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警示(2 / 2)

“讓你們亂說!全部抓起來。”

這群皂吏威風八麵,抓起小孩來的氣勢比在千軍萬馬中衝鋒還要可怕,當即嚇哭一群稚童。

漢武帝麵色冷漠,咬牙對霍去病道:“去,將他們趕走!”

“喏!”

漢武帝麵色不好看,這刺耳的兒歌,無不說明他治下的失敗。

這是在京畿啊,官場老爺或許能欺騙人,民聲不會騙人。

地方衙署著實威風八麵,在天子眼皮底下尚且如此,遠離京畿地區的百姓將會生活在何等水生火熱之中。

正在漢武帝一臉慍怒的時候,前方出現一名熟悉的身影,戴德遠遠看到漢武帝,忙不迭走來行禮。

“參見陛下。”

漢武帝疑惑的看著戴德,道:“你怎在弘農郡?”

戴德告訴漢武帝,他在京畿的教書任務已結束,現在在遊曆全國各地推行學院教育。

漢武帝問戴德兒歌怎麼回事,戴德無奈的告訴漢武帝道:“回陛下,這是弘農的一群學子們寫出來的。”

“前幾日還有人偷偷貼在衙署兩側做了對子,弘農郡守氣的不輕,便讓小吏到處抓人。”

漢武帝怒道:“抓的過來嗎?要沒做虧心事,何至於此?”

戴德沉默的看了一眼漢武帝。

意思是朝廷該管一管地方衙署了,可漢武帝很快便冷靜下來,他和戴德的想法不謀而合。

地方廉政是該治理,但現在不是時機。

想來衛寧在朝廷也知曉了地方的事,漢武帝略顯欣慰,衛寧沒有動手大刀闊斧的治理。

可地方亂象又不能放任不管,朝廷該給地方衙署警示,不僅僅要警示京畿七郡,全國各地的衙署都要警示。

最起碼現在能讓地方衙署的官吏收斂一點。

漢武帝看著戴德,道:“可有什麼話,能警示地方衙署?”

既然民間讀書人自發寫出對子嘲諷地方衙署,朝廷也不能什麼都不做,不能視而不見,當做什麼都沒發生,這樣地方衙署會更加肆無忌憚。

派遣禦史來地方固然見效快,但問題是大漢的郡地太多,禦史台的官吏有限,全國都巡查完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效率實在太低下。

朝廷若能發出警示放在各地衙署,則是最好的震懾地方官的辦法。

戴德是大儒,但一時間也沒想到什麼好的言語對子能做警示。

他道:“臣才疏學淺,想了許多,依舊不甚滿意。”

不然他早就上表朝廷了。

戴德拱手道:“還請陛下親自發禦言警示。”

漢武帝踟躕了半響,也沒好的想法,他憤憤的對衛青道:“今日不去郡衙了,去驛站休息。”

衛青抱拳道:“喏!”

漢武帝打算明日親自去一趟弘農衙署,他倒要看看弘農衙署的官吏究竟腐敗到什麼地步了!

當天傍晚,朝廷的禦史官吏就抵達了各地郡守衙署,每個衙署前都掛了一副蓋著玉璽的牌匾,豎立在衙署兩側。

一時間引起無數百姓圍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