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大明終始(1 / 2)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太監獨有的陰柔嗓音在每個人耳邊響起,隻見水鏡之中飛快閃過一幕又一幕自影視劇中剪輯出來的畫麵,無一例外都是太監攤開一卷明黃色的聖旨,正在宣讀。

【————這是後世無數古裝劇中常見的畫麵,每當太監宣讀皇帝聖旨之時,總會以這八個字開頭,以至於不了解曆史的人甚至誤以為曆朝聖旨的開頭格式一貫如此。然而這其實是明太:祖朱元璋開的頭。】

嗯?

這位明太·祖居然喜歡這個調調的嗎?

秦始皇贏政怔了怔。

他以為自己創造出皇帝這個詞已經很獨特。沒想到朱元璋還喜歡把天命掛在聖旨開頭,豈不是時時都在誇自己乃天命所鐘?論厚臉皮自我吹捧,他好像輸了啊!

朱元璋本人倒是很淡定。

他能從一個平民走到今日,說是天命之子也不為過吧?否則,難道要他告訴天下百姓:隻要向我學,皇帝輪流做?

隻不過,仙人的語氣好似並不讚成?

事實證明,這並非他的錯覺——

【華夏曆代開國皇帝,都喜歡對自己進行種種神化,宣揚一番"天命在我"的思想。這並非朱元璋所首創。隻不過,唯有他喜歡時時將天命掛在嘴邊,窮儘一切手段渲染,甚至不惜否定自己前半生的奮鬥。】

【公元1367年,朱元璋出兵北伐,同時發布了一道著名的檄文——】

【檄文開篇就開宗明義,提出華夷之彆,強調自古以來都是中原皇帝治理天下,而夷狄居外奉中原為主,“未聞以夷狄居中國治天下者也”。又說蒙元能入主中原,與其他無關,隻因“此乃天授”。而“胡虎百年之國運”,現在“天運循環,中原氣盛,億兆之中,當降生聖人,驅逐胡虜,恢複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他又對北方替元朝賣命的漢人豪強一頓痛罵,說他們"忘中國祖宗之姓,反就胡虎禽獸之名" !那麼,首倡天下、奮起反抗蒙元的紅巾軍在他看來又如何呢?——朱元璋隻簡簡單單用了"妖人”二字概括,似乎完全忘記了自己也曾是妖人的一員。而替元朝剿滅了紅巾妖人的北方豪強,則是“生民之巨害,皆非華夏之主也”。】

r />

看到水鏡中浮現出的黑色字跡,漢高祖劉邦不由一樂:

·這位後回的木家室市·國是與力士·

攪中存現出的重點於過,又同在對外下由“小

契,死的都能說成活的!”

他完全能猜到這封檄文後麵會怎麼寫,無非就是貶低所有人,單獨抬高自己,順便收買人心,把能拉攏的全部拉攏過來。

劉邦還不忘和呂雉打賭:“不妨猜一猜後續如何寫,看我們誰的想法更接近。倘若我贏了,皇後你須得親自為我斟茶。”

呂雉看他一眼,用輕飄飄的口吻打出暴擊:“總不會是‘分我一杯羹’。”

【元朝政府綱常敗壞,北方豪強數典忘祖,紅巾軍隻是作亂天下的妖人,既然如此,注定要救濟斯民的聖人又是誰呢?】

【————當然就是他朱元璋啦!】

水鏡之中,一卷長長的檄文展露出來。逐漸顯露出最後被重點標黑的段落————

【……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大亂,為眾所推……目視我中原之民,久無所主,深用疚心……蓋我中國之民,天必命我中國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

【最後,他還不忘爭取其他少數民族,表示: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之人,但隻要知禮義,願為臣民,他就一視同仁。】

【————就這樣,這篇花團錦簇的檄文,幾乎拉攏了蒙古貴族與元廷高層之外的所有人,朱元璋最終一統天下順理成章。】

【讀完此文,直讓人對這位大明開國皇帝高超的政治手腕拍案叫絕,但封建帝王的冷酷無恥,在字句之間亦是如此分明。】

【——將紅巾軍打為妖人,於是自己前半生身為紅巾的事實也好像一筆勾銷。紅巾軍要殺儘不平,他卻隻要願意臣服者都一視同仁包容,可不就人人歡欣鼓舞嗎?】

“果然如此!”儘管已經猜到朱元璋大概會如何說,但秦始皇贏政還是有些失望,帝王心術他當然也懂,朱元璋為何要否定紅巾軍,他亦是心知吐明,卻終究有些失望,以為此舉失於磊落,“堂堂正正打天下,又何必諱言紅巾之事?若有人以此為借口來爭奪天下,打服他就是了。”

漢武帝劉徹倒是覺得無所謂:"若是能因此加快北伐步伐,倒也不無不可!"

>反正皇帝嘛,最擅長的就是翻臉無情,出爾反爾。劉徹本人更是個中之人。

更何況,若是承認紅巾軍,當初的朱元璋可是韓宋之臣,哪怕韓宋已經後繼無人,名分上的壓製也不得不考慮……

大明洪武年間。

“咱當初可沒有起義的意思

無人敢說話,所有人恨不得堵上耳朵

唯有朱元璋還在白欺取人

."的PX白起X危隻是實在活不下去了……”

一乾臣子連連點頭:“啊對對對。此陛下之所以有天命也!”您一點兒都沒想過要起義造反,但是天命選中了您啊!

嘴上吹捧著,他們的耳朵悄悄豎起。錢少事多老板瘋,隻能聽點八卦混日子啦——

【倘若說此處還能算是權宜之計,為了當上皇帝一統天下嘛,說點瞎話不寒豫!】

【畢竟在北伐之前,他還有數次與元朝“通好”的“前科”,張士誠與元軍在高郵大戰,而他救援完六合,還要主動把戰利品還給元軍,隻為了後者不要來進攻呢。不僅是朱元璋,元末的割據勢力,誰沒和元朝眉來眼去過?一切都是權宜之計嘛。】

【然而登基之後,朱元璋的言行就過於離譜了——先是對元朝一頓誇,說屠城的成吉思汗"功德在人"。又立帝王廟,秦始皇和隋文帝都沒資格進去,忽必烈進了。他還說"朕本農家,樂生於有元之世",說元亡是因天命已失,"天怒人怨,盜賊蜂起,群雄角逐,竊據州郡"。他不得已之下才起兵東征西討,而當他發展到鼎盛之時,這天下已經不屬於元朝了。所以呢,他是大大的順民,不是造元朝的反,是從那些造反的盜賊手中奪回了天下,即“朕取天下於群雄之手,不在元氏之手”。】

【類似的話,朱元璋反複地說,反複地講,反複地講給天下人聽,仿佛要給所有人洗腦。在他口中,紅巾軍是"以妖言惑眾,不能上順天意、下順民心,是用自底滅亡",而他自己原本是老者實實的大元農民,結果紅巾軍亂兵四起,害得他無法再過安生日子,逼不得已之下這才托身於行伍。他絕對不是有意圖謀天下,隻是萬萬沒想到天命在我————"豈非朕無心於天下而以救民為心,故天特命之乎?”】

聽到這裡,漢高祖劉邦也不和呂雉打賭了,這對夫妻齊

齊露出荒唐之色。

劉邦搓了搓牙花子:“何必呢?朕雖說是斬白蛇起義,隻給自己小小潤色了一二,卻不曾編出如此離譜的謊話來呀?”

呂雉突然覺得死鬼老公順眼了一丟丟。至少在某些方麵,劉邦還沒那麼離譜。

"此人是如何發家的,天下誰人不知?偏要說逼不得已入伍,從始至終不曾想過要造前朝的反,反而是從其他作亂天下的人手中收複江山————難道要邦蒙元朝廷給他領一枚大元忠臣令?”

唐太宗李世民也覺得很離譜。

————漢朝會罵暴秦,唐朝把隋煬帝罵出了屎,這都屬於曆朝曆代的常規操作。從未聽說過有開國皇帝對前朝大誇特誇,反複表示自己當初是個順民的。就好像,大元和大明相親相愛,起義軍都是亂黨似的。

紅巾軍若是知道,也隻能打出表情包:……終究是錯付了。

【給自己包裝天命很正常,但反複強調自己絕對不是起義造反,將起義軍打為妖人,連同自己的前半生都一並否定,這樣的矯枉過正,就實在太扭曲太可笑了。】

【同樣是布衣出身的劉邦,當上皇帝之後何曾對陳勝如此醜化汙蔑?司馬遷所寫的《史記》之中,對這位首倡起義者不無褒揚,而西漢一朝自劉邦起,都對陳勝予以血食祭祀,直到王莽算漢才告終。】

【更彆提反複強調自己絕對沒有造前朝的反。哪朝哪代的帝王不是大大方方表示自己天命在身,這才能推翻殘暴的前朝?唯有朱元璋,非要說自己從來沒造前朝的反,是從天下群雄手中奪取的天下。】

【———要說朱元璋真的多喜歡元朝,隻看他八次北伐趕儘殺絕,就知道完全不存在的。之所以如此,無非自身起於草莽,造反得了天下,便擔心後來者有樣學樣。】

【正因如此,朱元璋還在《禦製大誥》中語重心長地告誡百姓:從漢朝到現在,總有一些人不肯過太平日子非要造反作亂(指陳勝等首倡起義者),結果最後下場如何?”———身死,姓氏俱滅者多矣。”又昧著良心,完全不顧父母兄長之死,說當初元朝承平時,大家過得都是好日子,“雖至貧者,儘其家之所有,貧有貧樂”。然後,最經典的一段話來了—————】

“縱然所供不足,或遇雨水愆期,蟲蝗並作,並淫雨澇而不收,饑懂並臻,間有缺食而死者,終非兵刃之死。設使被兵所逼,倉惶投崖,

趨火赴淵而歿,觀其窘於衣食而死者,豈不優遊自儘者乎!”

【朱元璋大聲對百姓們說:你們看,造反作亂刀兵加身,最後死得老慘老慘了,就算是衣食不足餓死,也比這好多了吧?】

【好家夥,我直呼好家夥。說這話的人應該摸一摸良心,看看當初自己的父母是怎麼死的,自己又是為什麼起義造反的————哦,朱元璋表示,他才沒有造反呢。】

【為此,他還整了一套"殿興有福"的理論出來,大概就是說,帶頭造反破壞天下太平的人注定不得好死,後麵造反的“殿興者”隻是不得已起兵收拾被禍亂的天下而已。所以“殃歸首亂,福在殿興”。】

【————屠龍者終成惡龍,誠哉斯言!】

朱元璋神情恍惚,仿佛陷入了回憶之中。

他似乎又想起了當年那段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日子,兄弟幾人跪在地主家門口苦苦哀求,卻被冷酷無情拒之門外,連為父母葬身的些許錢財都借不到。好不容易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有了一塊地埋葬父母兄長,又遇到大水,幾乎將墳墓衝垮。

他在狂風暴雨之中也曾仰望蒼天,問老天爺為何不給他們這些小民活路;他在乞討化緣的路上,也曾看遍無數的悲劇……

當年紅巾起義點燃天下,他也曾那樣興奮,那樣滿懷激情地投奔郭子興,也曾暗暗發誓出人頭地,要將天下欺壓百姓的地主豪紳通通消滅,要讓悲劇不再重演……

是什麼時候開始,就對這段過往諱莫如深,連當初的龍鳳年號也不肯提起分毫?

是因為隨著自己越走越高,走上統治者的地位,才發現腳下的蟻民如此可怕,他們的力量能掀翻元朝,也能掀翻自己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