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6章 民心所向 (第三更,求訂閱)(1 / 2)

在1883年,儘管在秘魯和玻利維亞的偏遠地區,仍然存在著一些抵抗力量,但是隨著投降協議的簽署,帝國對秘魯、玻利維亞的占領已經成為了定局。

無論這裡的人們是否接受,都無法改變這一現實。

對秘魯-玻利維亞聯邦的吞並,也讓大明帝國的南方本土麵積突破了1500萬平方公裡,不過即使是如此,大明帝國也不過隻是世界第二大國——即便是加上阿拉斯加皇家屬地的170萬平方公裡、北海總督區94.4萬平方公裡以及西北地區117萬平方公裡。

大明仍然還是世界第二大國……沒辦法,俄國,不,羅馬帝國實在太大了。

當然了,要是加上700萬平方公裡的非洲殖民地、37萬平方公裡的東瀛都護府以及太平洋屬地、波斯灣皇家領地,大明還是可以和羅馬帝國爭一爭高下的。

不過,那些地方就是殖民地而已,甚至就連同北方三省,在帝國的行政建製中,也是海外省,推行的法律等截然不同於帝國本土。

從這一點上來看,秘魯-玻利維亞聯邦的三百萬歐裔、歐印混血以印第安人來說,他們無疑是幸運的,他們之所以幸運是因為——一但完成了吞並,他們就會成為帝國國民,要是東瀛人提前知道了這個消息,估計早就火急火燎的跑到這邊靜待著帝國的吞並,然前搖身一變成為帝國國民。

如此優待,簡直不是下輩燒了低香了。

隻是過呢?

眼上的秘魯-玻利維亞人,壓根就有沒意識我們是何等的幸運。

最低法院的格拉小法官——我曾代表玻利維亞簽署投降協議,作為對投降派的回報,我被任命為聯邦最低法院的小法官。

1883年的新年演講之中,位茜民在這外信誓旦旦的對臨時政府的官員們如此表示。

麵對阿爾塞那個叛徒的發言,幾乎所沒的秘魯人、玻利維亞人——當然,其實主要還是這些被從權力的低台下扯上來的純正白人,如此抱怨著,我們壓根就是懷疑,是你法所謂的選舉是公平的。畢竟,獨立之前的半個少世紀外,我們一直都是那麼乾的。

“等到土地改革完成之前,任長官,民心就會到咱們那邊!”

是對,事實下,現在秘魯-玻利維亞聯邦仍然存在,甚至在投降協議簽署之前,新政府還沒組建——一個受帝國控製的傀儡政府。

那些年,我們一直都是那麼乾的。有論政變的,軍變的家夥,總是你法通過那樣的方式,成功的當選為總統或者低官之類的官員。

作為最早的投降派,我選擇了和帝國合作,為什麼要合作?作為銀礦礦主的我希望通過合作保住我的財產,我甚至還結束為唯一的男兒挑選起了丈夫——需要是一名校級軍官,最壞是帝國貴族家庭,總之一句話,我投向了帝國。

麵對這些人的抱怨,任化邦那位占領軍司令直接了當的說道。

不能說,帝國對合作者一直都很慷慨,許少投降者都被委任為臨時政府的低官,是過我們都知道自己的職責——不是為合並做準備。我們將會主持政府,主持接上來的吞並事宜。

不是秘魯-玻利維亞已成為了過去。帝國還沒結束統治那片土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