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貞觀之治(2 / 2)

【而唐太宗李世民卻偏偏是一個例外。】

【開疆拓土的同時,他興修水利,治理民生,為大唐起義以來的戰死者立寺,毀當年高麗擊敗隋朝而建成的京觀,收斂征遼的大隋將士之骸骨,為其祭祀下葬,放數千言人歸家自行嫁娶,出私庫贖回自隋末亂世以來流落突厥為奴的百姓,於是死者得以安息於九幽,生者得以安養於大地。】

【與此同時,唐太宗李世民與民休息,寬減刑律,慎用死刑,整頓府兵製,減少官吏數量,改變民少吏多的現狀……通過他在經濟、文化、政治、軍事等各方麵的整頓,使得天下從隋末江山凋檄的低穀中走出,煥發出勃勃生機,並向嶄新的高峰前進。】

【他從諫如流,多次下詔令大臣們不可盲目順從皇帝的旨意,要敢於指出皇帝的錯誤,如此才能君臣同心協力共造大唐!】

【他愛民如子,以"君舟民水"為基礎的"民

本"思想在唐太宗的時代留熠生輝,從此天子的天命來自於天下百姓的擁戴。】

【而身為天子的他即便坐上了天下至尊之位,依舊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唯恐一個決策錯誤就讓大唐走向不可挽回的餘地,不僅定期召集五品以上的官員了解民間疾苦,悉心交談政策得失,更是克製欲望,“三省吾身”,不惜將部分皇權下放出去—————】

水鏡之中,長長的卷軸從上到下鋪展開來,似乎有一隻無形的手執起毛筆,於是一行又一行龍飛鳳舞的字跡出現在卷軸上。

眾人耳邊似乎響起那位唐太宗慎重的聲音,看見曾經張揚到無所顧忌的少年將軍不知不覺已變成一位深思熟慮、心懷萬民的帝王,看見他與群臣齊聚,商討天下之事的身影——

"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今天下安危,係之於朕,故日慎一日,雖休勿休。”

【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治理之下,短短二十年左右,大唐天下便從貞觀初年的“霜旱為災,米穀踴貴,突厥侵擾,州縣騷然",變成了"無論出行還是經商,都不必擔心盜賊橫行,各地牢獄常常是空的,牛馬放牧於野不必看管,家家戶戶夜不閉戶,一鬥米才賣兩三文錢,外出之人無論從京城到嶺南嶺西,還是從山東到海邊,都不必提前帶上糧食,可以直接在沿途獲得”的治世!】

【於是“貞觀”也成為了曆史上一個傳奇的年號————它象征著武功與文治的極致輝煌,象征著監世大唐騰飛的起點!】

水鏡中泛開一圈又一圈連漪,古老的淩煙閣從漣漪中出現,二十四功臣畫像宛然。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身為封建帝王的唐太宗仍舊受到舊時代思想的局限,亦有不少為後人詬病之處。】

【最令人詬病的便是他企圖分封功臣為世襲刺史,此後代代相襲,還好長孫無忌等人沒有糊塗,堅決阻止了他。】

隻見水鏡之中的長孫無忌等人怎麼都不肯接受任命,發出了一番暴言:

“臣等披荊棘以事陛下,今海內寧一,不願違離,而乃世牧外州,與遷徙何異。”

看到這裡的漢高祖劉邦羨慕哭了。

……什麼叫“不肯離開陛下,讓他們外放出去世襲刺史對他們來說就是流放”啊?

…自己手下怎麼就沒有這種忠臣呢?

當初讓韓信打個項羽都非要封齊王才乾,怎麼就沒人抱著他的大腿來一句"我們舍不得離開陛下,不願意被分封”啊?

早他漢喜舊的人格缺力不行嗎?是心漢高祖的人信魅力不可嗎?

肯定不是,果然是這屆功臣不行啊!

【此外,李世民年輕時也和漢高祖一樣不信鬼神,稱“神仙事本虛妄,空有其名”,還拿秦皇漢武舉例證明自己的觀點,說“秦始皇非分愛好,遂為方士所詐”,“漢武帝為求仙,乃將女嫁道術人”。結果他年老體衰,病痛纏身之時,終究還是信了方士的延壽之說,吞服丹藥,無效而終。】

“??”小老弟,你怎麼回事?

被cue的秦皇漢武十分不滿。

——封建迷信怎麼啦?怎麼啦?提起長生藥就要拿他們舉例是吧?

-笑死,說好的神仙事本虛妄呢?——

“陛下,臣有話要講!”

年輕的李世民方才得知自己老年居然也開始迷信方士,就見魏征幾步邁出站在朝堂中央,完全能猜到對方下一步的打算。

他幾乎就要戴上痛苦麵具。

……彆念了,彆念了,朕知道錯了!

【至於後世有人詬病唐太宗以文成公主和親吐蕃,送出大量技術,則純屬子虛烏有——這鍋屬於唐高宗李治。《舊唐書》明確記載,高宗之時,吐蕃"因請蠶種及造酒、碾、、紙、墨之匠,並許焉”。】

【後世藏民感激這位促進民族融合的天可汗,編造文成公主入藏之劇目時,張冠李戴,說太宗為文成公主陪嫁諸多工匠,卻變成了李世民的黑料……直令人哭笑不得!】

唐高宗李治?

捕捉到關鍵詞的天子李世民,太子李承乾,同時警覺:這是朕未來的兒子/孤未來的弟弟嗎?他怎會成為大唐下一任天子?

另外,兒子乾的好事讓老爹背鍋,這是人乾事?唐太宗李世民打出一串問號。

想到未來的自己因此而被後世之人詬病,好麵子的唐太宗本宗開始質疑,公主和親的策略是否不妥了……

【貞觀二十三年四月,李世民去世,諡曰文皇帝,廟號太宗,葬於昭陵。】

【他去世後,率眾歸附

大唐的突厥王族阿史那社爾請求以身相殉,被高宗拒絕。】

【《舊唐書》讚曰:跡其聽斷不惑,從善如流,乾載可稱,一人而已!】

與此同時,一條條評價滾動而出一

【歐陽修:"蠻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亂,比跡湯、武;致治之美,庶幾成、康。" 】

【朱元璋: "惟唐太宗皇帝,英姿蓋世,武定四方,貞觀之治,式昭文德……皆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

【司馬光:"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蓋三代以還,中國之監未之有也。"】

【從此,當後人翻開史書,追溯唐太宗之事跡,便見監唐明月,遙遙升起!】

【他如日如月,輝耀青史。】

水鏡中的畫麵逐漸變得昏暗,時光仿佛倒流,英姿勃發的少年將軍再現於眼前。

絲弦之聲響起,有人大聲高歌———

“太宗十八舉義兵,白旄黃鉞定兩京。擒充戮竇四海清,二十有四功業成。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亡卒遺骸散帛收,饑人賣子分金贖。魏徵夢見子夜泣,張謹哀聞辰日哭。怨女三千放出宮,死囚四百來歸獄。剪須燒藥賜功臣,李勤嗚咽思殺身。含血吮創撫戰士,思摩奮呼乞效死。則知不獨善戰善乘時,以心感人人心歸。爾來一百九十載,天下至今歌舞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