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漢武帝的考驗(2 / 2)

天祿閣外,朗朗的讀書聲傳來。

漢武帝背著手站在窗邊。

而後就聽石慶問劉煥道:“吾大漢取秦而代之,秦亡之原因,殿下以為如何?”

漢武帝眯著眼,靜靜的站在外麵聆聽。

劉煥開口回道:“回老師,秦之滅亡,乃秦二世為君不德,貪圖享樂,又加小人趙高妖言惑眾,才導致秦亡也。”

石慶滿意的點點頭,道:“殿下說的極好,從秦亡的教訓中,我們當如吸取教訓?”

劉煥道:“親賢臣、遠小人,以確保江山永固。”

石慶道:“殿下賢。”

漢武帝在外聽了一會兒,麵無表情的離去。

劉煥的回答他不滿意,這些都是書本上教誨的知識,沒有什麼新穎的觀點,全都是勸誡後世君王的書麵話,少了幾分自己的理解。

等漢武帝抵達衛寧府邸的時候,已經到了傍晚。

衛寧府邸點著燈火,桌上蒸了幾盤菜肴,漢武帝坐在主位,衛寧則給漢武帝斟了一杯酒。

“你那個詩做的不錯。”

漢武帝一邊吃飯,一邊隨口誇讚衛寧。

衛寧笑了笑道:“隨口說的,上不得台麵。”

漢武帝白了他一眼,道:“這話不要和彆人說。”

衛寧:“為什麼?”

漢武帝道:“可能會被揍,朕都想揍你!你這還上不得台麵,什麼才能上得台麵?你是要讓董仲舒他們去死嗎?”

衛寧:“……”

“朕問你個問題。”漢武帝漫不經心的開口。

衛寧:“嗯。”

漢武帝道:“你認為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他邊說,邊用筷子夾了一塊蒸雞腿送到衛寧碗中,他自己則微微呷口酒,享受的齜牙咧嘴。

衛寧認真的道:“原因很多,諸如秦二世的治國水平不夠,政治手腕低下,法律嚴苛等等不一而足。”

“如果總結的話,應該是社會矛盾太尖銳了,秦二世沒嘗試做出改變。”

漢武帝狐疑的看著衛寧:“什麼叫社會矛盾太尖銳了?”

衛寧道:“官和民的矛盾,君和臣的矛盾。”

“我們大漢可以借鑒的樣本太少,商周、春秋戰國、秦朝。”

“從他們亡國中,都可以吸取教訓,反思曆史,反思自己,保證國家長治久安。”

“思來思去就那幾個字。”

漢武帝來了興趣,將酒杯放下,問衛寧道:“哪幾個字?”

衛寧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君為舟,民為水。”

此言一出,漢武帝端著酒杯的手忽然停頓了,抬眸驚愕的看了一眼衛寧,眸中帶著亮光。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他反複說了幾遍,將酒杯放下,點頭道:“說的好!見解的也極好!”

衛寧笑道:“陛下不是對我說過,治國就是治民,說到底還是從陛下嘴中延伸出來的道理,上不得……”

“停!”

漢武帝擺手:“不要在說上不得台麵了。”

朕受不了這個刺激!

曆朝曆代大儒都沒總結出來的東西,你三言兩語就看透了治國的本質,還上不得台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