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拯救日本特彆軍事行動(第四更,求訂閱)(2 / 2)

因此,時隔五年,朱大皇帝再一次禦駕親征了。

大明的海軍艦隊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卻分成兩大主力艦隊——太平洋艦隊以及大西洋艦隊,頂多也就是再加上一支非洲分艦隊和一支東亞分艦隊。

麵對如此廣闊的活動海域,大明隻有“區區”六艘主力艘——兩艘“友誼”級以及四艘南華級,兩艘英製的“天龍級”和自製的兩艘山西級雖然是大明海軍的創始艦,儘管火力強大,但是為性能落後於時代,已經退出了主力的位置。

現在海軍的主力巡洋艦是四艘新銳的“臨海級”巡洋艦,排水量五千噸的“臨海級”可以被視為小型化的“南華級”,斜炮台、撞角艏、中央鐵甲堡,主船本結構基本上和“南華級”保持一致,兩座雙聯克虜式254毫米炮塔為主炮,六門120毫米口徑副炮,6門30毫米自動加特林炮,再加上五具400毫米魚雷發射管,賦予了他極強的戰鬥力,而200毫米的水線裝甲帶,使它成為不遜於戰鬥艦的存在。

在1873年的世界海軍年鑒上,它被稱為“二等鐵甲艦”,但是在大明的海軍序列中,它是巡洋艦,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其實裝備著與南華級相同的動力——兩台先進的三脹式往複蒸汽機,一萬馬力的超強動力,讓它可以達到19節的設計航速,而在公試時其強壓通風下最高航速達到了20節。

“這就是“臨海級”啊!”

在臨海的軍港裡,站在臨海號的艦橋上,朱大皇帝頗為感歎的說道。

“跑的比他快的,沒有他的火炮威力大,火炮威力大的,沒有它跑得快……”

在朱大皇帝說出這番話的時候,他的唇角輕揚,其實在設計“臨海級”裝甲巡洋艦的時候,朱大皇帝直接參與的設計,考慮到大明的海軍規模有限,所以相比於巡洋艦,他更傾向於戰鬥艦,畢竟,在主力決戰中發揮主導作用的還是戰鬥艦,但是大明在北美、太平洋以及非洲擁有的廣泛利益要求大明必須要有一種適航性強、速度快的巡洋艦。

麵對兩種截然不同的要求,朱大皇帝直接借鑒了後世的經驗,拿出了“戰列巡洋艦”的概念。

相比戰鬥艦次一級的裝甲、火炮,但擁有與主力艦相當,甚至功率更高的動力,因為沒有什麼經驗,南華造船廠的工程師們在充分研究之後,直接拿出了“南華級”的圖紙,畢竟,本身南華級的設計就是254毫米主炮,所需要隻是減薄裝甲,增強適航行,基本上也就能達到要求。

最終,“臨海級”裝甲巡洋艦橫空出世了。它剛一下水就立即吸引了各國的注意,俄羅斯率先定購了兩艘、而奧匈帝國現在也表現了濃厚的興趣,對於這種性能獨特的軍艦,各國真的非常有興趣。畢竟他的裝甲和火炮都是非常強大的。

而現在“臨海號”則成為了朱大皇帝的座艦,因類“南華號”、“鎮遠號”等主力艦在去年就駛入琉球,現在太平洋艦隊的主力艦,除了一艘“同盟號”,就隻有“臨海號”和同級姐妹艦“太原號”,儘管“同盟號”的噸位更大,但朱大皇帝還是決定支持國貨——以“臨海號”作為禦艦。

“陛下,艦隊隨時可以出發。”

站在陛下的身側,李鳳之這位曾經靠著一艘訓練艦讓琉球重歸大明懷抱的海軍上校,是大明的太平洋艦隊副司令,他將負責朱大皇帝此次的日本之行。

“嗯!”

微微點頭,朱大皇帝說道。

“出發吧!”

隨著朱大皇帝的一聲令下,以“臨海號”、“太原號”裝甲巡洋艦和同樣新銳的“泰山號”、“南海號”防護巡洋艦以及移民船“安平號”、“成德號”便起錨了。在兩艘軍艦緩緩駛出臨海時,臨海要塞上禮炮轟鳴,為遠征的皇帝陛下和遠征軍送行……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