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三個世界05(2 / 2)

何安低了低身子,看著麵前愣著,不說話的小娘子,輕笑道,“小丫頭,你不說我也知道你心裡想著什麼?”

臥槽,楚瑛心中除了這二字再無其他想法。

媽呀,這位一直不笑,情緒平淡,溫和穩重,可她沒想到原來這位笑起來竟是如此可怕,簡直了,少女心爆爆爆爆炸了。

其他的都沒心思想了,她就暈乎乎地看著他拉著自己轉身回去付錢,收畫,又和那個書生聊了幾句。

被拉著走了不少路,過了夜市,來到河邊長廊,看著兩岸迷離燈火,湖間繁鬨花船,受著湖邊微風輕拂過,她才回緩了幾分情緒,慢慢冷靜下來。

“哥哥,我們買了那幅畫。”她輕聲問道。

“當然。”何安站在橋邊,古樸的石橋矗立著,兩岸平緩深沉的河水飄蕩,長廊邊每隔十幾餘步便掛著紅色燈籠,到處都是攤販兒,或是耍著雜耍,或是賣著糕點,或是挑著行囊叫賣著珠花首飾,就連偏僻的街角處也有藝人賣著糖畫兒,攤前吸引了不少的孩童,圍作一群。

楚瑛也看著這長長的街道,鱗次櫛比的屋舍,不少同她一般年齡的女娘們稍施淡妝,內著抹胸,外罩褙子,下著長裙,服色多淺綠銀灰,群擁著逛著這熱鬨的夜市,歡聲笑語不斷。

“這就是大晉呀!”她有些癡癡地望著說道,心頭一陣感慨。

雖如今還被稱之為南朝,但未來將會北上,收複前朝之地,她正處於這樣令人激動的時代,風流人物,數不勝數。

她轉身看著沉靜無波的何安,一身白衫,腰間緊緊掛著一素雅青色香包,渾身士子的溫和儒雅,這位還要三年以後才會被封為太子,日後和蕭相二人在曆史上也算是君臣兩得。

等等!!!

剛剛那個賣畫的書生和這位說了自己的名字,他姓蕭,字子瑜。

臥槽!!!

那個書生居然是蕭相嗎?蕭靈隱,字子瑜,她怎麼就忘了,嗚嗚嗚嗚嗚嗚!

楚瑛一臉憂傷,她居然就這麼錯過了和偶像的最佳相遇。

話說,這兩位原來早就認識呀,如果沒有自己,應該應該也會相遇的吧。

楚瑛有些糊塗,畢竟她比較了解的僅僅是蕭相而已,對於這個朝代其他的人物,並不熟知,知道身旁這位皇兄,還是因為彆人寫的關於蕭相的傳記裡麵總是提到這位。

不管了,不管了,她也算是見到偶像,買到了偶像的親筆書畫。

完美!!!哈哈哈哈哈!!!

“哥哥,剛剛那個書生姓蕭?”回去的路上,楚瑛還是忍不住又問了一遍。

“嗯,他就姓蕭,字子瑜,倒是個不錯的字,可以看出他的師長對他寄予厚望。”何安頓了頓,低聲答道。

楚瑛已經高興的要暈了,她現在算是體會到以前網上那種追星族的感覺。

當麵遇到偶像的心情是什麼,當然是激動到飛起。

哈哈哈哈哈!!!

……

留下的蕭靈隱,收了畫,打道回府。

隻是回去的路上,心頭卻依舊有些鬱悶,但也不知從何說起。

之前那位皇子說到吳潤之,他突然就有了幾分苦澀之感,川地高險陡峭,多山路,常人出蜀,多走水道,泛舟橫江,若是逆流而上,便需要上好的纖夫在江旁拉攏,若是行駛到水勢急湍之處,對駕船禦舟之人要求更高,稍有不慎,便容易翻船,若是碰上岸中礁石,甚至可能落得個船毀人亡的局麵,因而出蜀入蜀的人都不多。

生怕一個不慎,跌入江中,丟了卿卿性命。

前世,或說上一次出蜀地,高中探花郎後,他後授幽州通判,權三年,待任官期滿才回京等待考核,評了個優後才入了史館,成為一個小小京官。

當朝有三館一閣,晉朝立朝之初,一改前朝重武之過,猶重文治,初創時立昭文館,史館,集賢館,立科舉考試,集天下英才。文宗初,又立崇文閣,訪求書籍。

晉朝宰相,不少出自館職,正所謂昭文相,集賢相,當朝副宰,官拜從二品參知政事溫如成,初便為昭文館學士。

蕭靈隱倒也大抵是這番經曆,初通判一州,外放為官,後回京另授官職,一路高升,直至宰相。

此後三十餘年,他雖曾外放過,貶謫過,卻從未回過蜀地,所以意識到自己回到過去後他點了一碗故鄉有名的插肉麵。

待他位居高位,執掌朝政,京城文官多對他擁護,他一向精力充沛,又擅長人事安排,加之在外任官時深得民心,入了館閣之後,學思敏捷,為人處事,少有敗象,先受帝王之寵信,後擁立少帝,獨掌朝綱,威望極深。

為官三十五年,無所不勝的法寶在他看來,不過“聯合”二字。

為官者,要想有得成就,自然聚眾人之力,合萬人之心,方可成大事。

他是熙寧年來,最快升入館閣,授予副相參知政事,後受宰相同平章事一職的士子,不過十餘年,便從無品級無功名,成為當朝除帝王外官位最高的文臣。

他平生好畫,又寫得一手好楷書,隻是卻少有人看出他的畫似川蜀吳潤之。

隻應他學畫時,多取前朝江南柳韞旭之精巧細膩,北地高敏傑之穩健紮實,又帶了幾分個人的風格,川蜀吳潤之他雖學之,卻不多,鮮有人看出。

他一向愛畫畫,後雖有公務纏身,卻不曾落下,日積月累,最後自成一派,時人稱之蕭畫,因他動筆少,畫的不多,也很少落在外麵,他的畫在市場上甚至一畫難求。

不賣畫,更不將畫輕易送人,是他多年來的習慣。

隻是,今日,他本來隻是想見見這位皇子的。

沒想到,他居然渾不在意,也不多加詢問,心頭倒是複雜萬分。

他的畫,曾經好歹也是眾人追捧,同僚相求。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