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 29 章(2 / 2)

夢柯先生鈞鑒:

近來安否?

從孔主編處知曉先生近日繁忙,家事纏身,本不欲給先生寫這封信的,打擾先生清靜。但料想先生對於此事也是支持的,因此冒昧來信。

4月17日金陵大學有一場關於白話文的演講,餘也會親自登台演講。觀先生之《大國崛起》,通篇采用白話文敘事,想來也是極讚同白話文運動的。當今文人,對此非議者眾多。讚同白話文者,寥寥數人。不知先生可否屆時蒞臨?

…………

飲冰齋主人

寫於風雨交加之夜,1915年4月1日

這是一封邀請陳殊去聽演講的信,雖然信上麵沒有說讓陳殊也上台演講,但想來若是以夢柯先生的身份去了,免不得要被拱上台去,講上幾句。

陳殊放下信件,4月17日,推算了一下,那不就是下個星期三嗎?星期三要去秘書處坐班,何況廖公又回來了,陳殊可不敢翹班。而且金陵大學不是在南京嗎?陳殊可沒有這個時間,專程做火車去南京聽演講。

可憐的陳殊見了金陵兩個字,便以為是在南京,殊不知這個時代的金陵大學卻是在上海。要不然,這位飲冰先生的信也不會十幾天便寄到了。

這個梁飲冰先生,陳殊是極佩服的,當下拿了紙筆來寫回信,言道自己那天實在是有事情,日後若有機會再去聆聽飲冰先生的演講。從抽屜裡拿出信封,郵票,貼好,預備明天寄出去。

因為此時的郵票很貴,陳殊回複讀者的信,對於陳殊每個月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好在《大國崛起》頭版的稿費,已經收到了,算是解了陳殊燃眉之急。

晚上,馮先生和馮太太商量:“老太太已經十分不好了,身後事咱們都要準備起來,免得到時候措手不及。”因為有了心理準備,醫生又時時提醒,對於老太太的事情,馮先生、馮太太雖然免不了傷心,但都能坦然麵對了。

馮太太點頭:“壽衣、壽鞋,外麵的鋪子裡隨時都能買得到,就是一副好棺材一時之間難得預備,免得了要去棺材鋪子裡,叫老板好好留意。”

馮先生道:“我明天去問問,雖然上海新近流行火葬,骨灰放置在公墓裡邊。但是咱媽是老派人,講究入土為安。”

馮太太問:“到時候,棺木要運回鄉下去?”

馮先生摘了眼鏡,預備睡下了:“那是自然,要運回鄉下老家,和父親合葬在一起。”

馮太太擔心:“能同意嗎?雖然上一輩的老人去得七七八八了,但是七舅公還在,他這個人是最守舊。”

馮先生道:“死者為大,七舅公總不會這樣不近人情的。再次,隻好破財免災。”

說到“財”字,馮太太免不了嘀咕:“這幾個月,老太太住院,花了陳小姐不少錢,不知什麼時候才能還上?”

馮先生道:“還是一定要還的,一年還不上就兩年,兩年還不上就五年。陳小姐孤身一個人,又沒有親人,咱們也算是她半個親人了。我們這幾個月,也麻煩了她許多。不過,好在她這個人質樸,心軟,不計較。上次你說的那位軍官的事情,你免不得替她把把關,她又尊敬你,總不要被人騙了。”

馮太太附和:“是的嘞,陳小姐心軟,平日裡路上遇見穿得破破爛爛的黃包車夫,就總要多給些錢。”

馮先生笑:“這就是書裡說的惻隱之心!”

夫妻兩閒話大半天,把日常的事物都商量了一遍,這才關了燈,睡了。

第二天,陳殊起來的早,馮太太不知什麼緣故起來得晚了,兩個女兒都要上學去了,早飯卻沒做好。

爾雯、爾雅忙背了書包:“媽,來不及了,我們不吃了。”

馮太太從圍裙裡掏出五毛錢:“去攤子上買碗混沌吃,不要不吃。”

陳殊在門口換鞋,拎了皮包:“馮太太,我也得走了。”走到一半,見爾雯、爾雅正坐在路邊的小攤裡吃混沌,招呼她:“陳姨,這家的混沌可好吃了,夠味兒,辣!”

陳殊買了個燒餅,見已經八點半了,不敢耽擱:“你們也快點,彆上學遲到了。”

到了秘書處,人倒是到得差不多了,隻是廖公和馮秘書長還沒到。陳殊暗道一聲僥幸,忙做到自己座位上。

廖公和馮秘書長一上午都不見人影,到了中午的時候,陳殊正準備去食堂吃飯。

馮秘書長匆匆趕了回來,拉著陳殊:“你趕緊跟我走一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