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總會有辦法解決的(2 / 2)

想查出來究竟是誰勾結匈奴人運輸武器出去,這不切實際,也查不到。

而且武器已經到了匈奴人手中,除非戰爭把他們打敗,不然這批武器拿不回來。

這個想法沒有任何意義。

於是衛寧就換了一種思考方式,如果大漢生產出另外一種武器,可以戰勝丟失的這批武器,那不就行了?

大漢從漢初到現在,已經全麵進入鐵器時代。

曆史上的鋼是要在西漢後期才會出現。

那如果現在就將鋼製武器給生產出來,再對付傳統武器,不就行了?

回到府上,衛寧便查看了係統商城,他找到了炒鋼法的製造過程。

簡單點說就是把生鐵用煤炭或焦炭、杠炭、木炭等炭火加熱至半液態、液態,並像炒菜一不斷攪拌鐵水,同時用鼓風爐鼓風,並撒入適量礦粉,讓碳量降低到鋼的成分範圍。

這種鋼因為含碳量高,雜質少,無比堅硬鋒利,百煉鋼甚至可以達到削鐵如泥的狀態。

如果漢朝軍隊裝備的都是百煉鋼,那在武器上就有了足夠優勢。

即便匈奴人得到了大漢的鐵製武器,在麵對百煉鋼刀依舊會落於下風。

現在距離明年開春還有小半年時間,時間足夠,隻要將百煉鋼給製出來,裝備到大漢士卒的武器盔甲上就行。

方法衛寧找到了,至於怎麼煉製,能不能煉製成功,他就不得而知。

他雖然知道方法,但具體冶煉,還是要靠大漢的工匠們。

第二日一早,衛寧早起,他先去了未央宮宗正大農府的衙署。

宗正大農府衛寧是可以隨意進出的,之前在製造紙張的時候,漢武帝給了他隨意進去宗正大農府的權力。

衛寧先去找到了負責冶煉生鐵的工匠。

他將炒鋼法的製造過程交給對方看。

那匠人起初有些不理解,反複看了一會兒,眼神從起初的迷茫,漸漸開始明亮,最後竟激動的哆嗦起來。

“這……侯爺,這……”

衛寧問他道:“有沒有辦法能冶煉出來?”

衛寧其實不擔心這群工匠的技術,他們沒問題。

他擔心的是溫度。

炒鋼需要一千多度的溫度,他們有辦法將溫度控製在這麼高嗎?

那宮廷工匠聽了衛寧的話,稍稍沉思了一會兒,才道:“倒也不是不能實現。”

“可以試著在爐體上加裝“橐”,由羊皮、牛皮製成皮囊,用來鼓風,冶鐵時用來鼓風,提高爐內溫度。”

“高大的火爐下在用鵝卵石、炭末、礦石粉用板築法夯築起來的,保證爐內溫度不流失……”

這名工匠很熟悉高溫冶煉的技藝,衛寧聽不懂,但不妨礙他感慨古人智慧之高。

這可是幾千年前的漢朝啊!就能實現上千溫度的高溫。

老祖宗的智慧真不可小覷,我華夏文明傳承這麼久,想想都覺得了不起!

既然工匠有思路了,那衛寧也就不打擾他。

衛寧道:“那就勞煩你們了,讓工匠們都抓緊時間,若是製成,我親自替你們請功。”

“你叫什麼名字?”

老工匠激動的對衛寧行禮,道:“老朽謝謝侯爺,謝謝侯爺呀!”

這些工匠一輩子都在這裡,也沒什麼發展可言,更不是什麼官,俸祿低廉。

如今聽到鎮北侯要親自為他們請功,還問自己名諱,如何不激動。

“老朽吳六州。”

衛寧:“好名字,我記得你了。”

“有什麼進展就去侯府找我,一會我會告知宗正大農府的長官,尊許你隨時出宮。”

“多謝侯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