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殊暗自搖頭,看來是真學霸,有成為化學家的潛質呀!
青黴菌落,空氣之中就有,取一塊兒橘子皮,放置在較為濕潤的培養皿之中,幾天之後就可以得到表麵上的青黴了。
陳殊吩咐兩個人去做,秦園和石壁不理解:“陳小姐,讓橘子皮發黴?”
陳殊讓兩個人儘管去做,又囑咐兩個人人觀察橘子皮上的菌落密度,每天記錄,製成表格。
對於培養基的溶液,在現代的時候自然是有各種各樣現成的化學試劑,但是在這裡,就免不得自己用土方法製作了。
陳殊叫石壁把小石磨搬出來,一個盤子大小,專門定製的青石磨。石壁奇怪:“陳小姐,做青黴素的實驗,還要用石磨嗎?不過這磨子也太小了,我家裡磨麵的可比這個大。”
陳殊看了看,的確是自己當初說好的尺寸大小:“你們家那麼磨子,是用來加工糧食的,自然是要大一些。我們實驗室用不了那麼多的。”
說著從麻袋裡,拿出項先生送來的大米和芋頭,交給石壁:“把這些都磨成粉,我晚上要用。”
秦園站在一邊:“陳小姐,我要做什麼呢?”
陳殊瞧了瞧,搖頭,青黴都還沒采集到呢,現在自然沒什麼事情做的,見她一臉的希冀,不好打擊她積極性:“這樣吧,你幫著石壁磨粉,兩個人輪換著來。磨好了之後,再把這些煮熟,煮熟之後再消毒殺菌,製作成無毒的培養基溶液。這個,你們兩個化學係的高材生,總是不成問題的吧?”
秦園問:“為什麼不采用現成的培養基溶液,而是要自己來製作這種天然的培養基呢?”
石壁立馬道:“你真笨,當然是因為價格的原因。天然培養基,大多采用天然的穀物製作而成,價格低廉,工業上的事情當然要考慮價格了。”
陳殊笑笑,沒有說不是,也沒有說是。這個時候的民國,的確是有一些現成的培養基溶液,隻是陳殊不是學化學的,也不是學生物的,根本不知道菌落培養基裡麵應該有哪些成分。
隻想著蛋白質總是要有的,再加上那篇論文裡初代青黴素的培養基溶液便是用芋和大米組成的。
囑咐了兩個人,殺菌的時候一定要仔細,千萬不能被汙染了。
不過,陳殊想,到時候培養青黴菌落,裡麵也必然會產生彆的細菌的。這些想法,陳殊依舊是一團糊塗,對於青黴素的製取,頗有一點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隻知道按照論文上的步驟一步一步來,至於為什麼要這樣做,陳殊就不太明白了。
甚至於按照論文上的步驟來做,能不能成功提取出來青黴素,陳殊也是很沒有譜的,隻能走一步看一步。
明天就是開學的日子了,陳殊回家吃飯,馮太太早給她縫好了書包,是像電視裡四四方方深藍色的布袋子。
陳殊好奇地拿在手裡:“馮太太,這要穿上校服才配呢!”
第二天早上,因為陳殊執意不肯剪掉長發,馮太太便替陳殊梳了兩個辮子,一邊一個,拿黑色的頭繩一圈一圈細細綁了,對著鏡子道:“這才是女學生的樣,多質樸。可不許把頭發拆了,學校裡誰也沒有披頭散發的。”
陳殊的頭發在家裡的時候,都是胡亂披著,等要出門的時候,便隨手一紮。馮太太總說,你這樣像頂個烏鴉窩一樣在頭上,亂糟糟的,人家女孩子的頭發都是整整齊齊的,又漂亮又大方的。
陳殊無語,我這可是經典的丸子頭,又好看又簡單的,隨手一紮就是,練了好久才練出來的絕技好嗎?
馮太太熱情,陳殊也不好拒絕,隻是看著鏡子裡那兩條辮子,十分彆扭,渾然不是長在自己頭上的,仿佛是安上去一樣。
隻是配上淺藍色的旗袍,四四方方的書包,倒是很像一位民國的女學生呢?
吃了早飯,馮太太特地打電話,把杜均叫來:“杜夫人是嗎?我是馮太太啊,麻煩請杜均接一下電話。工廠裡有事情,想請你送一些陳殊的。你曉得的,她今天第一天去學校的,我和馮先生都不放心的。想來想去,隻有你是最可靠的,就拜托你了。”
陳殊手裡拿著油條:“馮太太,用不著杜均送我去的,坐黃包車都不用二十分鐘的。我走著去,半個小時就到了。杜均一來一回的,挺麻煩的。再說,他最近挺忙的,發去安徽的貨他一個人盯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