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於狹窄的艙室中,格雷用充滿期待的口吻說道。
“俄國……不同於任何一個歐洲國家,他不僅有凶悍殘忍的哥薩克,還有數以百萬計的身強力壯、馴服聽命、視死如歸的莊稼漢。俄國陸軍數量之大,令人咋舌:平時兵力為一百四十二萬三千人;動員征召後,便可增加三百十一萬五千人;此外還有一支二百萬人的地方軍和可以征召入伍的後備力量;因此可供使用的兵員總額達六百五十萬人。”
格雷提到的俄國,就是世人對俄國的印象,在人們的腦海中,俄國軍隊是個龐然大物,開始時不免臃腫遲鈍,但是一旦充分動員起來投入行動,它一浪接一浪永無窮儘的人海波濤,不論傷亡多大,都會不屈不撓,前仆後繼,滾滾向前。
在土耳其戰爭時,超過三百萬俄羅斯軍隊像巨浪一樣淹沒了土耳其,而現在呢?
如果不是因為波斯沒有通往俄國的鐵路,估計俄國軍隊早就淹沒波斯了。當然,在波斯與俄國軍隊作戰時,英國人發現俄國軍隊,並沒人他們想象的那麼強大——他們的情報工作很差,部隊作戰時不知隱蔽,不知保密,也不講求行動的敏捷,缺少鬥誌和主動性,缺少良好的將材。
但是俄國所擁有的源源不斷的“灰色牲口”,足以讓任何國家為之敬畏!
“可是,先生,我們的條件能夠說服他們嗎?”
“不去嘗試的話,我們永遠都不知道答案!”
不去嘗試,永遠不知道答案,在丟下這句話後,格雷不禁對這次的君士坦丁堡之行充滿了期待。
三天後,通過希臘轉口乘火車前君士坦丁堡的格雷,終於走下了火車站。
手持中立國護照的格雷,很輕鬆的就通過了海關的檢查,在他和同僚走出火車站,在車站外已經有一輛汽車在等待著他們,徑直坐上寶馬汽車後,在汽車啟動時,格雷說道。
“謝謝你伯爵大人。”
麵對格雷的道謝,一直在車裡等待客人到來的伯爵則搖著頭說道。
“不要謝謝我,我的朋友,我隻希望你帶來的消息,值得讓我去擔負這麼大的風險……”
伯爵的目光投向剛剛到來的客人,然後說道。
“畢竟,在戰爭期間,和敵對國的官員接觸,從本質上是在背叛俄羅斯。”
“哎,我的朋友,你言重了,我是以私人身份來的這裡,為的是我們之間的友誼和未來,請您相信,我帶來的消息,絕對值得你的付出!”
格雷的臉上帶著笑容,之所以會來到這裡,並不僅僅隻是因為首相的吩咐,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知道,在俄羅斯同樣存在著很多不願意與大英帝國為敵的人,當然,還存在著不少希望“不勞而獲”的人。
他來到這裡就是要用事實去說服這些人,當然在這個世界上壓根就沒有人關心什麼是事實。
對於政治家來說,最重要的從來不是事實,而是利益。
對國家而言,更是如此!
利益至上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