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唯一能使退化了的法國民族感到畏懼的恐怖手段,運用這種手
段的戰爭,會在不到兩個月內結束。假如以人道主義為懷,戰爭必將延續好幾年……俄羅斯人反動愚昧,法蘭西人荒唐墮落……德意誌文明由刀劍開路,必能照耀全球,給人類帶來生機……德意誌軍人的本色是一切為了勝利。帝國軍隊必須把敵國男女老少都殺死,一所房子、一棵樹都不能留下。要讓一切淹沒在火焰和血泊之中!”
——德皇威廉二世
曆史的車輪緩緩前行……
九五年三月三日,德國駐巴黎大使向法國政府遞交一份照會,宣稱法國的動員嚴重威脅到德國的安全,要求法國解除動員,否則,德國將“被迫實施自衛”。
當天,德國還向俄國政府提交了最後通牒,要求俄國停止動員,12小時內未能得到答複,俄國也未停止動員。
3月3日,這一天濃霧和往常一樣彌漫在倫敦上空,街道上的汽車全都大開著燈,於濃霧中慢慢地爬行著,行人在霧氣中時隱時現。在征兵辦公室外,排成長隊的英國青年們,在那裡激動的討論著如何在戰爭上悍衛大英帝國的尊嚴。泰晤士河邊上的大笨鐘,發出了哨哨的響聲,與河麵上輪船的汽笛聲響成一片。
此時的倫敦,似乎和往常一樣沒有任何分彆。
唐寧街10號,首相官邸十分寧靜,頭戴黑色警盔的警察站在那裡,好像無事可做,門前偶有行人走過,也是腳步匆匆,無暇旁顧。
無所事事的警察,行色匆匆的行人,似乎都不知道,此時此刻決定命運的一刻已經到來了。
普裡姆羅斯,這位大英帝國的首相,引時正坐在收音機前,收聽德國對法國以及俄國發出最後通牒的廣播。
“好了,德國人站在我們這邊了!”
聽著廣播裡傳來的新聞,普裡姆羅斯抽了一口香煙,在吐出煙霧時說道。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美國人……他們什麼加入進來!”
他之所以會提到美國,是因為對於美國,他仍然有一種不確定性。儘管眾所周知,英國和美國早就簽署協約,他們共同對抗大明,如果一國與大明爆發戰爭,另一國將全力支持對方。
但是,普裡姆羅斯相信,那些美國人隨時把那個協定丟到腦後去。
“英國需要美國加入進來!”
金伯利叼著雪茄說道。
“我們必須要不計代價的讓他們加入其中,否則這場戰爭……”
儘管金伯利沒有繼續說下去,但是普裡姆羅斯知道他想說什麼。
“沒有了美國,這場戰場就不會有贏家存在!”
普裡姆羅斯直接了當的說道。
“所以,我們需要一個讓美國人不能置身事外的辦法!”
一邊說著,普裡姆羅斯一邊在屋裡踱來踱去,沉思良久。
其實這個問題在他的心頭已經縈繞了很久了。從法國弄出那個“耶路撒冷事件調查報告”的那一天,普裡姆羅斯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不能讓美國人置身事外。
“我們必須把美國人拖下水!”
“俄國!”
金伯利看著首相說道。
“俄國的艦隊,這是我們唯一的機會了,隻要把大明拖下水,大明就必定會把美國人拖下水。”
現在俄國在波斯灣的艦隊一直躲在科威特,這就是英國的機會了。
普裡姆羅斯想了一會,然後說道。
“可是,現在大明還沒有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