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你在教我做事?(2 / 2)

孔安國收攏心思,先去找到董仲舒。

要不是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治建議後,儒家地位不會在大漢水漲船高。

經過一年時間發酵,百家唱罷,儒家登場。

現在儒家在大漢的政治地位極其崇高,孔安國要擴大儒家的影響力。

“董師。”

孔安國抱拳尊敬的行禮。

董仲舒微笑著對孔安國道:“子國勿需客氣,快快請坐。”

孔安國跪坐在蒲團上,落座後呷口茶,才對董仲舒道:“陛下讓吾入朝圍觀,吾將肩負起發揚儒家思想的任務。”

“董師務必幫吾。”

董仲舒微笑道:“自當如此。”

孔安國道:“吾從魯國帶了許多弟子來長安,這些日子會讓他們傳道宣揚儒家思想。”

董仲舒:“子國誌向遠大,此甚善,吾定全力以赴助子國宣揚儒學。”

孔安國抱拳感謝,又道:“石師何故被罷黜?”

董仲舒愣了一下,他知道孔安國和石慶關係匪淺,石慶怎麼被罷免的大家心知肚明。

但董仲舒不能將臟水潑給衛寧,隻是道:“乃石內史自願辭官。”

孔安國搖頭道:“吾聽聞乃鎮北侯巧言令辯,奸言諂語排擠走了石師。”

董仲舒深吸口氣,道:“子國勿如此。”

“鎮北侯非小肚雞腸之人,其中恐有誤會。”

孔安國在儒家影響力實在太大,比董仲舒大多了。

正宗孔子的後代,身後一大批儒學弟子,現在大漢又推崇儒術,其勢力甚是可怕。

若是和衛寧結了梁子,事情最後恐怕不好收場。

而且董仲舒也不會傻到去參與這些事。

孔安國笑了笑:“看來此子比吾想的還要奸佞,竟讓董師也不敢妄談。”

董仲舒:“……”

你世居山東,又有儒生支持,伱自是不了解長安的情況。

有些人可以得罪,有些人沒必要得罪,有些人不能得罪。

退一萬步說,衛寧也沒做什麼天怒人怨的事,石慶的離開和衛寧有什麼關係啊?

說到底不還是石慶得罪了漢武帝?

你抓著衛寧不放什麼意思?

有本事你去抨擊天子啊,你又不敢。

這不是欺軟怕硬嗎?再說,他衛寧也不軟的。

你彆看他尋常溫文爾雅,你真要得罪他了,他也不會任你欺負。

而且他背後還有衛青的武將集團,還有霍去病……甚至還有陛下。

你何必這麼頭鐵樹敵呢?

董仲舒想了想,對孔安國道:“和以處眾,寬以待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子國你是君子,何須以怨報怨呢?”

孔安國道:“君子得位,能容小人;小人得誌,必排君子。”

“石師便如此被小人排擠而走。”

“若吾不站出來,則朝廷還有君子可言?此國家存亡之大事,吾不可不察。”

“既董師置身事外,那吾便不再強求,君子之路,注定孤獨。”

“此仗!吾親自打!”

董仲舒:“……”

這是個傻子。

儒家把他教傻了,這樣不懂變通又性格激進的人,能宣揚出什麼儒家思想來?

彆把你孔門累積出來的聲望給丟了才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