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日本都是慕強犬(第三更,求訂閱)(2 / 2)

終於要去大明了!

聞言尹藤博文無不是顯得有點兒激動。畢竟早在決定派出使團之前,他就希望能夠把大明作為這次出訪的第一站,畢竟在他看來,和那些西洋國家相比,或許大明才是他們最值得去學習的國家。

這個重新活了的大明啊……到底是什麼模樣?

“我們從什麼地方去大明?是從紐約去應天,還是去其他地方?”

“應天雖然是大明的都城,可是大明的精華卻在臨海到南華之間,我們還是從臨海進入大明吧!”

……

這裡就是大明了!

終於,在踏上臨海的土地時,大保久利通、尹藤博文等人所受到的衝擊是前所未有的,那怕臨海僅僅隻是一座人口區區18萬的城市,可以岩倉具視為首的日本使團的代表們卻始終顯得興致昂然。

似乎臨海城裡的每一樣事物在他們眼中都是那麼的令人激動的,當他們站在十五層高的“太平洋保險公司”的大樓前,瞠目結舌的看著這座高樓,看著電梯把人送上高樓時,有的人甚至要直接跪下了。

即便是連尹藤博文也跟著驚歎道“這是該跪著欣賞的藝術啊!”、“堪稱世界第一建築!”

如此種種稱讚,絕對是發自肺腑的,曾經他們以為去過了美國,就不會對大明有什麼驚訝之處了,可是僅僅隻是一個南華,就顛覆了他們所有的認識。

日本人喜好誇張的性格正迎合了國人的脾胃,好話誰不喜歡聽啊,自己人誇自己,那怕外國人誇得爽,於是乎,這群來自日本的“蘿卜頭”儼然找到了“財富密碼”,成了不少人眼中知書達理的典範。

負責招待使團的地方官員,聽了那麼多好話,當然也樂意向他們展示城市的繁榮以及工業發達。

“富華紗廠是整個太平洋西岸規模最大的紗廠,工廠擁有36萬錠……”

隨同使團一行人進入富華紗廠時,趙騰用標準的南京官話向在岩倉具視等人介紹紗廠的情況。儘管他是日裔歸化民,可即使是在同胞的麵前,他還是選擇說國語。

無他,趙騰一直以能歸化入籍大明為榮,既然是大明人,那理所當然說官話了,況且,他知道這些家夥都是士族出身,肯定會說官話的。

2k

“36萬錠!這可真是當世第一紗廠了!”

尹藤博文之所以會這麼驚訝,是因為在他的謀劃中,技術要求不高的紡織業,將會是日本首先突破的產業,在他的規劃裡也就是“萬綻”規模,而在曆史上,等到十年之後,日本才創辦了所謂的“十基紡”,也就是十家奠定日本紡織工業基礎的紡紗廠,但這十家工廠的規模都是小的可憐的兩千錠紗廠。

雖然尹藤的心高,可奈何日本財力不濟,隻能搞小工廠,現在見到這樣的大工廠又怎麼可能不震驚?

在震驚之餘,岩倉等人對接下來的參觀之旅充滿了期待。

紡織!

將來日本肯定是要發展這個產業的,畢竟,在日本賣的可都是“南華紗”與“南華布”啊。

興許就產自於這家工廠!

沒錯,他們還真猜對了。其實早在1862年,南華就利用南北戰爭的導致的“棉花危機”,從英國低價收購了一批因為無棉可紡破產的紡織企業,從而奠定了南華的紡織業基礎。

在南北戰爭期間,南華的走私船將武器和物資運到南方,從南方運出的棉花絕大多數都被紡成織、織成布,然後出口海外各國,僅僅隻用了幾年的時間,就打入了歐亞各國市場。

雖然紡織業絕不是大明的龍頭產業,但卻也是吸納工人最多的產業之一。

尤其是吸引了大量的女工,對於大明而言,這才是最重要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