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大劫, 天梯斷裂後,世間不再有神祇。
下界隻剩下神祇的造物, 而在這些造物中,人類是最弱小的。
沒有強勁有力的身軀,沒有抵抗劣質氣候的體質,沒有與生俱來的天賦力量, 沒有悠長的壽命。
弱小的人類會因為各種其他種族想不明白的原因而死亡, 水與火、饑餓和疾病、暴雨大雪烈日乾涸……
仿佛什麼東西都能要了他們的命。
人類唯一值得稱道的, 大概就是他們的適應能力了吧?
他們仿佛能在這一片大陸上的任何地方生根發芽。
人族抱團, 逐漸建立了他們的家族、部落、村莊、城池,最後建立起國家——人類竟然能夠建立起國家,這真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他們能夠停留在一片地方不斷繁衍,而擴大的族群也沒有因為人口過多而餓死。
然而就是這樣的種族,在群居的同時他們也非常排外。
人族將非人族外的其餘所有能溝通的生靈統稱為“妖族”, 其餘生靈則被他們稱呼為“飛禽走獸”和“草木蟲魚”……可以說這是很粗暴的分類,但人類偏偏就喜歡這麼分。
弱小的妖族不明白這樣的種族怎麼還不滅亡,但強大的妖族卻都知道他們能繁衍至今的緣故——
天道眷顧。
人族,能夠做到感悟天地,
他們的大巫能呼風喚雨, 他們的祭司可開土引流,其中的佼佼者甚至能延長自己的壽命,將平凡人類那不足百年的壽命延長至幾百年、甚至超過一千年。
雖然有這種天賦的人並不多, 但是在人族龐大的基數下, 每一代幾乎都有那麼幾個英才。而且隨著人族的擴張, 越來越多的巫與祭司得到傳承,他們在強大起來後會反哺人類與下一代,這儼然已經成為了良性的循環。
對比起有著無限可能的人類,妖族卻在一誕生就被規劃好了未來的道路,他們的實力,在幼崽時期就能被一眼看穿。
並不是所有妖族都知道為什麼獨獨人族得了天道眷顧,但是他們看到了這個事實,同時也看到了神獸玄武對人類的庇護。
得到了玄武庇護的人族定居在昆侖山下,這個地方在人類的地圖上,被稱作“幽”,在這片土地上所建立的強大國家,也名為“幽”。
感念玄武,幽地的人們以玄武為圖騰,甚至連“幽”這個字都是因玄武的存在而創造的——幽,意為玄黑與水德。
這個時代的人們以母姓為姓,父姓為氏,平凡的人家中走婚製度成風,普通的小家庭中母親是中心,子女跟著母親姓,以他們父親帶來的不同的“氏”來區分父血。
為了區分部族與血脈,姓氏之法廣為流傳,唯有王族與祭司大巫們是不同的。
幽國的王族以幽為姓,幽國土地上的巫與祭司也會將原本的姓氏改為“幽”——他們的地位超然,已經能夠代表身下這片土地了。
幽昭的誕生,是一個恥辱的意外。
他是王族,因此姓幽,但他卻沒有氏,因為他的母親是奴隸。
說來可笑,他的父親雖然身上也流淌著王族的血,但確實是依附著自己的王姐而活的,由此可見這個以昭為名的孩子,他的誕生是多麼的尷尬。
而昭在誕生時他親生的母親就難產而死,隻餘下他一人煢煢孑立。
幽國人崇拜玄武崇尚水德,選姓挑氏取名都會往與“水”有關的字上偏。
幽昭之所以有這樣的名,其實是因為他的生母來自一個以太陽為圖騰的部落——這個部落已經滅亡了,區區遊蕩在大荒中的小部落,自然是擋不住幽國的吞並的。
因為幽昭的出生,他的生父徹底失勢,要不是人族重視新生兒,視生而不養為大罪惡,幽昭可能都活不到記事。
但也可想而知他的處境是多麼險惡。
天無絕人之路,幽昭很幸運的擁有能覺醒為巫或者祭司的潛質,他在小小年紀就被德高望重的大巫相中,總算是找到了半個依靠。
之所以說是半個……有潛質的孩童不少,而這些孩童中有一半的出生遠勝過幽昭。
不過路都是人走出來的,錐處囊中,其末立見。
在幽昭九歲那年,他與大巫一同隨著玄武上了昆侖山;也是在這一年,在昆侖山巔,他見到了鳳凰。
他永遠也忘不了初見那自天邊而來的白影,也永遠慶幸著自己孩童時早早懂曉了事理,在同伴的傾軋下掙出了頭。
那一日烈陽高掛在碧藍幽深的天空,冰湖遼闊無垠寧靜如鏡,隨後先是一聲悠遠的啼鳴,明明是那樣簡單的音節,卻遠勝過編鐘陶鈴的合奏,它散落在冰湖上空,讓人聯想到散落的花瓣、篝火的光芒、食物的芬芳……總之是一切美好的東西。
幽昭能從這音節中感受到最單純的喜悅,於是他期盼地抬起頭,看到了天邊的白影——
鳳凰於飛,翽翽其羽,雍雍喈喈。
從此再也沒有其他任何事物,能再入得幽昭的眼。
—————
繆宣穩穩地落在玄武的手臂上,他輕輕蹦了蹦,讓自己跳到玄武的肩膀上。
“鯀君,他們是誰?”
玄武笑了笑:“他們是山下的人類,你不是好奇嗎?他們就將留在這裡,等你化作人形後離開。”
哎呦這不就是幼兒識字卡片嗎?繆宣秒懂。
他哭笑不得道:“鯀君,我知道人類是什麼樣子的,不需要看著人類才能學習化形。”
玄武憐愛地伸手擼了擼繆宣的腦袋:“那你總要知曉山下的事情,可不能讓你什麼都不知道就出了山。”
繆宣偏了偏頭,哼哼唧唧:“鯀君何不親自教我?”
大概是從來沒有接受過年長長輩的愛護,和玄武相處久了,繆宣被寵得竟然在不知不覺間都能撒嬌了……雖然他自己是絕對不這麼認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