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 皇帝的心思(第三更,求訂閱)(1 / 2)

“那又怎麼樣?”

王有齡的語氣中儘是輕蔑之意。

“不過就是一群喪家之犬而已,何懼之有。”

作為當年山西的鐵腕總督,王有齡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是極其自負的,這種自負,更多的是那種自信。

是對那些人的蔑視,畢竟,當年正是他把那些人趕得像喪家之犬一樣離開了這裡。

現在又怎麼可能瞧得上那些人所帶來的威脅呢?

威脅?

開什麼玩笑,他到了秘魯那些個喪家之犬不覺得害怕就是謝天謝地了。

冷冷一笑,王有齡岔開話題說道。

“此次王某之所以要去秘魯,就是想要一探其究竟,硝石……”

吐出這兩個字,他又說道。

“都說是硝石支撐了秘魯—玻利維亞聯邦的財政!支持了他們這些年的國家建設,我倒想要親眼瞧瞧,當地的變化。”

“相爺,變化肯定是有的,但是沒有外界傳的那麼大。”

身為山西巡撫的康成仁,直接介紹道。

“眾所周知,聯邦的成立是為了防範我大明,現如今硝石是聯邦的經濟支柱,這個支柱不在眼下,而在將來。……1870年聯邦的硝石出口額僅為 8.5萬噸,當年聯邦獲得的出口稅,不過區區兩百餘萬比索。但是到了10年後的1880年,也就是去年已經增加到57.5萬噸,市值超過後8900萬比索,僅出口稅就超過一千三百萬比索,再加上礦場繳納的各種稅收,目前聯邦每年可以硝石貿易中獲得2000萬比索,而根據市場需求以及投資來分析,最多五年後其出口額將會突破 100萬噸,屆時聯邦此頂收入將會突破四千萬元!”

4000萬!

這個數字的讓王有齡驚詫道。

“4000萬!這可真不少啊,財政實為庶政之母,有了這四千萬,他們可是能辦不少事情的。”

“可不就是如此,老相爺應該聽說過,去年聯邦在英國采購了兩艘戰鬥艦以及多艘巡洋艦,說白了,就是財政收入激增,讓他們有了加強武備的資金,而這,對帝國可以實打實的威脅啊!”

提到聯邦對帝國的威脅時,康成仁又補充道。

“而且這些錢中,有30%都是帝國貢獻的,去年帝國進口了18萬噸硝石,而今年截止到10月份,就已經超過18萬噸,預計今年的進口量將會突破22萬噸,畢竟,無論是農業還是化工業都離不開鈉硝石。”

進口硝石是為了製造化肥,無論是非洲殖民地的種植園,亦或是大明的本土農場,都需要使用化肥,而且對化肥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

“那麼我們在當地的有多少硝石礦?”

“微乎其微!”

因為大明的硝石化肥企業基本上都在山西,康成仁對這一行業自然非常了解。

“雖然我們是秘魯硝石最大的市場,但是當時企業之中,秘魯資本占 36%,英國資本占 20%,德國資本占 17%,英國移民的資本占 14%,其他國籍的資本占 13%。而現在英國資本迅速上升,這和他們加大投資有很大的關係。儘管我們的企業一直試圖投資這一行業,但是他們早在1866年,就通過相應的法律——硝石礦等重要部門投資,必須通過國會審議,即便是我們以僑民的名義投資,也很難通過審議,因為……”

接過康成仁的話頭,王有齡感歎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