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豐富的劉邦分分鐘想出造反口號。
/>
【百姓連正常規定的賦稅都交不上,又加征新稅,今年錢糧都湊不齊,就要繳明年的錢糧,如此一來,倍而又倍,一生債務如滾雪球一般積累,到最後隻能“賣子鬻妻,逃亡遍野”,於是大片田地荒蕪、村落空虛,欠朝廷的稅自然就不用交了。】
【地方官卻將之轉移到了尚未逃亡的農民身上。簡而言之,從逃戶身上收不到稅,那就從其他人
身上收回來, "一戶逃責令九戶分賠,九戶逃則勒逼一戶獨承”, "民有丁壯逃竄,而掠童稚以索賦"。於是,僅剩的百姓隻能紛紛踏上逃亡的路。】
——絕了絕了,真是絕了。
劉邦默默收回剛才的話。
“高利貸何止五體投地,簡直得跪下喚一聲阿父才對!要是他們也能學會大明朝廷這套法子,還怕沒有金山銀山嗎?"
畢竟,高利貸還沒這個本事把某個人的債務強加到毫無關係的同村其他人身上,而官府卻可以蠻不講理,直接玩“連坐”。
【米脂縣就是當時無數村落的縮影。沉重的賦稅下,不堪負荷的當地百姓大批逃亡,李自成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
【他幼年曾被舍入寺廟為僧,後來又為地主放羊,成年後則進入本縣銀川驛充當驛卒,更準確的說,應該是驛站馬夫。】
當過和尚,為地主放過羊……啊這?好強的即視感。大明官員的目光紛紛飄向朱元璋。
朱元璋當場愣住,目光恍惚。
"原來也是苦命人啊……"
【這一年是天啟六年,他二十一歲。】
【第二年,天啟皇帝去世,新的大明天子崇禎皇帝繼位,據說他勵精圖治,勤政愛民,親賢臣遠小人, “天下翕然稱之”。】
【但這位“明君”的上位並未給李自成的生活帶來改變。他依舊窮困潦倒,在餓死的邊緣徘徊,還欠了當地大戶一屁股債。】
【直到就連驛卒這份糊口的工作都丟了,淪為流民的他隻好走上當地人的老路。】【什麼老路呢?當然就是“從賊”。】【——更準確的說,那叫起義!】
水鏡之中,泛黃的古籍緩緩翻開,寥寥數語,道不儘明末百姓所遭受的苦難。[米脂人從賊者十之七,邑幾空。]
[明末李自成,銀川驛之一馬夫耳。因裁驛站、饑荒,無所得食,奮臂一呼,卒至土崩,不可救!]
【李自成起義的原因,版本眾多。主要因素無外乎都是失業與鄉紳的剝削欺淩。】隨著文字淡去,一幕幕畫麵浮現出來。
饑餓交加的李自成跪在地上苦苦乞求,滿身綾羅的鄉紳子弟卻得意洋洋將手中之餅隨手扔在地上: “我寧飼狗,豈以與汝?”
畫麵一轉,再次出現的是騎死馬匹受驛站追賠,不得不離開驛站的李自成。
畫麵再轉,是全新的版本。這個版本的李自成,畫風明顯更激進更有領袖氣魄——
先是欠下鄉紳高利貸、逾期不能償,被鞭打、被枷鎖、被暴曬於烈日之下,最終憤怒的民眾一擁而上,為他除去枷鎖,擁他逃亡出城……轉進如風的劇情令眾人目瞪口呆。回過神來,李自成已經趁勢攻城,振臂一呼,聚眾起義,登上曆史舞台。
【崇禎三年,他加入不沾泥麾下,成為起義軍的一員。其手下部隊稱為“八隊”,他本人亦是“猛勇有膽略”,號曰“闖將”!】
水鏡之中,李自成的近況已大為改觀。從饑腸轆轆的普通百姓成了一支義軍頭目。緊接著,鏡頭就聚焦到了另一個人身上。
——那就是大明天子朱由檢。
【何止李自成,天下起義軍如雨後春筍,北京城裡的崇禎皇帝又該如何應對?】【——答案是不如何。】
【不久前才經曆了後金圍城的他,暫時沒有心思理會“癬疥之疾”,隻管將之交給下麵的官員處理,當務之急在遼東。一怒而殺袁崇煥的他,收獲的是關寧鐵騎的離心離德,為了抵抗後金,他決定進一步加征遼餉。】
巍峨的大明皇宮中,大明天子朱由檢高高端坐,他正在頒布一道加餉的聖旨。
“……乃邇來邊患靡寧,軍興益急,戶部谘奏再三,請於每畝除見加九厘外,仍再征銀三厘,前後共銀一分二厘……"
太監宣旨的聲音在諸多時空不斷回蕩。眾人大驚失色: “到這地步了,還加賦?”"崇禎皇帝是唯恐這大明江山太穩嗎?!"
——都知道後金是心腹大患,加強邊軍抵抗後金是應有之義,可這兵餉也不該從百姓身上繼續壓榨,百姓都快被榨乾油了!
r />
“一畝地就加征銀一分二厘,還有一堆雜七雜八的苛捐雜稅,又隔三差五打秋風……皇帝老兒當俺們是聚寶盆不成?"
"把俺賣了都榨不出這麼多錢。"田間耕地的農夫一把扔了鋤頭, "這地不種了!"——趕緊收拾行李帶著一家老小跑路吧!這年頭,不逃是根本活不下去啊!
而水鏡中的崇禎皇帝卻自信滿滿,指望著都快活不下去的百姓還能理解保家衛國的“大義”,就連他的聖旨都是如此自信。
"——凡我百姓,各有同仇之誌,能無好義之思?"
聽到這聖旨的大明百姓卻無動於衷。
——誰不知道關外蠻夷凶殘,一旦入關劫掠四方,家家戶戶都會家破人亡。可如今的日子難道就很好嗎?蠻夷尚未入關,他們已是家破人亡流離失所!倘若抵抗蠻夷的代價是收走他們僅有的口糧,叫他們一家老小活活餓死,那他們寧願不抵抗!
與此同時,遼東,關寧前線。
身著單衣的兵丁們茫然抬頭: "遼餉?"那是什麼東西?沒見過啊!
隻聽聖旨上報出的加賦,想一想天下百姓的人數,合計起來就是一筆他們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數字,對他們來說卻無比遙遠。
彆說是他們,他們那些死去的戰友,直到戰死的那一日都沒見過半分遼餉的影子。最終不過是都進了喝兵血的將領手中。
而許多普通兵丁甚至衣食無著,反而飽受壓榨,成了將領手下免費的長工,為其賣力乾活,卻連吃飽穿暖都不見得能做到。
【也正是這一年開始,楊鶴撫民政策失敗,朝廷對待義軍的態度轉為主剿。在洪承疇的追剿下,大批起義軍轉向山西。此後,儘管有不少起義軍或是被滅或是受降,更多的起義軍卻頑強生存了下來,且隊伍進一步壯大,李自成就在其中——到崇禎五年,他已成為起義軍之中嶄露頭角的一員首領。】
【崇禎六年,噩耗傳來。留在陝西的起義軍遭到洪承疇殘酷鎮壓,徹底沒了聲息。而山西的起義軍也迎來了朝廷大軍的圍剿。】
狂風起,旌旗飄,無形的肅殺之氣彌漫鏡內鏡外。令眾人都不由肅容以待。
【在朝廷大軍的瘋狂圍剿下,起義軍的空間不斷被壓縮,加之義軍盟主王自用病逝,各
路義軍時分時合、各自為隊,麵對朝廷的圍剿愈發力不從心.…】
【此時,後有朝廷大軍,前有黃河天險,起義軍徹底陷入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