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料理(2 / 2)

夢幻清穿 瀾淋 2350 字 11個月前

那一家酒樓,裡頭用的大都是九阿哥手下的人,哈季蘭見他們經營得有聲有色,且生意紅火,她就不多管了,讓他們自個兒整去。那兩間鋪子,一家是綢緞鋪,一家是賣文房四寶的,生意還行,但仔細查問之下,發現問題不少。

她問過綢緞鋪的情況,得知它賣的東西從質量低劣的粗綢到名貴的織錦都有,但偏偏是那些名貴高價的貨物難以賣出,都積在店裡。她得知鋪子的地點後,有些明白其中原委了。那是在外城,本就是尋常富戶、漢官聚居的地方,位置極好,但太名貴的衣料卻不是人人都買得起的。而買得起的人家,卻往往有固定購買衣料的店鋪。這家鋪子的掌櫃,本來想的是將各種階層的顧客都一網打儘,但卻忽略了,能買得起織錦緞的人家,又怎麼會到賣劣質粗綢的店裡購物?然而那些名貴的衣料,成本又極高,錢就壓在了那裡。因此她叫了那掌櫃來,要他想清楚到底想做哪種客人的生意,並且建議他,依一直以來的銷售情況看,隻做中下階層客人的生意最好,可以賣一些質量上乘的好料子,但那些動轍幾十兩一匹的貨就不要再進了。那掌櫃的煩惱了兩天,最終還是同意了,所有名貴的衣料由哈季蘭出錢以八折買下,拿來做人情或是自用。綢緞鋪從今往後,隻做尋常富戶或官宦人家的生意,不再寄望於有哪家王府突然看中他們的料子。

另一家賣文房四寶的,向來盈利微薄,隻因常有想巴結九阿哥的人光顧,所以表麵上看來還維持得不錯。哈季蘭問過那掌櫃的,又看過他拿來的幾色貨物,發現可能是因為鋪子沒有專屬作坊的緣故,隻能收購他人作坊的貨品,再轉手賣出。而一些有合作關係的作坊,各有背景,產出的筆墨紙硯,質量不算是最好的,跟琉璃廠那邊的潤竹齋根本沒法比。哈季蘭聽納蘭氏說過筆墨紙硯是江南的最好,潤竹齋也是南紙店。於是便向娘家求助,打聽蘇杭一帶的好作坊,讓徐總管找兩個可靠的家人,陪那鋪子的掌櫃南下,尋找好貨源。至於原本的幾家作坊,打聽了背後的關係,又察看過它們的產品質量後,隻留下一家造紙作坊和一家製筆的,彆的都通通打發了。

這般料理了一番,她覺得貝子府的各處產業都更順了,才鬆了一口氣。而哈季蘭嫁妝中的莊子和出租的鋪子等,料理起來就駕輕就熟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