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景中秀又名張二狗。十二地支,戌者對應狗。於是,在第二天的戌時正,楊夕第二次開啟了食盒。
這一次,邢銘又問了問題,依然是戰部手語:
“彙報你的位置。
“死獄,則一炷香後開蓋。
“非死獄但在南海,則兩炷香開蓋。
“出了南海但很近,則三炷香開蓋。
“出了南海遠得沒邊了,則四炷香開蓋。
“不知道什麼地方,五炷香開蓋。”
顯然,因為送過沈從容一隻“珍饈錦盒”,殘劍第一時間便從沈從容手上的盒子開始排除。
麵對一隻單向傳送的盒子,邢銘相當聰明的讓楊夕做選擇題,並且把傳送時間這個唯一能由楊夕掌握的變動,運用得相當好。
薛無間一拍大腿:“好個殘劍,乾得漂亮!”
沈從容立刻親手點香,死獄封閉了三年,也就隻有他這種精致人,才會仍有香這種存貨。
屋裡所有人,眼巴巴望著那香。
一炷香燃儘,楊夕又一次打開盒子。還是選擇題,
“旁邊還有多少人?
“個位數,一盞茶。
“十位數,兩盞茶。
“百位數,三盞茶。
“千位數,四盞茶。
“萬位數,五盞茶。
“比死獄原本的人數更多,六盞茶。”
於是一屋子開始喝茶。沈從容瞪著自己的好茶:“怎麼就換茶了?還有,有必要這麼多人一起喝麼?”
薛無間偷笑:“大約邢銘覺得,香這東西,死獄不好找吧。所以邢銘怕第一個問題的答案,燃了五炷香,然後就沒了。”
眾人中大半灌了五盞茶之後,沈從容一臉肉痛。
楊夕又一次打開盒子。
“滯留,以及聯係的原因?
“被困住了,走不掉。一百個俯臥撐。
“有事要做,求幫助。二百個俯臥撐。
“已經在出來,但是找不到路。三百個俯臥撐。
“其他,四百個。”
於是一屋子人又開始做俯臥撐……
沈從容氣得嘴都哆嗦:“老子剛泡了第二壺,怎麼又換了?邢銘這是個故意玩兒我麼?”
薛無間眨眨眼,也不知道為何。
楊夕歎口氣:“大約邢師叔終於想起來,這才是最節約的辦法吧。我們昆侖窮慣了,沈先生您多擔待。”
然而一屋子俯臥撐做的速度根本不一樣,沈從容氣喘籲籲:“按誰的算?媽的,為什麼是百?”
楊夕想了想,“個的話,大約不太好預測。那邊兒肯定也有人跟著做呢。理論上應該是我的速度,可是……”楊夕咬了咬嘴唇:“我的速度邢師叔又不可能知道。”
看了看仍然一絲不苟俯臥撐的薛無間,“邢師叔聽說有萬人以上,那麼,按劍修的平均速度差不多。按薛兵主的應該沒錯。”
沈從容趴在地上,渾身散發著暗黑氣場:“所以,這回又不用取平均數了麼……楊夕,你能不能彆等老子都做完三十個了才說?”
楊夕訕訕笑,艾瑪,總是坑到你,這是怎麼回事?
薛無間做完一百個俯臥撐,站起來拿手扇扇風,俯視一屋子累得死狗樣的法修、陣修、丹修,淡定道:“有點熱啊。”
沈從容:= =凸!
再次打開蓋子,楊夕遇到了一個難題。
“劍在嗎?槍在嗎?烏龜在嗎?女人在嗎?”
“每隔一百個俯臥撐的時間,在的話拿一張餅,不在連拿兩張餅。”
這是什麼意思?
“這肯定是代指什麼東西的暗語,”沈從容一手在桌麵上輕敲,這次的回答不是按時間卡,所以大家還能群策群力一下。“楊夕,這套符號,並不是什麼都能表達吧?”
當然不能,手語能表達的意思,多是很簡單的。戰部手語更是大多跟戰鬥常用的有關。許多意思都要拆開來表達。
比如南海,就要一個“南”,與一個“大片的水”來表達。
而死獄,則是“南”“大片的水”“地下”“坐牢”。
不過楊夕學會了不必要的不說,也就沒告訴他們這些是手語。
要說這套符號裡最難表達的,大約就是名字吧……
楊夕目光掃過,薛無間正在吃餅。
楊夕忽然死死盯著他。
薛無間一頓:“不是都看完了麼?不能吃?”
沈從容一鞋底子扔過去:“吃吃吃,你就知道吃!”
薛無間淡定道:“我一會兒還得俯臥撐呢,不吃難道餓著?”
楊夕忽然起身:“我想到了。”轉身回到食盒錢,扭開,拿了一張餅。闔上。楊夕看了看,這次的餅連符號都沒有。
薛無間二話沒說,把餅往嘴裡一塞,腮幫子鼓起,呼呼呼呼呼,做了一百個俯臥撐。
拍拍手站起來,嚼了嚼餅:“喝,邢銘還挺厚道,換成椒鹽兒的了!”
楊夕張了張嘴,本想告訴他,這次主要卡拿餅的次數,時間什麼的,直要隔一陣子就好,不需要俯臥撐得那麼精準。
但是看薛先生做得那麼認真,就沒忍心告訴他……
沈從容:“楊夕,那是什麼意思?你說說看?”
楊夕:“邢師叔是問我,死獄的四位獄王還在不在。劍是薛先生,槍是古先生,女人是已叛變的西區獄王秦幼女……”
雖著楊夕的敘述,沈從容的臉色就開始青了:“艸,為毛老子是烏龜?!”
薛無間驚奇的看著楊夕:“神奇的是你居然還能猜出來?”
沈從容向著楊夕和薛無間各扔了一隻拖鞋!
楊夕沒敢躲,硬挨了一鞋底子。臉上多了個鞋印,訕訕道:“大概,沈算師卜卦的時候都是用龜甲……所以……”
沈從容黑著臉:“我發誓我以後算卦都用占星之法。”
楊夕於是把後半句咽回去了。——也有可能邢師叔就是心情好,逗你玩呢= =!
然後楊夕又從盒子裡連拿了兩張餅。表示槍已不在。
薛無間吃不下了,呼呼呼做了一百個俯臥撐。
又從盒子裡拿了一張餅。表示烏龜仍在。
薛無間又做了一百個俯臥撐。
沈從容心裡不順暢,又扔了楊夕一鞋底子。
楊夕臉蛋兒上,頂著對稱的倆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