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的野心在膨脹!
但是並不意味著亞曆山大二世不知道自己的實力,事實上,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的知道,俄國的實力是何等的……不濟!
“儘管與英國發生戰爭可能是一場災難,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一點,十幾年前,當我們和大明、法國以及奧地利結盟的時候,我們成功的實現了一個我們夢寐以求的目標——收複君士坦丁堡,通過結盟,我們讓看似強大的英國人根本就不敢或者說不能阻止我們對土耳其的進攻,這是我們之所以成功的根本原因……”
作為皇帝,或許是因為經曆了父親的慘敗以及失敗後的“中風”,亞曆山大二世比其它的沙皇更清楚的知道,什麼是退讓,他不至於像其它的俄國沙皇一樣,骨子裡充斥著不自量力的擴張野心,事實上,他總能找到邊界的位置,也總能認得清現實,這也是為什麼他會在差不多十年前,就開始了俄羅斯的君主立憲製改革,在另一個世界如何不是因為他遭到民意黨人的刺殺,導致改革失敗,或許俄國的革命就不會爆發。
而在這個世界上,儘管亞曆山大二世仍然推動了改革,但是因為新征服地區——土耳其的反抗,讓他的改革尺度非常有限,可即便是如此,他仍然堅定不移的推進改革。
也正是因為他能認識到現實,所以他才能意識到“帝國同盟”對羅馬意味著什麼。
在沉默片刻後,亞曆山大二世說道。
“如果我們放棄這個同盟,那麼我們得到的是什麼呢?是一個我們——羅馬無力對抗的英國,可是在這個同盟之中,我們卻擁有對抗他的力量,將軍們,我認為,我們應該繼續穩固我們與法國人、大明人以及奧地利人之間的同盟,同英國進行對抗……”
同英國進行對抗,並不僅僅隻是對抗……對抗之路的最終結局是戰爭。
“當然,我們所需要的並不僅僅隻是對抗,而是……”
亞曆山大二世走到了地圖邊,然後他指著地圖上的波斯,說道。
“而是為了進一步的擴張,波斯,這隻是我們第一個目標,英國人一直以來都不容忍我們在波斯的擴張,這意味著,無論我們在波斯推行什麼程度的擴張,都會遭到他們的阻擋,這同樣也意味著,我們和英國人之間,勢必會爆發戰爭,戰爭……”
頓了頓,亞曆山大二世盯著地圖,把手伸到了印度。
“既然戰爭不可避免,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借助同盟的力量,把目光放到更遠的地方——比如說印度!”
印度!
“凱撒”的建議讓眾人的心頭一顫,把印度搶過來,把印度變成羅馬皇帝皇冠上的寶石!
這要是成功了。
那可簡直就是上帝保佑,羅馬帝國的榮耀可就完全恢複了,
“陛下,這、這,這可意味著我們要和英國進行全麵戰爭啊!英國人是絕對不會放棄印度的!”
陸軍大臣萬諾夫斯基甚至都沒有注意到他的語氣產生了一些變化。
“他們是不會放棄的,但是……戰爭又有什麼可怕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