群小孩子如此崇拜,還挺高興,她笑嘻嘻:“喜歡什麼小動物嗎?”
幾個小女娃各說了一種小動物,薑蜜幫著捏了幾種小動物送給小女娃們,她上輩子因為一部戲的原因,特意學過一陣子的彩泥,複雜的不好捏,但這種簡單的泥人和小動物,捏的很輕鬆。
旁邊聊天納鞋底子的老太太見她做的這麼像,也誇薑蜜手巧。
薑蜜:“我上學時,沒有人玩,便喜歡琢磨這些,琢磨的多了,就會了。”她一邊說話,一邊捏著一隻小老虎,送給了小醬包。
幾個摔瓦屋的男娃們也不玩摔瓦屋了,都圍了過來,也想要小動物。
薑蜜:“那你們誇誇我,我聽著高興了,就什麼都會捏了。”
一個小男孩先誇:“姐姐笑的特彆甜,我想要獅子。我去過省城的動物園,獅子可威猛了。”
小醬包:“動物園好玩嗎?”
小男孩:“當然好玩,又各種各樣的動物!”
薑蜜:“過幾天,姑也帶你去玩。”
小醬包十分高興。
薑蜜接了小男孩遞過來的黃泥,開始捏獅子,不一會兒,一個威風凜凜的雄獅出現在她的手中,她遞給小男孩,“像不像?”
那男孩喜歡的不行,接過以後,都不敢亂動,害怕捏壞了,“像,太像了!”
薑蜜對著其他小男孩道:“想要什麼?誇過的詞語可就不能用了。”
小孩子誇人的詞語還是比較匱乏的,諸如心眼好、頭發長、眼睛大、笑容燦爛等誇讚,但這真誠的話十分讓人高興,薑蜜滿足了小朋友的心願,小朋友們都收獲了小動物。
孩子們被哄得開心,幾個老太太們也高興,笑問她叫什麼,家住在哪裡。
薑蜜如實說了,又帶著小孩子們捏小動物,這次是教小孩子們捏,同時也跟著老太太們聊了起來,這裡距離紡織廠最近,老太太們的子女基本上也都是紡織廠的工人。
薑蜜倒是知道了不少紡織廠的事情。
玩了許久,薑蜜準備帶著小醬包離開,孩子們可不舍了,希望薑蜜下次還來玩,薑蜜笑:“那可能要許久以後了,我過段時間要下鄉插隊了。”
孩子們眼淚汪汪,薑蜜又帶著他們做了自行車和小轎車,把小孩子們哄笑了。
薑蜜捏了捏一個小女娃的臉頰:“笑起來才好看呢。”
等薑蜜離開以後,一個老太太拿著針在頭發上磨了磨道:“這小姑娘沒把小孩當孩子哄呢,真討人喜歡。”
薑蜜牽著小醬包去了一趟郵局,把昨天寫好的稿子寄給了人民報社。
給大哥大姐的信沒有寄,等薑媽準備好東西以後,要把清單加到信中,省的東西寄丟了。
薑蜜寫這篇稿子之前反複研究過這個時代的報紙文章,用喜劇手法敘述了紡織廠宣傳科兩位年輕同誌見義勇為的活雷鋒事跡,反派也是又蠢又壞引人捧腹大笑,在受害者為了保全家人的名聲要自殺時又催人淚下,如此一環扣一環,很是驚心動魄。結局自然是懲惡揚善,受害者也變得堅韌勇敢了。
文章中,濱市紡織廠宣傳科是真實的,其他人均用了化名,在故事的最後,她用小字標注了文章由真實事件改編,感謝每一個見義勇為的活雷鋒。
薑蜜覺得,這文章在人民日報發表出來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如果不行,那她就換一家投。
寄完了信,薑蜜琢磨了一下,也想到了賺錢的方法。
寫文章啊!
她拍過那麼多戲,看過那麼多劇本,編故事的能力,她非常有啊。再結合原主的記憶,寫出適合這個時代的故事,她可以的。
這個時代的稿費還是很可觀的,絕對能讓她過上相當滋潤的生活。
她仿佛看到了各式各樣的美食在朝她招手。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鹵豬、鹵鴨、醬雞、臘肉、鬆花、小肚兒、晾肉、香腸……你們等著我。”
‘咕咚’,小醬包咽了一口口水,仰著臉看薑蜜,他雖然不知道這些都是什麼菜,但他知道,這些都是肉!
薑蜜笑嘻嘻:“以上都沒有。”
小醬包委委屈屈的看著薑蜜,薑蜜捏捏他的小臉:“回家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