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那就意味著近兩年來的一切準備工作,都將在這個時候取得最後的勝利了。在過去的兩年中,除非了多少搭乘輪來到歐洲協商問題之外,各方還通過海底電報,隔著大西洋進行用密碼電報進行溝通,甚至還會派出私人信使。
這一切總算是有了一個結果了!
在過去的兩年中大明最忙碌的是誰?
肯定就是朱國忠了,身為大明的外交部尚書,也就是外人習慣稱之的“外交大臣”,在臨近歲末時,他又一次乘船來到了歐洲,不過,他並不是以帝國外交大臣的身份抵達歐洲的,而是化名來到法國。
抵達巴黎後,他就直接按照計劃登上了這趟前往維也納的火車。
穿過車站入口處,沿著斜坡道走下去,又上了火車站的月台。隨著朱國忠就沿著列車數……三、四、五,在第五節車廂敞開的車門左手的車窗下,有一個藍色小圓圈。而這是個標誌,則表明該車廂比頭等車廂還講究——它的隔間的麵積加大,而且裡麵的設備既可充舉行某種旅途會議,並且保證不受到任何外人的刺探,而且車廂兩頭的小門會有攜帶武器的鐵路保鏢加以保護。
進了車廂後,朱國忠身邊的隨員看了一下車票,然後就進了另一個車廂,而朱國忠繼續沿著過道向前走去,當他走到第三個門時,就在門
上敲了兩下。
裡邊響起了一個平靜沉著的話音:
“是朱先生吧?請進。”
門上的鎖鏈響了兩聲,接著是拉門門的聲音。門往裡開了,開門的不是彆人,正是第二帝國的外交大臣亞曆山大·瓦涅夫斯基伯爵。
一見到朱國忠,他就含笑招呼說:
“這一路還順利嗎?你一定很辛苦,請進吧,我的朋友。”
“一切都還算順利。”
朱國忠就走進了這個設備考究的隔間。
裡麵有一張桌子、兩把軟椅,床鋪應該是在隔壁。窗戶上足兩層的天鵝絨掛簾,它減弱了車外過路人的嗜雜聲。桌上有一盞帶流蘇燈罩的台燈。
亞曆山大一邊示意他坐下,一邊說道。
“我們這次去維也納,將會就最後的問題達成協議,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我們會在那裡簽署條約,四個國家的聯盟條約!”
在說出這句話時候,亞曆山大·瓦涅夫斯基伯爵的語氣顯得有點兒激動,從去年三世皇帝的葬禮結束後,他們開始策劃這一切,現在,這個條約終於到了最終簽署的時刻了,他怎麼能不激動呢?
條約的簽署不僅能讓他的侄子坐穩皇位,而法蘭西帝國也將重現往日的榮耀。最重要的是,他也將會保住個人的榮華富貴。
“可惜,這並不是五國同盟。”
朱國忠不無可惜的搖了搖頭。他所指的“五國”是包括意大利的,隻不過因為法國與意大利之間的分歧,他甚至都沒能出訪意大利。
當然,法國人也曾經試探了意大利人的想法,相比於北非,意大利人更看重的是羅馬。
“意大利人總想著要占領教皇國,可是法國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天主教國家,我們必須要站在教皇國的一邊,至少在某種程度,而且,在未來,隨著聖城的解放,我們同樣也需要教皇國的支持,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們很難和意大利達成共識,在共識無法達成的條件下,意大利人加入盟約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頗為無奈的聳了下肩膀,亞曆山大說道。
“有時候,我們必須要有所取舍,你說是不是。”
這種是意大利和法國之間最大的分歧。意大利渴望得到羅馬,從而實現真正的統一,而法國呢?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國家,他們理所當然的是教皇國的保護者,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波拿巴家族需要教皇為他們的皇冠背書。
這也就意味著法國和意大利之間的利益衝突。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不予置否的聳了下肩膀,朱國忠說道。
“既然如此,那就把他們徹底排除在外吧!你們擬定好最後的方案了嗎?”
“這是我們初步達成的共識,當然,這還需要征求你的意見,而且在共識之外,還有很多細節的地方需要討論,最關鍵的問題是……”
抬起頭,亞曆山大直視著他說道。
“我們希望,大明帝國也加入其中,而不僅僅是置身事外,所以,我們堅持——如果行動的話,應該是四國同時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