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德馬和卡森都是我們的了!”
接到王得貴的電報後,坐在沙發上的朱先海,笑道。
“好了,南華的肉中刺終於拔掉了!”
一直以來,距離南華直線距離不過區區百多公裡的彆德馬,都是他的眼中釘,肉中刺。
這麼近在遲尺的距離。對於南華的安全來說絕對是一個威脅。況且他們還占據著南河,也就是內格羅河的出海口。
正因為如此,早在開戰之前,在參謀部製定的作戰計劃中,彆德馬、卡森都是這場戰爭的第一戰。
原因無他,他們的地理位置實在太重要了。
解決了他們,南華再沒有後顧之憂了。
“意料之中的事情。”
貝魯奇上校說道,雖然他是朱先海的非正式“嶽父”,可同樣也是他的下屬。對於彆德馬、卡森的淪陷,他根本就不覺得有什麼意外的地方。
打不下來才意外呢。守軍不過隻有區區幾百人而已。
“那麼,戰俘呢?”
“送走吧!”
朱先海隨口說道。
“送到中非的種植園或者阿拉斯加的煤礦去吧!”
俘虜絕對是上好的勞動力!
在另一個世界中,大毛戰後的重建被稱為“奇跡”,大毛在大規模的重建過程中,就是大量使用戰俘,以彌補國內勞動力的嚴重不足,從而儘快恢複和重建國民經濟,抵補戰俘關押開支,戰後大毛在建築、伐木、采礦和冶金等多個領域中使用戰俘勞動,不僅節約了大量的資金,還讓戰俘成為了大毛重建的耗財。
當然了,這些俘虜的成績也是斐然的——僅僅隻用了幾年,不僅讓大毛完成了戰後重建,甚至還促進了大毛的工業高速發展。
這絕對是一個奇跡。
奇跡是可以效彷的,也是可以拿來使用的。成功的經驗當然要拿來借鑒了。
“無論是剛果河的種植園,還是阿拉斯加的煤礦都需要那些勞動力,其實,我們把他們送到那裡是為了保護這些人,上校,在我們吞並了阿根廷之後,肯定會有很多人選擇抵抗,這些人留在這裡,他們很有可能成為抵抗者,到那時按照法律,我們不得不對他們處以極刑,但是送到非洲或者阿拉斯加的煤礦,他們卻能活下來!”
說出這番話時,朱先海自己都有點兒被感動了,這樣悲天憫人的想法,怎麼能讓不感動呢?
認真的打量了朱先海,貝魯奇點了點頭。
“這,似乎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這當然是個不錯的選擇了,他在剛果的種植園裡也有股份啊!那邊的種植園是怎麼開辟出來的?是在茂密的熱帶雨林中開辟出來的,即便是有當地黑人勞工,可勞動力還是嚴重不足的,多一些勞動力,回報總會豐厚一點嘛。
俘虜嘛?可不就是免費的勞動力。
“是啊,等到時機成熟了,我自然會赦免他們,讓他們回來的!”
那是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