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彈劾霍去病(2 / 2)

“要不是你表弟替你求情,你看朕怎麼收拾你!”

“已經是大司馬了,還這麼沉不住氣,以後怎麼幫著你表弟治理大漢?”

“朕以後就指望你們兩個呢。”

“回宮之後,不要亂說話,就按照你表弟的話說,李敢是被鹿撞死的,知道了嗎?”

霍去病哦了一聲,道:“知道了。”

“謝謝姨夫。”

霍去病狠狠剜他一眼,哼道:“謝朕乾什麼,謝你表弟吧。”

霍去病衝衛寧微微笑了笑。

……

翌日一早,漢武帝和衛寧離開甘泉宮,本打算直接要回未央宮的,不過漢武帝轉道去了城南書院。

衛寧出資給戴德建設的書院現在越來越大,不僅僅有孩提前來入學,還有許多成年人也自費進來入學學習知識。

書院經過大半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一套利益鏈。

漢武帝此前對衛寧說過,不能指望這些儒家學者們各個都有大智慧大格局,還是要以利誘之。

不是每個人都是戴德這樣偉大。

眼見書院有利可取,現在長安以及京畿附近全部都是民間書院。

隨著書院發展的越來越快,衛寧覺得已經達到科考取仕的時機了。

國家取才不能再以傳統的察舉製度為主,現在或許還看不出來察舉製的弊端,畢竟推舉上來的人都是一些實打實的博學之人。

但已經開始有人魚目混珠濫竽充數了。

若是有朝一日等一些大家族大勢力徹底登上台麵,那麼國家的官職頃刻就會被他們壟斷。

東晉十六國之後,隋朝建國第一時間要對付的就是門閥,當時的門閥已經完完全全可以控製官場,天子都拿他們沒辦法,究其原因還是官場上都是他們的人,可以左右天子的政見。

漢武帝聽著衛寧的分析,蹙眉想了想,道:“以你之見,該怎麼改察舉製?”

衛寧沉思片刻,道:“以考取仕,國家確定考試取才,人人都可以參與科考,人人都可以為官,考試出類拔萃者入朝為官,如此可保證相對公平。”

漢武帝邊走,邊認真思考,又問衛寧道:“考什麼?”

衛寧道:“咱大漢需要什麼樣的人才,那就考什麼。”

需要什麼樣的人才?首當其衝的自然是忠君愛國,漢武帝可以選拔進來一群豬頭,但不能選拔進來一群心懷異心的人。

什麼都沒有皇權穩固重要,這也是為什麼當初漢武帝力排眾議,獨尊儒術,因為儒家的思想忠君愛國,是漢武帝乃至皇權需要的。

儘管儒家會有許多弊端,儘管國家再也不會出現百家爭鳴百花爭豔的場景,可那又怎樣?那不是一個政治家該考慮的事。

天子永遠都在為自己核心利益去考慮,站在這個時代去考慮,沒有什麼學術思想比儒家更符合統治者的需求。

父子二人一路探討著回到未央宮,改革人才選拔製度不能拍腦門決定,需要百官群策群力,一項國策的下發,需要很多程序很多人去完善確定其中的可能性。

隻是漢武帝和衛寧才回到未央宮,一則彈劾的奏疏便出現在漢武帝的的案牘前。

漢武帝看後,麵色微微變了變。

衛寧好奇的問道:“怎麼了?”

漢武帝深深看了一眼衛寧,道:“去病……被彈劾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