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六公主豫章公主乃下嬪所生,一出生娘便死了,是養在周皇後身邊長大的,所以皇帝對六公主的寵愛也不減少。
因而六公主算得上七公主在與武德表哥聯姻這件事上的一個競爭對手。
還有就是韋妃的兩個女兒,定襄縣主和臨川公主。
臨川公主是皇帝的十一女,而定襄縣主卻不是皇帝所生,而是韋妃與前夫生下的女兒。
當年韋妃的丈夫在征戰中犧牲,韋妃帶著女兒回到了娘家。
韋氏一門是大周朝最重要的士族家族之一,在長安影響力廣泛,長安的百姓都流傳一句俗語:“城南韋氏,去天尺五”。
韋妃的曾祖父是北朝著名的軍事統帥,擔任過太傅、尚書右仆射等職務,祖父曾是驃騎大將軍,父親叔伯這一輩,任過北朝三司、刺史、尚衣奉禦等官職。
韋妃是韋氏長房之女,一位名副其實的高門淑媛。
皇帝當年能娶寡居多年,又比自己虛長兩歲的韋妃,與她將門高女的身份密不可分。
遙想當初,高祖派秦王攻打洛陽,秦王年輕勇武善謀英明,但是攻打洛陽卻異常艱難,因為駐守洛陽的是一代名將王某,愣是死守了洛陽這座孤城長達八個月之久。
洛陽被圍困的這七八個月時間,韋妃就在城中。
當時,洛陽百姓缺喝少食,太平年月裡昂貴的服飾珍玩,在彼時賤如土芥,一匹絹隻能換三升粟,一匹布隻能換一升鹽。
老百姓吃草根吃樹葉,紛紛生病,身體發腫,手腳無力,道路之上屍橫遍地。
而公卿家庭也隻能吃些糠核,尚書郎以下往往餓死。
在那樣惡劣的條件下,韋妃與女兒能活下來堪稱九死一生。
而秦王領兵是白天圍,晚上圍,終於將洛陽圍成了死人堆。
在這期間,秦王還順帶消滅了南方來馳援洛陽的竇氏數萬大軍,他隻帶了三千兵馬,就將竇將軍斬殺在了虎牢關。
援兵無望,王某在秦王勸降下打開洛陽城門向秦王大軍投降。秦王大軍從洛陽城門長驅而入,韋妃與秦王的緣分便也開啟。
秦王在洛陽城內,廣結名門望族,娶韋妃這個寡婦,自然也成了秦王拉攏名門望族的籌碼。
秦王娶了韋氏後,對她與亡夫的女兒視如己出,還封為定襄縣主,也算是中國好繼父了。
七公主先前在周皇後的立政殿裡聽周皇後透了點口風,韋妃也有意將定襄縣主嫁給平陽公主做兒媳。
為什麼是定襄縣主,而不是臨川公主呢?
因為定襄縣主隻是皇帝的繼女,更讓韋妃憐愛些,想為她籌謀更多些。
而七公主不知道,其實她的情敵遠不止周皇後的豫章公主、韋妃的定襄縣主這兩位,還有向貴妃的十七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