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言而無信(2 / 2)

而後便在西線,卻傳來一則令人脊背生寒的消息,衛滿朝鮮的兵力壓根沒擋住衛廣的兵力,乃至大漢士卒現在一路暢通無阻,已經快兵臨王險城。

衛長渠和王宮內的官吏總結了一下西線失敗,是因為他們的兵力沒有有效的集結,並不是說衛滿朝鮮的軍備就弱於大漢。

儘管失敗,他們也不承認是自己軍隊不行。

若是軍隊不行,為什麼在南線首戰就取得勝利了呢?

現在麵臨衛廣帶領的遼東兵兵臨城下後,衛長渠提出要和大漢談和。

衛廣和公孫敖都是帶著任務來的,他們並不想耗費太多兵力在朝鮮,如果對方談和,那漢武帝交給他們的目的就已經實現了。

於是衛廣和公孫敖在王險城外宣布停戰,立刻傳信送到長安。

……

長安。

整個朝廷都在關注衛滿朝鮮的戰爭情況,當聽聞公孫敖首戰失敗後,漢武帝和百官皆憤怒不已。

好在後麵公孫敖將功補過。

現在大軍圍住了王險城,就等著漢武帝下令。

百官們商議片刻,認為還是讓朝鮮投降賠償,並且恢複兩國之間的通商,這樣對大漢來說最有利。

於是漢武帝命衛寧擬招書給衛廣和公孫敖。

其實衛寧不認為這是什麼好的策略,衛長渠未必是真心想要投降的,說不定以後還會反叛。

不過現在漢武帝和百官都堅持如此,衛寧也就沒有多說什麼。

在十一月的時候,朝鮮飄了一場雪,衛長渠宣布無條件投降,答應漢朝的所有要求,並且將自己的兒子衛長作為人質給送到了漢朝。

朝鮮這邊派遣一萬士卒護送朝鮮王子衛長離開朝鮮。

雙方真要度過浿水的時候,衛廣和公孫敖立刻要求衛滿朝鮮的士兵放下武器。

這一萬多護送隊伍若是跟著他們渡過浿水,隨時可以用武器發動兵變,公孫敖和衛廣不得不防。

但衛長此時覺得大漢這番肯定是要設伏誅殺自己。

於是他立刻跟著護送的一萬士兵朝後方逃去。

公孫敖和衛廣人都傻了,長安那邊還沒給他們反擊的命令,他們也不敢擅動,隻能將這消息又寫信給漢武帝,然後他們派人去和衛右渠商議。

衛右渠認為既然自己太子已經回來了,那不如繼續和大漢對戰吧,上次他沒有做好排兵布陣,這次若是排兵布陣做好了,他大漢還真未必能打的過自己。

於是衛右渠撕毀和談的條約,繼續開始和固守城池,準備和大漢正麵作戰。

長安。

當漢武帝聽到消息後,這一次他是真怒了。

既然對方言而無信,那就沒必要再給他們任何麵子了。

漢武帝再次調北軍二十萬兵力,源源不斷的從浿水登陸衛滿朝鮮的國土。

他給公孫敖和衛廣下了死命令,夷平衛滿朝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