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石熙,女,24歲,是某傳媒大學的研究生,同時也是京城電視台的實習生。
在電視台實習,她的名字並不重要,反正對於台裡的“老人”們來說,實習生一茬又一茬,茬茬不一樣,統稱為“那個誰”“那個實習生”就好。
石熙上一份工作是在某外企實習,帶她的領導十分和善,告訴她在外企工作不能用中文名字,然後給了她一個英文名,叫Alice。
領導天天把Alice掛在嘴邊,這個ppt要Alice做,那個報銷單據要Alice交,一副很器重她的模樣……後來石熙才知道,原來在她之前的上一個實習生、上上個實習生、乃至上上上個實習生,都叫Alice。
敢情Alice這名還是世襲製。
後來她實習期滿,立刻馬不停蹄地換了個新工作,外企女白領Alice搖身一變成了電視台的實習記者小石。
好消息:她進的是電視台最受重視的新聞頻道。
壞消息:她是負責民生新聞的。
所謂民生新聞,說白了家長裡短、人情世故。石熙和她的搭檔攝影師每天在外奔波掃街,一天采三條新聞,但並不是每條新聞都會播出。
她實習至今三個月,最終采樣播出的新聞有:
《居民晾曬的五十斤臘肉不翼而飛,原來是流浪貓偷走》
《小偷翻入學生宿舍行竊,沒想到誤入警察學院》
《一男子夜闖寵物醫院偷走二十隻名貴鸚鵡,後因鸚鵡太吵鬨,主動投案自首》
《某女子深夜練歌太刺耳,鄰居誤以為她在求救》
《三位小學生撿到一百元交到派出所,不要表揚,隻要免寫寒假作業,後被家長發現他們是拿壓歲錢自導自演》
石熙也解釋不清楚,她究竟是在做民生新聞,還是在做沙雕新聞。
在課堂上老師講:“什麼叫新聞?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
可問題是現實生活中,哪有那麼多人想不開去咬狗啊。
春節期間電視台也不能休息,畢竟新聞節目不能開天窗。像石熙這樣的實習生是最苦逼的,春節放假七天,她值五天。彆問,問就是年輕人要多鍛煉。
前麵幾天,小石跑菜市場,跑煙花廠,跑醫院……把能采的都采了,今天實在想不出什麼選題了,乾脆和搭檔攝影師來廟會轉轉。
攝影師問:“咱們來廟會拍什麼?”
石熙:“這還不好拍?你拍拍廟會的布景,拍拍小吃攤上的美食,拍拍這人流,然後我再隨機抽選幾位幸運觀眾,問他們幾個關於春節怎麼過的問題,這條新聞隨便剪一剪,怎麼也能湊個三分鐘吧。”
攝影師:“二三三三,還是石姐高瞻遠矚。”
石熙:“六六六六,承讓承讓。”
兩人算了一遍乘法口訣,打開攝像機開始搞新聞。
可惜記者石熙今天運氣不太好,做街頭采訪時狀況頻出。
她采訪小朋友:“小朋友,這個春節你是怎麼過的呀?吃了什麼好吃的,和電視機前的叔叔阿姨說一說。”
小朋友家長:“勇敢點,勇敢點。”
於是小朋友為了給自己鼓勁,開始唱孤勇者。
石熙:“…………”
她采訪老大爺:“大爺,您這個春節怎麼過的呀,有什麼民俗和我們分享一下?”
老大爺:“你們是什麼台?”
石熙:“我們是京城電視台新聞頻道民生新聞欄目。”
老大爺:“這個節目我知道,我經常看!哎呀大閨女啊,我老伴兒走了好多年了,兒女都成家了,這個春節過得真是沒滋沒味的!我退休工資一個月四千八,就想再找個後老伴兒,大閨女你幫著我宣傳宣傳唄?”
石熙:“…………”
更彆提錄製過程中,突然走過來搶話筒想和遠方的家人說話的大學生、突然在她身後翻跟頭的運動少男、突然當街拉屎的狗……
石熙要崩潰了:“我不如去采訪那條狗,問它這個春節怎麼過吧?”
攝影師:“行啊,不過這條新聞報上去之後,台裡可能會認為咱倆的精神狀況有問題。”
石熙賭氣:“那怎麼辦,我隻是想采訪個正常人而已!難道所有不正常的人都來逛廟會了嗎?”
她話音未落,忽然後背撞到了一個人,她趕忙回頭道歉:“對不起,我沒看路……”
“應該是我說抱歉。”被她撞到的年輕人聲音清朗,身材高挑纖瘦,他頭上戴著一頂很有過年氛圍的虎頭帽,柔軟的羊毛圍巾在頸上繞了兩圈,遮住了他的下半張臉。即使看不清他完整的模樣,但光憑他出眾的氣質,也足夠吸引人了。“不好意思,打擾你們工作了。”
“不打擾不打擾……”石熙眼睛一亮,她今天在寒風裡站了這麼久,一條有用的新聞都沒采到,沒想到就在她要收工之際,居然有這麼一個(看起來正常的)帥哥撞到她麵前!她立刻把手裡的麥克風遞了過去,“是這樣的,我是民生新聞節目的外景記者,你方便接受一下我們的采訪嗎?”
“采訪啊……”年輕人愣了一下,下意識地把圍巾又往上拉了拉,“可以的。”
石熙沒想到如此順利。街頭采訪最難的一點,是很多普通人會對鏡頭有畏懼感,還有人因為怕麻煩也會拒絕采訪。
石熙收回思緒,拿出工作狀態:“你好,請問你怎麼稱呼?”
“我姓薑,”年輕人說,“你可以叫我小薑。”
“小薑你是大學生嗎?”
“是的,不過我今年就要畢業了。”
石熙點點頭,記下了這些訊息,等到新聞正式播出時,會在屏幕下方打上“受訪者:大學生小薑”的字樣。
“那小薑同學,你能和屏幕前的觀眾分享一下你的春節嗎,家裡是怎麼過的?本屆的廟會你最喜歡哪個環節,有沒有吃小吃、看表演呢?”
自稱小薑的年輕人側頭想了想:“今天中午我們家裡人一起包了餃子,下午我和我的姐姐一起來逛廟會。廟會很熱鬨,每年我都會來,我戴的虎頭帽就是剛剛在那邊的攤位上買的,小吃也很豐富,我剛買了一根糖葫蘆,正準備去看看表演……”
采訪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石熙高興極了,這個被她隨機逮到的年輕人給了她太多驚喜。他在攝像機前落落大方,思路清晰,既不會過分靦腆,也不會過分亢奮。
就連攝影師也發現了:這個被訪者從始至終沒有離開過鏡頭的中心,而且站位角度剛剛好,可以把他最完美的一麵呈現在鏡頭前,像是非常熟悉鏡頭的追逐。
短暫的街頭采訪即將結束,石熙問:“小薑同學,你還有什麼想在鏡頭前說的嗎?可以是新年心願,也可以給遠方的親朋好友送上祝福。”
小薑沉吟一會兒,開口:“新的一年,祝大家吃得香,睡得好,心情愉快,大便順暢。”
石熙:“…………?什麼?”
小薑以為她沒聽清:“我說,祝大家吃得香,睡得好,心情愉快,大……”
“——停!”石熙趕忙打斷他,“後麵那句就不用說了!”
年輕人的眼睛裡閃過一片迷茫:“為什麼不能說?”
他的祝福明明很誠懇,從實際出發,希望大家身體健康一切順利嘛。
石熙後背發麻,她本來以為自己從茫茫人海裡終於抓到一個正常人,哪想到這個也不怎麼正常!
算了,到時候剪輯的時候,把最後一句切掉就好了……
石熙勉強揚起一個笑容,打算結束本次采訪:“好的,謝謝小薑同學對觀眾們的熱心祝福,我相信觀眾們都收到了。那麼本次采訪就結……”
“——操!!這麼大的狗不拴好了,居然放出來咬人!!!”
突然,在距離他們不遠的一個攤位前傳來一陣喧鬨聲,瞬間吸引了周圍所有遊人的注意。
身為記者的石熙聽到爭吵聲,下意識看了過去,隻見一名中年男人怒氣衝衝地捂著小腿,滿嘴罵著臟話。那是一個售賣毛氈手機鏈的小攤位,攤主是一名年輕的女生,還有一隻戴著領結的薩摩耶夾著尾巴,怯怯地躲在女攤主的身後。
通過幾人的爭吵,石熙大概拚湊出了事情的經過——女攤主來廟會擺攤賣東西,那隻白色的薩摩耶是她的寵物。狗狗一直很老實地趴在攤子旁邊,有人來了就搖搖尾巴,招攬了不少客人,堪稱攤位上的“吉祥物”。那位男顧客也被吸引過來挑選手機鏈,可不知怎麼回事,狗狗突然發狂,咬了男人一口。
女攤主趕忙道歉:“對不起對不起,雪碧它平時性格很好,特彆親人,從來沒咬過人……”
“你養的狗,當然不咬你!我剛一湊過來,狗就咬了我一口!”中年男人忍痛拎起被咬爛的褲腳,隻見在破破爛爛的褲子下,他的腳腕上有兩道清晰的血印,血珠從傷口冒出,轉眼就浸透了男人的襪子。
看到傷口後,周圍的遊人們都倒吸一口冷氣,剛剛摸過薩摩耶的幾個顧客更是心裡泛起嘀咕,慶幸自己沒被那隻看似憨厚的大白狗咬上一口。
“實在對不起,”女攤主嚇壞了,結結巴巴說,“您放心,我的狗每年都有定期打疫苗,它沒病的!”
“沒病的狗會咬人?”中年男人寸步不讓,“這麼大的狗,城裡就不該養!平時看著老實,可它畢竟是狗啊,這次咬到我也就罷了,要是咬到孩子或者老人,你賠得起嗎?”
這話引起了周圍人的共鳴,更有牽著孩子的顧客拉住孩子的手,小聲叮囑:“聽到沒有,以後不準看到狗就上去摸,要是咬你一口可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