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朱大皇帝給大明的定位,畢竟,即便是算上公司時期,滿打滿算也才15年,這些看看似進步非凡,可實際上,這種進步是開了金手指的——靠著商城的資料、實物和朱大皇帝領先時代的知識儲備,才讓大明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搶到了先發優勢。
但是這種先發優勢可以持續多長時間?
這就需要打個問號了。
畢竟,在大明進步的同時,其它國家也在進步,在大明向英、美、法、德、荷等國派出留學生,補足自己的短板時,歐美各國也在大明開創的技術領域,實現了他們的突破。
當然了,他們的這種突破在很大程度上是彷製大明的工業品。
而且有些工業品受限於金屬熱處理、金屬材料的區彆,他們隻能彷製出一個模樣,並且壽命短、質量差。
可至少比起曆史上,已經很進步了。
至少在曆史上,歐美各國的汽車工業以及機電在1875年還是一個大大的“0”,可是現在呢?
他們同樣也在生產內燃機、生產汽車,他們同樣也在生產交流發電機,生產變電設施,電動機也正在取代蒸汽機。第二次工業革命以比曆史上更迅猛的速度進行著,世界各國的工業進步,簡直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
按照朱大皇帝對工業史的了解,現在各國的技術水平,實際上已經領先世界10年到20年的水平,當然這隻是技術水平,並不等於實際工業水平,各國的整體工業水平參差不齊,但是發展卻是極其迅速的。
這就是大明帶來的先進技術所帶來了另一個影響——全球科技迭代的加速,也就是所謂的“邊界效應”。
“陛下,臣以為,我們和西洋是一個互相學習的過程,固然我們在很多方麵落後於西洋,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們的基礎薄弱,甚至直到今年,大明的第一代大學生才剛剛畢業,所以這種薄弱也是不可避免的。”
他所指的“第一代”特指在大明讀小學、中學直到大學。
15年!
這些在大明的教育體製中,接受了完整新式教育的學生才是真正的“第一代大明學子”。
“但是在另一方麵,我們的實用技術領域,卻遠超過歐美各國,所以,在互相學習的同時,臣以為,我們更應該做好保密,尤其是某些特殊技術的保密工作。”
作為農工商部尚書方展博,特意提到了大明的工業界所麵臨的最大問題——山寨和技術外泄。
“陛下,在過去的幾年之中,歐美的廠商大量彷製我們的產品,儘管他們的產品質量不佳,但是不可否認的一點是什麼?就是他們的那些蹩腳貨,已經影響到了我們的市場。”
誰能想到僅僅隻是十幾年的時間,大明的產品就被各國所“山寨”,他們之所以山寨大明的產品,是因為大明的產品更加新穎,更加獨特。當然技術含量也更高。
儘管不少產品因為技術含量高,外國人一時難以彷製,但是在方展博看來,被彷製不過隻是時間問題。
“陛下,“madeindaming”靠的是什麼獲得的市場?是技術上的領先,是可靠的質量,如果我們不做好保密工作,有一天,我們肯定會失去我們最值得驕傲的東西……就是我們的技術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