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邊走心裡一邊想,這下總算是有個皇子了,大外甥的那些設想,或許也能成真了。
**
如今宮裡的情形比張鶴齡設想的更加熱鬨。
正德帝抱著兒子不撒手,是怎麼看怎麼覺得可愛。
一邊的太後嗔笑著點了點他的腦袋:“還不趕緊把孩子給乳母,就你這樣的粗手粗腳的,彆惹了孩子不舒服。”
正德帝聽著這話頓時做出可憐巴巴的表情:“如今有了孫兒,母親竟是嫌棄我了不成。”
張太後被他這句話逗得直笑:“真真是個冤家,這樣的話也說得出口,你是我身上掉下來的肉,我又怎會嫌棄你。”
說完又湊上去看著自己的孫兒,語氣溫柔:“這小孩子,骨頭嫩著呢,你沒輕沒重的,沒得弄疼了他。”
這話說完,正德帝懷裡的小孩便皺了皺眉,仿佛是要哭出來似得,正德帝被嚇了一跳,急忙把孩子給了身邊的乳母。
張太後有些好笑的看著兒子,自打他繼承皇位,還沒見過他這麼手忙腳亂的呢。
不過即便把兒子交出去了,正德帝還是舍不得走,就站在旁邊看著兒子,仿佛怎麼看都看不夠似得。
天知道,這孩子對他的意義,不僅是皇長子這麼簡單,更是他生命的一種延續,之前他自己都以為可能這輩子都不會有子嗣了,但是現在,他卻有了自己的孩子,日後這天下,也將交到自己兒子手中。
隻要一想到這個,他渾身便充滿了乾勁兒,甚至開始思考自己是不是要開始以身作則,好好教導這個孩子。
張太後看著兒子眼巴巴的樣子,也不忍心這會兒叫他離開,隻柔聲道:“這回皇後可是受了大罪,你日後得好好對她才是。”
正德帝立刻點頭:“皇後有功於社稷,母後您就放心吧。”
張太後點了點頭,一時間也覺得有些疲憊,叮囑了幾句兒子早些休息,便離開了。
而正德帝看了一會兒兒子,之後又去探望了一下皇後,這才離開。
夜裡涼風習習,但是行走在冷風中的正德帝卻一點都不覺得寒冷,反而覺得心中蘊藏著一團火,正要噴薄而出。
**
第二日一早,滿朝文武便都知道了皇後誕下皇子,一時間恭賀的帖子源源不絕的從四麵八方呈了上來。
大臣們也很高興啊,皇帝有了子嗣,那就是江山有人能夠繼承了,天下的交接也可以平穩進行了,這樣的事情,大家自然都高興。
尤其是首輔劉健,他是最操心皇帝的子嗣問題的,隻是之前都不敢說,生怕觸怒了皇帝,現在這件事終於解決了,他也算是鬆了口氣。
他甚至私底下和李東陽說,這算是正德朝以來最讓人欣慰的一件事了。
當然了,這話李東陽可不敢附和,隻是感慨,都說太子是國本,如今才終於明白何為國本。
皇長子出生,普天同慶,皇帝大赦天下,大臣們竟也都沒有反對,一時間整個京城都陷入了歡樂的氛圍之中。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張鶴齡接到一個不怎麼讓人愉快的消息,當年那個冒認皇親的鄭旺,死了。
張鶴齡乍一聽聞,便皺起了眉,隻覺得這件事十分棘手。
左思右想,還是決定先去宮裡和太後說一下。
張鶴齡到宮裡的時候,皇帝和皇後正好都在仁壽宮。
張鶴齡一時間進退為難,但是總不能就這麼打退堂鼓吧,因此隻能硬著頭皮進去請安。
正德帝現在人逢喜事精神爽,見著張鶴齡進宮越發高興了,笑著道:“舅舅今日入宮,也是來恭賀的嗎?”
張鶴齡哪敢說不是,當然笑著應了一聲:“臣恭喜皇上統緒有承。”
皇帝自然也是滿意之至,還讓張鶴齡抱了抱皇長子。
張鶴齡看著自己懷裡天真無邪的小孩,心中也是軟了一瞬,從懷裡摸出來一個玉觀音道:“這是臣妻從廟裡求來,高僧開過光的玉觀音,願皇長子健康平安。”
見著舅舅所送的禮物,皇帝也覺得有心,笑著讓人收下了。
“日後皇長子長大,還要舅舅教導啊。”
皇帝竟然提前將皇長子的教育問題交給了張鶴齡。
張鶴齡也是一愣,然後立刻回過神來,答道:“如此重任,臣無德無能,實在惶恐。”
皇帝卻是笑眯眯的看著他:“臣相信舅舅的才能。”
這下張鶴齡也不好拒絕了,隻能叩頭謝恩。
之後幾人坐在一處便說起了閒話,太後看著兒子如此重用弟弟,也是十分高興,因此幾人言談間也是格外的溫馨。
等到說的差不多了,皇帝終於起身走人,皇後自然也不好多留,抱著皇長子也告辭離開了。
張鶴齡恭送皇帝皇後離開,看著他們的背影消失,這才收起了心中複雜情緒,轉頭去和姐姐說今日入宮的原因。,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