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濤小姐看著眼前仿佛精雕細琢的漂亮小公子,小公子的笑容那麼真誠,眼神那麼清澈,請她彈箏的語氣那麼軟糯,這讓謝濤小姐一下無法拒絕,可是再看一眼鬨嚷嚷的大堂,推杯換盞,觥籌交錯,人聲鼎沸,酒氣衝天,不由懊惱這哪裡是適合彈箏的雅致之地?
因為要給六皇子殿下過生辰宴,王文愛包下了整個望花樓,今夜的望花樓六皇子殿下是唯一的主角。
此時此刻,謝濤小姐真的不想滯留此地,可是她身不由己。
趙采玉善解人意,說:“此處適宜喝酒,但不適合彈琴這種風雅之事,不如我們換個地方?”
謝濤小姐看著趙采玉,想一直以來六皇子殿下對這位十七公子的疼愛有加,便大膽帶著趙采玉離開了生辰宴,去了自己閨房。
一曲箏樂餘音嫋嫋,大有繞梁三日不絕於耳的架勢,趙采玉一通鼓掌喝彩,這讓謝濤小姐臉上放出光芒來。
“十七公子懂箏?”謝濤小姐問道。
趙采玉答:“仲尼始可言無意,孟子方能不動心?莫向山中尋白玉,但於身上覔黃金。山中白玉有時得,身上黃金無處尋。我輩何人敢稱會,安知世上無知音。”
一首《知音吟》讓謝濤小姐頓時就淪陷了。
這漂亮的小公子,這冰雪聰明、七竅玲瓏的小公子,這自稱是知音的小公子……謝濤小姐頓時就淚目了。
趙采玉忙取了帕子給謝濤小姐擦拭眼淚,謝濤小姐握著那帕子,心頭蕩漾。
趙采玉這隻三十多歲的老鬼可不是傻白甜,怎麼會看不出謝濤小姐看著她的眼睛裡的漣漪代表什麼意思,這謝濤小姐對她傾心了。
可惜她是個女的啊!
再說,她心裡已經有黃演員了。
“那個謝濤小姐的古箏師從何人啊?”趙采玉找個話題,想要化解一下這曖昧的氣氛。
謝濤小姐忙細說從頭,她的古箏老師姓周,單名一個甲字。
這周甲老先生年輕時曾赴魯地學箏,慨歎秦箏原是最早的箏樂,竟然在秦地沒落,瀕臨絕響,自己要學箏,還得千裡迢迢去往彆地,未免心酸。
“可歎周老師一心想要複興秦箏,將秦箏發揚光大,奈何無人支持。”謝濤小姐講及此,十分落寞。
趙采玉明白,自古窮文富武,更遑論學藝術,更是有錢人家才能玩得起的玩意兒,窮人家的孩子成天價在田裡勞作,哪有時間去學箏,而且學箏不要學費嗎?窮人家的孩子吃飽飯都成問題,又哪有閒錢去學箏?沒有生源,一樣藝術要如何才能發揚光大?
所以,周甲老先生才會連謝濤小姐這種身份的青樓女子都願意傳授箏藝吧?
這位老師是有多求賢若渴呢?
如此有誌氣有理想的人,難道不應該扶持一下嗎?
趙采玉便道:“改日,謝濤小姐可引薦我與你的老師見一麵,聽聽周老先生關於複興秦箏的宏圖大業,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