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第七十六章(2 / 2)

古代長兄日常 明照萬裡 7461 字 11個月前

聽說酒有這麼多好處,其餘的傷者家屬紛紛討要米酒給自家人,大夫苦笑兩聲:“我這總共也就剩下兩壇米酒,全給你們分了,剩下的我也無能為力。”

“已經足夠了,您就是活菩薩啊!”傷者家屬紛紛道謝扣頭,一時間屋子裡全是感謝聲。

可活菩薩不是真菩薩,買藥也要花錢的,大夫苦笑連連,又檢查了屋裡的傷者,隻要熱度不繼續上升,至少這些人的病是保住了。

但或許對傷者來說,命保住了才是麻煩事,一個不能繼續做活,還需要分人照顧的人丁,能活活的拖垮一個家庭。

醫者仁心,大夫隻能先把這些話咽下去。

*

在熬藥房魂不守舍待了一個時辰,周氏重新過來,看著被照顧妥當的趙先見,替換林嶼讓他們先去吃東西,林嶼帶著孩子吃過後,周氏總算從腦子裡扒拉出條理,問他們是怎麼過來的。

當時事發突然,她們慌慌張張的把人送醫,連之前約定好的日子也忘到腦後,也幸好林嶼沒有傻等,順著信件地址找了過來。

這一晃眼,兩年多就過去,周氏現在仔細端詳,恍惚覺得,五官變了,身高變了,十幾歲的孩子竟然有了大人模樣,剛才在病房裡說話有條有理,安排的妥妥當當,竟然是說不出的可靠,也是,小嶼從小就是個有主意的,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可再也主意的孩子也是孩子,現在看著,黑了也瘦了,肯定是吃了苦頭,日子過的不好,再想想自己當初走投無路,一個可信的人都沒有,不得不把幼子托付給大兒子,當時是下了多大的決心啊。

心裡的酸楚一個勁往外冒,越想越是過不去那個坎,她這個親娘做的太失敗,眼淚再一次撲簌簌的落下來,剛張嘴喊了一個字,就哽咽的說不出話來,她隻能伸出手來,把人摟進懷裡,緊緊的抱著。

林嶼一個不防被抱個正著,他個頭如今比周氏還高,早就不是撒嬌賣萌在母親懷裡討趣的年紀,現在多尷尬!他正要掙脫,感受到肩膀上濕濕的痕跡,又不得不把聲音放軟,“我好好的呢娘,現在不是又看到我了嗎?”

周氏埋頭哭了一會,心裡愁緒稍解,這才抬起頭來,“黑了瘦了,也長高了,還說沒吃苦?”

黑了?林嶼空出一隻手來摸臉,他還沒照過鏡子,突然想了起來,他在臉上塗過黑粉呐!腳底下還穿了增高鞋墊!就是想裝成成年人,免得路上被人當成軟柿子捏了。

一路上又是擦汗又是抹淚的,不知道糊成什麼樣子。

他這麼一說,周氏被他弄懵了,眼巴巴的瞧著他打了一盆水,然後把四個孩子都喊了出來,從懷裡掏出一個小瓷瓶來,倒在帕子上好好的擦洗乾淨,露出本來模樣。

孩子們乖乖仰著臉,挨個挨個的把黑粉擦掉,掏出增高鞋墊還有胳膊肚腹上麵裹的布條,一下子從剛才看起來的十二三,重新恢複到該有的年紀,各個都是白嫩乖巧的。

楊姨娘跟易姨娘瞧著,就跟大變活人一樣,從小泥猴變成了瓷娃娃。

周氏左瞧右看,張目結舌,實在不知道這是在搞什麼。

為了路上安全唄,第一次出遠門,林嶼對褚州治安情況也不清楚,越不起眼越好,也避免一些危險,他看孩子們都扒著親娘不想放手,就讓他們各自跟親娘帶著,說說悄悄話,他跟周氏也說說話。

周氏先摸了摸康平楚楚的腦袋,跟他們小聲說了兩句,再朝著林嶼走來,兩人一前一後的走出去,站在醫館的籬笆外牆,準備說點心裡話。

“你把他們幾個帶的很好,既懂禮貌,也知進退,反而是我,當母親不儘心,你會怪我嗎?畢竟平白無故的,多了孩子養,要說康平他們兩也就算了,還要養著康安他們,是不是很辛苦很煩悶?”這個問題在心裡壓的太久,周氏開門見山,一來就是最致命的問題。

“造化弄人,如果娘還有彆的法子,想必也不會非要來我。而且,以前不理解,現在一路走過來,也該理解了,如果不是被逼無奈,誰能舍了孩子離開身邊,褚州日子太苦了,”林嶼主動過來握著周氏的手,“遍地荒涼,還要服苦役,娘受累了。”

父母之愛子,則為子計深遠,不僅說的是周氏,楊姨娘跟易姨娘也是一樣,她們自身難保了,就算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也要當做浮木,先把孩子托舉著拋出泥塘,給他們掙一條活路來。

至於其他的,真是顧不上。

“再苦啊,日子熬過來了。”周氏不提當初徒步而來的辛酸,初來乍到的被排擠,每日開墾的辛勞,隻用一句熬過來帶過。

“是啊,過來就好,以後日子肯定會一天天變好的,總還有團聚的一日。”林嶼安慰著周氏。

那可就說不清楚,她們畢竟是流放至此,如果沒有赦令,就是一輩子都要待在這裡。

周氏深深吸了一口氣,掩下對未來的無奈和酸楚。

林嶼瞧著周氏的麵容,周氏以前麵容白皙五官清秀,活脫脫的一個清秀美人,現在呢,五官依舊,難掩粗糙。

周氏心頭自責不已,再三的道歉,林嶼看著左右無人,再把話往明白說:“娘,您還記得當初您要改嫁之前,我跟您說過的話嗎?”

月色之下,周氏瞧著跟自己有五分相似的麵容,但格外多了些許堅定。孩子是真的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

“還記得。”

當時,周氏麵對趙先見的求親拿不定主意,要說她二嫁還能高嫁,換成旁人怕不是忙不迭答應,恨不得馬上成親。周氏舍不下孩子左右為難,林嶼是這麼說的。

“娘,您自己想嫁,就嫁。如果不想嫁,就不嫁。我可以給您提供一些參考意見,但並不能代替您做這個決定。您在是一個母親之前,先是一個獨立的人,一個有自己想法的人,要考慮的隻有自己想不要,而不是我想不想。”那時候還稚嫩的孩子,鏗鏘有力的說出這麼一番話,驚的周氏回不過神來。

思慮再三,周氏從心,還是嫁了,一晃就是歲月匆匆,十年過去。

“現在我依舊是同樣的看法,我知道您的為難,知道您的不易,換成是誰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彆想太多,都過去了。”

周氏這次再也忍不住,又是流不儘的淚水,哭過之後卻有極力勾起一個笑來,孩子是真的長大了啊!

作者有話要說:為了寫清楚這個情節點,所以更新晚了一些。

希望即使在古代,女性也能獲得自己做自己主的自由,而不是被規則和宗族困住。:,,.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